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课件6章节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989452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课件6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农业经济学课件6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农业经济学课件6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农业经济学课件6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农业经济学课件6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课件6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课件6章节(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劳动力,第六章,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生产率,本章学习要点,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三、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四、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2、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 农业劳动力

2、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思考?,农业劳动力农村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乡村从业人员?,?,?,2、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1)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2)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3)内容的多样性 (4)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2)农业劳动力具有能动性 (3)农业劳动力即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又是消费者。,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1、农业劳动力供给: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劳动力进行农业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1)农业劳

3、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较强的经济推动力。 (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的弹性。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2、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状况,(1)我国农业(村)劳动力数量大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在56%以上,乡村劳动力总数一直在4.6亿以上,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大约三分之二的水平上。,(2)我国农业(村)劳动力质量低 据我国农民家庭人口与劳动力情况所作的统计分析推断,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1.1%,小学文化程度占36.9%,初中文化程度占43.7%,高中文化程度占13%。,(3)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出现,据中国社科院发布2007年人口

4、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七成农村无青壮劳力可转移绿皮书指出,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只有1/4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3、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1)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3)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 (4)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是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因素。,三、农业劳动力的需求,1、农业劳动力需求: 是指在现存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

5、下,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整个社会对农业劳动力总量和质量的整体需求。,农业劳动力需求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两个方面。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所必需的农业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在生产对农业劳动力文化、技能及健康等达到一定的素质。,2、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1)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的需求的大小。 (2)社会人

6、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 (3)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四、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1、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 2、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3、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一、农业劳动力的一般规律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一、农业劳动力的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 主要方式有部门转移和空间转移。,(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 (2

7、)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使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1、刘易斯模式 2、拉尼斯费景汉模式 3、托达罗模式 4、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5、吉佛的引力理论 6、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1、刘易斯模式,1954年,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第一个理论模式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

8、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阿瑟刘易斯的就业转换理论: 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需支付与传统农业维持生存相应的工资。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 传统农业部门逐渐摆脱了剩余劳动力的负担得以挣脱贫困,并开始了真正的增长发展。

9、此时,二元结构的经济转换成为同质即一元的现代经济。,刘易斯模式的不足,(1)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忽视农业的发展。 (2)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比例始终是不变。 (3)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 (4)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在刘易斯模式的基础上, 拉尼斯、费景汉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力流动模式。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 (2)第二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

10、的阶段。至关重要 (3)第三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等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2、拉尼斯费景汉模式,拉尼斯费景汉模式的不足,(1)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并且工业工资水平是不变的。 (2)假定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6、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舒尔茨和夏斯达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认为收益是指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交通、住宅、实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和非货币成本(迁移是减少的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 只有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的决策。,二、农业劳动

11、力转移的模式,由于各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以下四种典型模式。 美国、加拿大模式 欧洲模式 日本模式 发展中国家模式,第三节 中国农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与类型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及配套措施,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每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早已成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与类型,1、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

12、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2、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 A、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 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B、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积累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替代型剩余、季节性剩余。,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阶段 19801990年,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 19902006年,进城打工,流动人口增多;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就业不足 结构性失业 完全就业 理想状态,1949 - 1978 : 从“鼓励进城”到“严格控制

13、”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政府选择了先国计后民生、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思路,确定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种迫于当时环境的战略选择使国家的建设重心完全转移到城市。,从1950 年到1957 年的短短几年间,大批农民进入城市,转为工业企业工人; 为了应付物资的极度匮乏,中央政府开始严格限制公众生活需求的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开始调整政策,大批城市人口被迫返乡,与此同时,限制农村人口自由进入城市的户籍管理制度也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允许流动”到“公平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 1979 - 1983 年:“控制流动”下的劳动力转移准备阶段;

14、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也开始拥有了财产权和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这一时期外出农村劳动力以江浙等沿海一带的工匠和青年劳动力为主,他们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始向城市流动。,(2) 1984 1988 年:“允许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阶段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黄土地上析出,成为待转移劳动者。同时,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向城市的转移,城市第二产业的壮大与第三产业的兴起在解决城镇人口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空间。 1984 年1 月1 日,国务院颁布关于1984 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允

15、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这一政策的变动标志着中国实行了近30 年的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就业管理体制开始松动。,(3) 1989 1991 年:“控制盲目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逆转阶段 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跨地区流动,这种无计划的劳动力转移给当时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同时,由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造成了城市与乡镇企业新增就业机会的减少,也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的空间缩小。,(4) 1992 2000 年:“规范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速阶段 自1992 年开始,国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发生

16、了积极的变化,国务院及各部委纷纷颁布各项法令、法规,鼓励、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宏观调控下有序流动。,(5) 2000 年以后:“公平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步加快阶段 这一时期关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法规较以往明显增多,仅2006 年一年就有近十部法规出台。从政策的内容来看,新时期下的政策在注重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同时,更加重视转移过程中的公平、融合问题。,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1、人口政策的失误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耕地的减少 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 5、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1、从转移地域看,以就地转移与农村内部转移为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2、从转移产业看,以农村工业部门为主。 3、从转移方式看,以兼业型为主。 4、从不同区域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1、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基数大,而且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2、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