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云南的课件。模板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1976802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绍云南的课件。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介绍云南的课件。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介绍云南的课件。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介绍云南的课件。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介绍云南的课件。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介绍云南的课件。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绍云南的课件。模板(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彩云之南,Menu,云南概述,得名及地理简介 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云南地形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地理地形,云南的山都如这山一样形状不一,参差不齐。每座山都有它的可品之

2、处。有的茂密浓绿,有的红土盖地,有的白雪覆着,有的梯田点缀让人总有无限惊奇。,人口 年,全省常住人口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人口148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90万人,占总人口的35%,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为稳定。 民族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52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Climate in Yunnan-云南气候,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

3、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降水量最多是69月份四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

4、。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青山绿水,美丽秀气。 西双版纳村落,云南饮食,玉溪米线,云南菜简称滇菜,由滇东北、滇西和滇西南、滇南、昆明等几个区域菜所构成。明代末年受长江下游诸省较大影响,近代以来,又吸收了川、鲁、粤、苏等菜的高超技艺,以擅长烹制山珍、淡水鱼鲜和蔬菜见长,具有鲜嫩回甜、酸辣微麻的特点,讲究本味、酥脆、粑糯、重油、醇厚。粑而不烂,嫩而不生,点缀得当,造型逼真。云南菜即适合边疆多民族人民的口味,在国内也自成一格。,eating in 云南,滇南和滇西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

5、沛,自然资源丰富,自明代以来经济文化发展较快,是云南汉族菜的发源地。汽锅鸡历史悠久,素负盛名,它是用建水生产的陶制汽锅蒸鸡而得名,此菜鸡肉甜嫩香醇,汤汁清澈鲜美,是云南特有名菜。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特有的食品,它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主食,既是以优质大米制成的米线,食时用水烫过;二是主料,有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猪腰片、肚头片、鱿鱼片、豌豆尖、韭菜、芫荽、葱姜丝、玉兰片、豆腐皮等;三是佐料,有酱油、油辣子、芝麻油、胡椒、味精、盐等;四是沸鸡油封盖汤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此种食品制作精细、主辅合一、鲜嫩清香、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滇东美食,过桥米线,过桥米线的由来 过桥米线源于滇南蒙自

6、。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盖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特点:鲜嫩可口,别有风味。人们常说到云南不吃过桥米线等于白去一趟

7、。过桥米线就是在煨好的鸡汤中加入米线和其他食品的一种独特的吃法。初去云南吃此小吃的人如不向别人请教会闹出笑活:鸡汤是滚烫的,由于表面有一层鸡油,一点热气也没有,初食者往往误认为汤并不烫,直接用嘴去喝,这样很容易烫伤嘴皮。因此,千万不能用嘴直接去喝鸡汤。在食用时应先食鹌鹑蛋,再食生片,趁汤是最高温的时候将生片烫熟。有人不知其中奥妙,先烫蔬菜和米线,等到后来,汤的温度下降,不可生食的食物也烫不熟了。过桥米线是严格进行分食的,每人面前生片、鸡汤、蔬菜、米线各一碗。这样既卫生,又不至浪费。过桥米线在各类风味小吃中滋味独特,品格高雅,可谓是各路传统小吃之首。有人说“过桥米线”是中式西餐,值得大大提倡。米

8、线营养丰富,食用简便,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云南交通,公路 在云南,出行的主要方式就是公路交通。2008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9万多千米,居全国第一位。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以昆明为中心成辐射状,通达西双版纳、德宏等14个州市,至200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12公里,位居西部第一。同时,还有7条国道、61条省道连接省内及国内外各大中城市,30年前,解放前修建的滇缅公路仍是云南省最主要的公路交通总干线;20年前,云南零零星星的二级公路路段总共加起来不到100公里。改革开放,促使云南省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国家和地方加大公路建设投资力度,该省分别在1990年和1996年,实现了高等级公路建设及

9、高速公路建设零的突破。2003年至今,云南又完成了交通建设投资近1300亿元。目前,云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约20万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高等级公路达到7200多公里,高速公路达到2500多公里,列西部省区第一。4条通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国内段已全部实现了高等级化。同时,全省还改建了农村公路2万多公里。30年,云南省新增公路里程15万公里。迄今,全省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国及周边诸国的高等级公路交通网已基本形成。,Traffic in 云南,铁路及航空,航空交通 机场 云南省目前拥有民用机场12个,在建3个,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其中在建的新昆明国际机场将成为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中国

10、第四个国家门户机场,是中国唯一一座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联结欧亚的门户枢纽机场。 一级机场: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开通前往曼谷、新加坡、吉隆坡、河内、胡志明市、仰光、清迈、万象、首尔、大阪、迪拜等地的国际航线,通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100余条航线;以及通往省内的11条航线。 二级机场:景洪嘎洒机场、丽江机场、大理机场、迪庆机场、潞西芒市机场、保山机场、思茅机场、昭通机场、文山机场、临沧机场、腾冲机场、红河机场(尚未完工)、怒江机场(尚未完工),铁路 100多年前,云南有了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这是当时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云南省也是目前是全国唯一一个准米轨并存的省份。虽然在中国近代史上较早拥有了铁路,但由

11、于云南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建国以来云南铁路发展缓慢,至2010年,云南境内铁路里程2229km,仅占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的4%左右。不过随着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出台以及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全面落实,云南铁路建设迎来黄金时期,至2020年,云南省铁路里程将达到6000km,“八入滇四出境”的铁路运输大通道将基本形成,构筑起云南铁路通江达海、连接周边的枢纽中心,云南将从原来全国路网的末梢地位,战略性地转变为面向东南亚、南亚,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前沿,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力强大的铁路运输网络。,airlines and railways,云南旅游,travel

12、ling in 云南,Q:请问大家以上三处是哪里?,A:1.玉龙雪山 2.石林 3.苍山洱海,Beauty Spots,重点景区 石林 泸沽湖 丽江古城 苍山洱海 三江并流 香格里拉 玉龙雪山 西双版纳 腾冲火山,重点景区,世界遗产(3个) 丽江古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 三江并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3年) 石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8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 路南石林 滇池 九乡 大理 玉龙雪山 三江并流 丘北普者黑 腾冲地热火山 瑞丽江-大盈江 建水 西双版纳 泸西阿庐古洞,景区图片欣赏,省会昆明,昆明历史,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

13、器时代,滇池地区(今呈贡龙潭山一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楚将庄开滇,在今晋宁一带筑城置都,建滇王国,延续300年之久,昆明为较早的古都。公元前109年(西汉),汉武开滇,拓疆至云南,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置益州郡,昆明为所辖二十四县之谷昌县。 蜀汉时期,诸葛亮率兵南征克益州郡并更名建宁郡,至隋改为昆州。唐宋时期,“南诏国”、“大理国”地方政权在此筑拓东城,设鄯阐府,并辟为“东京”、“上都”(陪都),长达490年。公元1275年,元朝设云南中书省,设中庆路,昆明县为中庆路首府,将云南的统治中 心由大理迁至昆明,昆明由此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朝改中庆

14、路为云南府,沿至清末。明清时期,清兵入关攻占北京,张献忠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余部退至昆明,推行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左右全国局势达12年。南明时期,昆明成为桂王永历 政权的“滇都”。 1919年辛亥革命,昆明爆发“重九起义”,推翻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废除云南府,昆明县 仍 为省会所在地。1928年,昆明正式建市。民国初至抗战前期,进行了教育、社会风尚、金融 、财政等一系列改革和城市建设,促进了昆明城市近代化发展。 抗战时期,云南和昆明各界积极拥护抗日,全市人民踊跃支前,滇军奔赴抗日前线,屡建奇功。由于大片国土沦陷,内地和沿海许多工厂、机关、高校、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南迁昆明,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15、高潮,昆明成为抗日大后方和“民主堡垒”。借助荟萃昆明的各类人才和技术、资金,这一时期,昆明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迅速 发展,城市近代化发展加快。1949年云南和平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昆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昆明经济文化,昆明经济建设 昆明区位独特,地处“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随着昆明至曼谷国际公路的通车,泛亚铁路的规划建设,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昆明国际空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实施,昆明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作用日益凸现。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

16、进入西部地区先进行列。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卷烟、机电、生物资源、信息、商贸旅游等五大支柱产业。 2008年昆明经济发展在全国发展势头迅猛,经济形势和效果得到了全国各界的肯定。2008年获得“全国十大浙商最佳投资城市”,与成都、大连、包头、广州一起荣获“2008中国制造业最佳投资城市” 等称号。 截止2008年11月,昆明市新增企业10167户,个体工商户40682户,新增从业人员143364人,新增注册资本270.45亿元,超过2006年的10066户和2007年的8844户。,昆明文化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