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0873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8A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8A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8A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8A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备课教案(20RR年修订版)【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一、四则混合运算1、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教学准备例1、例2情境挂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

2、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练习:9911-9005859152、教学例2.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练习:5

3、2124110-11793对比、发现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正确计算。2、解决问题。练习一第7页第2题四、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练习一第7页第1题。2、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45页中的例3及相应的“算一算”,“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

4、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z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学准备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教学过程一、前题诊测1、提问: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计算:2448062055843223552518400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意。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

5、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引导归纳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算一算”。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三、巩固深化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四、全课小结提问: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五、作业布置练习一第7页第4题。3、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学会用线

6、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下列习题:12425400-2016213(102-99)(120-63)45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4。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引导

7、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2)自主探索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3)合作交流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探讨: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4)即时练习。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2、教学例5出示例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3)合作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

8、,必须先知道什么?三、巩固练习。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四、全课小结。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练习一第8页第5题。4、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810页练习一中的习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2、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吗?指导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中的第611题。1、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讨论比较运算顺序。2、第7题。先

9、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再小组内比较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个算式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4、第9题。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再列算式。全班交流。5、第10题。让学生读题相互交流题意,并共同列出算式。6、第11题。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全班交流,列出算式。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再进行全班交流。四、全课小结对本节课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五、布置作业第12、14题。多位数的认识1、多位数的读写第一课时:认识数位顺序表

10、教学内容课本第1113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和十进制计数法。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记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准备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1)我们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3)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4)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谈话导

11、入新课。二、探索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1)、猜一猜。谁能猜一猜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数一数。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计数单位。教师指出:从上面的数数中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10个一万是一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1)认识数位。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数位。(2)认识数位分级。师: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

12、”,万、十万(3)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规律。小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从观察中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补充。三、巩固练习提问: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2、从右起第三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右起第七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3、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四、全课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二第1题课题第二课时:多位数的读法教学内容课本第1416页例1、例2,“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2、结合读数,培养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多位数的读法。难点:掌握中间末尾

13、有0的多位数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让学生读一读单元导入图的文字内容,从而导入课题。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读一读。先让学生读一读以下两个数:592、328。再出示例题的数位顺序表和数:5920RR0和3280000。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指定学生读和学生自由读。(2)、议一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怎样读这些数,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读法。(3)指导学生讨论第14页的“想一想”。2、教学例2。出示例题。(1)、读一读。让学生根据提示,读一读书3050006和100020RR这两个数。(采用个别读和全班齐读形式)(2)、试一试。让学生尝试读3070004

14、90和800020RR0这两个数。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读、互听、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及时纠正错误的读法。(3)、议一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议一议:上面的数,哪些0要读,哪些0不读,接着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5页“读一读”中的练习题。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强调读多位数时,先把多位数分级,再读数。五、布置作业练习二第2、3、4题。第三课时:多位数的写法及大小比较教学内容课本第1617页的例3、例4和“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在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读法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写法。2、学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3、培养类推、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多位数的写法,学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难点: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里填上或。290()300456()4803700()37202223()2229提问: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二、探索新知1、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