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184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游戏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游戏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游戏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游戏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游戏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游戏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游戏期末复习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一、纽曼“三内说” 控制内部控制真实性内部真实动机内部动机二、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 P004 游戏具有愉悦性游戏具有主动性游戏具有虚构性游戏具有非功利性三、游戏的分类P005 (一)从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分类 (皮亚杰) 1.感觉运动游戏 2.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3.结构游戏 4.规则游戏 (二)从游戏社会性的角度分类 (帕登) 1.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 2.袖手旁观的行为 3.单独的游戏 4.平行的游戏 5.联合游戏 6.合作游戏 (三)我国幼儿园的分类 角色游戏 创造性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游戏 体育游戏 规则性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四、学前儿

2、童游戏的影响因素 P021(一)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 (1)游戏场地 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对游戏的影响 游戏场地的空间结构对游戏的影响 游戏场地的地点对游戏的影响户外游戏场地的类型对游戏的影响 (2)玩具材料 玩具的种类影响学前儿童的游戏行为 玩具的数量及其搭配关系影响学前儿童的游戏 (3)游戏时间(二)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 亲子关系 育儿态度 家庭结构 家庭氛围(2)同伴 有无同伴 同伴的熟悉程度 同伴的年龄 伙伴的性别(3)传媒 印刷媒体 广播媒体 电视媒体 电脑媒体(4)课程(三)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 (1)性别差异 (2)个性差异 (3)年龄差异(4

3、)认知风格差异(5)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第二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一、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方法 P041 (如何观察学前儿童游戏?)(一)常用的观察方法 时间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 定点观察 追踪观察(二)常用的几个观察量表 帕顿的社会性观察量表 帕顿皮亚杰量表及使用方法 豪伊斯同伴游戏观察量表斯米兰斯基社会角色游戏量表二、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内容 P036 游戏主题的选择 (从哪些维度观察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知识经验的水平 游戏规则的制定 游戏场地的大小 游戏材料的投放(数量、种类与层次性) 游戏中教师的指导和评价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三、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一般方法 P0

4、52(一)把握教师介入的时机(二)确定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 平行游戏法 合作游戏法(交叉游戏法)(三)确定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 言语指导的方法(询问、建议、描述、提问、评价) 非言语指导的方法(表情、动作示范)(四)把握师幼互动的节奏第三章 角色游戏一、角色游戏的特点 P065 高度的自主性 特殊的表征活动(想象和表征是角色游戏的基本特征)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P66 角色的扮演 对材料的假想 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 内部规则第四章 建构游戏一、建构游戏的特点P087 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建构游戏的物质基础学前儿童对材料的操作是建构游戏的支柱学前儿童游戏的建构过程极具创造性二、建构游戏的整体指导方法

5、 P095 (一)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经验(二)传授建构方法,提高学前儿童的建构知识和技能(三)教师认真仔细观察,适时适当有效介入(四)建立规则意识,培养行为习惯(五)欣赏作品,注重建构活动评价第五章 表演游戏一、表演游戏的特点(与角色游戏异同) P112(一)表演游戏是幼儿创造性的自娱活动(二)表演游戏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很相似的地方在于:儿童在游戏中都是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不同之处在于:角色游戏是幼儿对自己生活印象的反映;表演游戏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表演游戏的表演性。二、表演游戏的类型 P113(一)根据表演游

6、戏中角色扮演形式的不同划分 自身表演 木偶表演 桌面表演 影子戏(二)根据表演游戏中游戏内容的不同划分 故事表演游戏 歌舞表演游戏三、表演游戏组织和指导 P117(一)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 (1)引导幼儿选择适于进行表演游戏的文艺作品 (2)引导幼儿自主选编、创编故事生成表演内容(二)协助幼儿创设表演游戏的环境 (1)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场地、情境的创设 (2)鼓励幼儿参与游戏道具、服饰的设计与准备(三)协助、指导幼儿分配表演游戏的角色(四)指导、帮助幼儿提高表演的技能 (1)提高幼儿口头言语的表达技能 (2)提高幼儿的歌唱表演技能 (3)提高幼儿的形体表演技能(五)引导幼儿提高表演游戏水平

7、 (1)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文艺作品 (3)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 (4)引导幼儿自主管理表演过程(六)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具体地组织与指导第七章 亲子游戏一、亲子游戏的特点 P185 平等性 合作性 指导性 趣味性 互动性二、亲子游戏的教育价值 P186 (一)亲子游戏有利于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有助于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婴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 有助于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婴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有助于婴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有助于培养婴幼儿的良好品德(二)亲子游戏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三、开展亲子游戏策略(PPT) 宣传和说明游戏

8、的重要性 民主平等的对待子女 培养和鼓励儿童创造和独立 培养儿童独立和与伙伴交往游戏、兴趣第八章 民间传统学前儿童游戏及改编一、民间传统游戏的特点 P229 民间传统游戏具有深远的历史性 民间传统游戏具有浓郁的地域性 民间传统游戏具有鲜明的群体性 民间传统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民间传统游戏材料的选择具有简易性 民间传统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二、民间传统学前儿童游戏改编的原则 P237 科学性原则 兴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 三、民间传统学前儿童游戏改编的方法 P239 1游戏玩法可变换 2 儿歌、童谣可替换 3游戏场地可伸缩 4游戏规则可改变 5玩具和材料可改变第九章 国外学前儿童游戏一、经典游戏理论种类 P246(一)剩余精力说(剩余精力说) 代表人物:席勒(德)、斯宾塞(英) 主要观点: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二)松弛消遣说(松弛说) 代表人物:拉扎鲁斯(美) 主要观点:游戏不是发泄剩余精力,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三)种族复演说(复演论) 代表人物:霍尔(美) 主要观点: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是对从太古时代到文明社会的行为发展的复演活动。(四)生活预备说(预演说) 代表人物:格罗斯(德) 主要观点:游戏是对与生俱来的但不完善和不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二、三大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