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中国政府采购 Special Contribution 本 期 特 稿 C GOVERNMENT PROCUREMENT 中 国 政 府 采 购 HINA □ 本刊采编部 一、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公共服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公 共服务理论之中,是建立在新公共管理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之上 的这些研究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富有才智的 理论概括,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示范效应在西 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先后涌现了一批富有成果的著名学者 例如,英国人克里斯托弗·波利特和比利时人海尔特鲍 克尔特的《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 、澳大利亚欧文·E ·休 斯的《公共管理导论》 、新西兰穆雷霍恩的《公共管理的政 治经济学—公共部门的制度选择》 、著名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的 倡导者美国人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的《改革政府—企 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以及美国人埃莉诺·奥斯特罗 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和《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等经 典著作 此外,还有大量发表在美国政治科学研究、公共行政评论等 国际知名学术杂志上的不朽之作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 普遍认同的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优化政府经济管理 职能,放松市场规制,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强化政府公共服务 职责;二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 竞争机制;三是改革政府内部管理机制,放松行政规制,改革公 务员制度,进行分权化改革,实行权力的非集中化和权力下放; 四是在政府部门引入顾客导向、绩效评估等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 与技术。
诚然,新公共管理在风靡欧美之时,其上述主要的理论 基础、市场化原则以及价值理念等也遭到了同辈学者的尖锐批 评的确,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英美等国家也出现了社会不公 平加剧、公共利益流失以及公共责任危机等负面效应对此,我 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应持审慎的理性态度 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新公共服务理论 在美国应运而生其集大成之作是美国著名学者珍妮特·V ·登 哈特和罗伯特·B ·登哈特所著的《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 掌舵》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一是政府的职能是 “服务” ,而不是“掌舵” ;二是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三 是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四是为公民 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五是并非简单的责任与义务;六是重 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七是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 神更重要 公共服务文献综述之梳理 这些理念的实施不同程度地修正和避免了新公共管理的消极 后果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 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但是它并不是对新公 共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新公共服务理论试图在承认新 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实践价值并摈弃其理论缺陷的基础上,突出 强调公共管理的公共服务本质,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 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 要的新理论。
二、 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对于公共服务的研究是在国外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新公共 服务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下,基于对我国公共服务现状与问题的理 性分析,对于政府转型迫切要求公共服务的改革与发展所做出的 理论上和对策上的回应 在引进和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研究中,我国学者取得 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陈振明教授的 《政府再造——西方 “新公共管理运动” 述评》 、 周志忍教授的 《当 代国外行政改革研究》 、毛寿龙教授等人合著的《西方政府的治 道变革》以及程样国教授等人合著的《国际新公共管理浪潮与行 政改革》等 此外,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还收录了以“新公共管理”为篇名 的3 0 0 余篇学术论文上述国内学者对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提出了 如下观点: 一是创新政府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尽快改变政府垄断公共 物品供给的局面; 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三是增强公务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重塑政府与社会的 关系; 四是注意研究借鉴工商管理的先进经验、 原则、 方法和技术, 实现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 学者们在介绍梳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同时,做出了创新性的 探索,主要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人本主义的服务理念;二是公 共服务以公民为本的思想;三是公共服务提供的竞争性与私营 化;四是公共服务提供中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政府。
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过程中,政府转型的现实诉求推 动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 践2 0 0 3 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和界定了公共服务的职能,2 0 0 4 年 27 2 0 1 1 / 4 ·总第 1 1 9期 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的职能此后,学术界和实务界开始 了对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和实践, 其中包括,李军鹏教授的《公共服务型 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 、 吴声功教授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 及李永清教授等人的 《打造公共服务型 政府》等对于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了 如下观点: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 涵, 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在以人本 理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科 学定位政府角色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以公共服务为主导, 致力于提高公共服 务水平的政府;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 特质, 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必然是民主 政府、 有限政府、 绩效政府、 责任政府、 正义政府、法治政府;关于公共服务型 政府的职能定位, 认为各级政府应该全 面履行职能,在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 管的同时, 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的职能;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 建设策略,认为应该从更新思想观念、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公 共财政制度、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方 面稳步推进。
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推动了政府 转型的进程,2 0 0 5 年中央明确提出要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为基层、 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此后, 学术界和 实务界掀起了公共服务研究的热潮, 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各种学术论文, 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中国(海南)改 革发展研究院编的《建设公共服务型 政府》 、 《政府转型——中国改革下一 步》 、 《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和 《政府转型与社会再分配》 ,以及黄奇 帆和罗德刚两位政府领导主编的《服 务型政府建设》和北京行政学院公共 管理教研部与北京市领导科学学会选 编的《服务型政府——公共管理评论》 等 此外, 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还收录了 以“政府转型”为题名的学术论文1 2 0 余篇, 涉及到公共服务的财权事权、 市 场化、均等化和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学 术论文也分别有1 1 0 余篇 学者们在透 彻理解国内外公共服务理论的基础上, 对我国公共服务运作的现状和体制问 题做出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富有创 见的策略选择 政府转型与公共服务 政府转型是公共服务体制分析与建设的宏观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政府转型 受到西方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应该适应全面转型的需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 盾做出回应。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改变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经 济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和确立市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 理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结构应该以公共服务为主导,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 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产品 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任务, 也是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的突破口为此,必须理性分析公共服务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路 径与对策 一、政府转型的时代背景 全球化浪潮的迅猛推动 全球化已经成为2 1 世纪国际视野中的主导性话语,正在广泛、深刻、全面地影响着世 界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多领域 全球化对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大国的政府管理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首先,全球化要 求转变政府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手段全球化要求政府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仅 要关注政治效应,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经济效益政府要改变传统的行政技术和手段,实现 行政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高效化在全球化时代,政府必须尽快实现公共服务的转型, 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物品。
其次,全球化迫切要求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全球化的推进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应该逐步 从微观经济经营活动中完全退出,加强宏观调控职能,突出和强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公 共服务职能 再次,全球化要求政府实现决策科学化,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全球化导致政府决策体 系的多元化,要求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参与度和回应度,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比较优势的竞争转向政府规制的竞争为 此,我国政府必须不断提高政策水平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直接推动了政府转型入世首先是政府的入世,其最大挑战是 对政府管理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与我国经济运行的规则完全不同,我们的政 府将不得不面对这些规则的挑战,其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比拟的面对这些规则的冲击和严 峻的挑战,我国政府必须进行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新公共管理的广泛影响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政府改革起源于2 0 世纪7 0 年代末期的英国,随后澳大利亚、新西兰 进一步把这场运动推向高潮与此同时,当时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也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塑政 □ 本刊采编部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