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4222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 1.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经过及作用,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 2.知道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及建立者,了解三国的发展情况。 3.正确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4.通过学习三国鼎立局面,让学生认识到分立是暂时的,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难点】1、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2、难点: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自主学习】1.官渡之战:_年,_和_在_进行决战。_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

2、为以后_打下了基础。2.赤壁之战:_年,曹军同_和_联军在_对峙。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_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_,最终曹军大败。赤壁之战为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三国鼎立(1)形成:_年,曹操的儿子_废掉汉献帝,在_称帝,国号魏。_年,_在_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_年,_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_。230年,孙权派将军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加强了_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在丞相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_地区的开发。【合作探究】1、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弱胜强,为什么又在赤壁

3、之战中失败了呢?2.有人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是奸臣,你同意这些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自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4.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有哪些相同点?【当堂达标】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壮心”是指曹操想要()A统一北方B统一黄河流域C统一全国 D统治江东2.“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这段文字是对哪次战役的描述(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3.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曹操直接相关的是( ) 官渡之战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称帝建魏A. B C. D 4孙刘联

4、军能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A周瑜的水军B孙刘的联盟C诸葛亮的计策D长江的天险5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往日的张天烈火虽已熄灭,但周瑜当时挥剑所书的赤壁仍旧记录着历史的足迹。”他记载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6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BCD7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符合历史发展趋势()A战火频繁,破坏社会经济B三国

5、鼎立,加剧国家分裂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条件8.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 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魏国220年曹丕洛阳蜀宋国221年刘备成都 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 B C D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A成都B长安C洛阳D建业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非常重要。早期,曹操依郭嘉、程昱等人之谋,先与袁绍互为背

6、景,袁绍北向,曹操南向。曹操战河南,吕布、陶谦、袁术、张绣等人先后为其所灭,而后再与袁绍决战,避免了两线作战。并在官渡大破袁绍,顺利统一北方。材料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材料三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曹操在这次战役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气吞山河,欲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不料占据军事优势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败得一塌糊涂,令人叹息。(1)材料一中提到对“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非常重要”,结合材料三你能找出是哪两次战役吗?这两次战役有什么突出的共同特点?(

7、2)材料二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3)结合所学分析,曹操为什么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负呢?(4)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他的原因。【我的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200 曹操 袁绍 官渡 曹操 统一北方2.208 孙权 刘备 赤壁 黄盖 火攻 三国鼎立3.(1)220 曹丕 洛阳 221 刘备 222 孙权(2)兴修水利 卫温 夷洲 台湾 诸葛亮 西南【合作探究】1.(1)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胜: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增强了号召力;重视人才;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发展生产,粮食储备丰富;军事上,有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力量,作战过程中采取

8、正确的战术。(2)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原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曹操的骄傲自满;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2.不同意。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因为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标志着东汉的结束,而在这之前曹操已经去世了。我认为他不是奸臣。因为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的战乱。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发展的北方经济。他的所作所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曹操可以称得上是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3.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衰败,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三国鼎

9、立局面形成后,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从经济上看,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三国时期的历史是进步而不是倒退。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点。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胜方取胜的原因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的策略和军队战斗力强等因素,而败方失败的原因都有指挥者轻敌自傲、指挥失误的因素。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当堂达标】1.C2.C3.C4.B5.C6.C 7.D8.C9.A10.(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2)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3)官渡之战胜因:“奉天子以令不臣”,收纳流民,开展屯田,发展生产,扩编军队,战术得当,笼络人才。赤壁之战败因:曹操骄傲,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孙、刘联军战术正确。(4)示例一:喜欢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示例二: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