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七章 溶液 章末练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2179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七章 溶液 章末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七章 溶液 章末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七章 溶液 章末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七章 溶液 章末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七章 溶液 章末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七章 溶液 章末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七章 溶液 章末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溶液一、选择题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B.纯碱C.食盐D.蔗糖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滤纸用水润湿紧贴在漏斗壁上,不留气泡B.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为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没有明显放热的是() A.烧碱B.浓硫酸C.生石灰D.食盐4.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二氧化碳C.植物油D.酒精5.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

2、为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6. 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 B.牛奶 C.果粒橙 D.豆浆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D.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CaO,溶质质量不变8.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升温到60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加入一定量的水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9.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在50时,分别将30 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有关两种溶液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3、)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0.右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B.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40gc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的D.t2时,欲使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祛1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A.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C.将40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甲的质量更多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再升温至4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12.如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30时M、N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MNM、N都不是易溶物质阴影处(不包含曲线上的点)N为不饱和溶液,M为饱和溶液P点表示20时,M、N的溶解度相等A.B.C.D.1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 B.烧

5、杯 C.蒸发皿 D.量筒14.可以加快固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的措施有:加热;搅拌;将固体溶质研细;增加溶剂的量一般可行的是() A.和B.和C.和D.15.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 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 g,则d =acB.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温,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C.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能形成200mL溶液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加入10mL蒸馏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二、填空题 16.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方法很多如:过滤;蒸发;蒸馏分离出黄泥水中的泥沙采用的是_的方法(填序号,下同)

6、;把海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采用的是_的方法 17. 如图所示为硝酸钾氯化钠硼酸(H3BO3)的溶解度曲线图由图可知:(1)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氯化钠和硼酸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请用序号作答)(2)当温度为25时,上述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请用序号作答)(3)要将P点处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入硝酸钾固体、_(任写一条)等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将错误改正 A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_B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_C将甲、乙的饱和

7、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比乙多_D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_ 19.农业上常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配制100 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_kg,取50 g该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_g。配制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玻璃棒、_。 20.实验室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_mL某同学试剂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1.汽车、电动车中一般要使用铅硫酸蓄电池蓄电池中的酸溶液是溶质质

8、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有2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_g,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_L22.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填空。(1)在t1时,向100g水中加入150g MgCl2 , 形成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t2时,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2)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将t2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可能会

9、析出的晶体有_(填字母序号)。AMgCl2和KCl B只有MgSO4CMgCl2、KCl和MgSO4 23.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20时,甲的溶解度_(填“”、“”或“”)乙的溶解度。40时,乙和丙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_乙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

10、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_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填编号)。a大于40 b小于40 c无法确定24.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1、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_。(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g。(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溶液。(填化学式)(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填字母序号)A干冰B氢氧化钠固体C生石灰D硝酸铵 E浓硫酸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三、实验探究题25.在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时,需要涉及以下步骤:溶解称量计算装瓶存放,回答问题: (1)配制6%氯化钠溶液50g,需要称量氯化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