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分析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1859324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分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acroeconomics通货膨胀对居民的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第9小组小组成员赵梦瑶 代胜龙 陶莉 黄越 李美艳 张璇 姚威尔 张帅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目录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1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1目录1背景介绍2此轮通货膨胀的现状与特点4现状(2010第一季度-2012第二季度)4特点41 突发性52 物价普遍上涨73分配不均更严重74输入性压力85具有明显的结构性9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12一、货币投放量过多12理论分析:12二、 农业、资源、能源等重要产品严重短缺13理论分析:14三、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14理论分析:17此轮通

2、货膨胀对消费与投资的影响17货币投放量过多的影响171、理论分析:172、实证分析:18农业 、资源、 能源等重要产品严重短缺的影响211、理论分析212、实证分析2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221、理论分析:232、实证分析23四、针对消费与投资的建议24针对投资的建议24政府方面:24个人方面26针对消费的建议26政府方面27个人方面28参考文献28背景介绍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严峻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在经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下,作为世界第二大实体经济的中国,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度进入低迷,国际消费水平急趋下降,国

3、家GDP总额更是进入低谷。中国作为国际人口大国、消费大国、外贸大国,也深受此次危机的影响,虽然,以内需拉动来抵御金融危机的袭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08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高于7%, 2008年我国的GDP总额为314045亿元,2009年GDP总额为340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2%,2010年GDP总额为3979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3%,2011年GDP总额达到471564亿元。但是,在种种因素的冲击下,国内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在此,我们将基于中国最近的通货膨胀情况,以实证分析的方式说明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与投资的影响。此轮通货膨胀的现状与特点 现状(2010第一

4、季度-2012第二季度)1979年至今,中国共经历5次通货膨胀,第一次为1980年,第二次为1985到1989年,第三次为1992年到1996年,第四次为2007年到2008年,第五次为2010至今。中国2000年之后经历的两次通货膨胀间隔时间极其短暂。其中2007年的第一季度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的通货膨胀与从2010年开始至今的两轮通货膨胀相隔只有一年时间,这无疑会对中国百姓的投资于消费造成影响。中国的第五轮通货膨胀,很大原因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依旧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内,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信贷扩展和基础投资;对外,人民币连续升值,国际流通性货币不断涌入。价格水平在内外的双重因素下不断

5、推高。2010年10月份中国的CPI上涨率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4.4%,2010年11月份更是高达5.1%。本轮通货膨胀是在资产价格飞涨之后发生的,与商品价格的上涨相比,资产价格在近几年的涨幅更为引人注意。玉石、文物、字画、古董、高级酒等的价格明显上涨,人们的通胀预期升高。(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特点中国这一轮通货膨胀是由房地产市场开始,从时间上领先于商品价格的上涨。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带动与房地产相关几十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工资及服务价格上涨。然后是股市价格的快速飚升,最后传递到整个经济的薄弱环节,即农产品与食品的价格上。其次,食品供应紧张也导致物价上涨,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出现

6、了普涨。另外,2010年中国进行了价格调整,电、水、天然气价格都上涨。农产品中特别是蔬菜价格持续上升。就理论而言,通货膨胀产生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因素,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这三方面的原因在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突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突发性相对而言,以往经历通货膨胀的时间间隔较长,而此次仅隔1年,显得十分紧迫。并且物价水平逐月上升,上升速度也相当快。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下猛药使经济在短时间内过度升温,一年多时间投放到流通领域的几十万亿货币,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2

7、物价普遍上涨我国目前面临物价普遍上涨的局面, 这种局面包括资产价格的上涨和商品价格的上涨两个部分。其中, 资产价格的上涨从时间上领先于商品价格的上涨, 涨幅也远远超过商品价格的涨幅; 而在商品价格的上涨中, 食品类价格尤其是蔬菜类价格的上涨幅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商品价格的涨幅。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 而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3分配不均更严重膨胀对中低收入阶层打击很大。在前两次通货膨胀期间,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分配不公,大致在第三次通货膨胀时期,社会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及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5年的两

8、次通货膨胀时期,贫富阶层的两极分化已经真正形成。工薪阶层中的中低收入者,特别是那些失业人群或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通胀税”只能忍受。本轮通货膨胀由于米、面、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升很快,使得他们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大大增加,而其收入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因此,对中低收入者、失业人群、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影响最为深重。这也是此次通货膨胀反响强烈的重要因素。4输入性压力此轮通胀中输入型压力是主要因素,背景是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发达国家纷纷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其次包括石油、黄金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涨,食品价格也出现大幅涨幅。由于我国石油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很高,所以美元贬值和原油期货的炒作带来的国

9、际石油市场石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形成一个强大的向上推动力。我国的通货膨胀由食品向其他产品和服务传导趋势明显,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加速和国际原油价格继续攀升,我国进入了又一轮通胀周期。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市场价格变动,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内价格水平的变动对我国的重要产品价格和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的作用在逐步增强。所以,2006年我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明显具有相当的国际背景,这次通胀不完全是由投资需求拉动,全球石油、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构成了全球性供给冲击,进而体现出一定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世界原油价格的飙升直接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依旧

10、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内,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信贷扩展和基础投资;对外,人民币连续升值,国际流通性不断涌入。价格水平在内外的双重因素下不断推高。5具有明显的结构性这次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即不是一般的总需求过度膨胀,而是投资需求过度膨胀,消费需求并不过度膨胀。自 1990 年以来,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只是个别年份略高于 GDP 增长率 ( 19911992年、1996 年、1999 年) ,绝大多数年份低于 GDP 增长速度,并且居民消费率一直都在 50% 以下, 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到 2009 年,中国居民私人消费只占到 36% 左右,仅为美国消费水平的一半,是欧洲消费水平的2/3左

11、右。比低收入国家低1023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217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510个百分点。即使是与居民消费率最低的其他东亚国家相比,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仍然要低510个百分点。可见中国居民的消费不仅没有过度,没有膨胀,而且是严重不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投资在21世纪却一直是过度扩张与过度膨胀的。中国经济增长时期以来依赖于投资拉动,甚至可以说是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对GDP的贡献率2001年高达50.1%,2002年为48. 8% ,2003 年为 63. 7% ,2004 年为 55. 3% ,2005 年为 37. 7% ,2006 年为41. 3%,2007 年和 2008

12、年更是高于这个比重,因为国家这两年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加大了对铁路、公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应对经济危机、减少失业的口号下,各地争上项目、扩大投资,进行拉升 GDP 的大比拼,使中国投资热演化成 “投资狂热症”。不可否认,巨额投资确实对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遏制失业与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最大的负面效应就是引发生产资料市场供求失衡,进而传导到消费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这种状况充分反映出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及结构出现严重失衡,投资挤占消费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下图展示了2009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变化。同时,通过比较各个行业的G

13、DP增长率也可以看出此轮通胀的结构性特征。(注:由于找不到10年以后的数据,以06到09年数据为例。)各大产业的GDP增长如图(实际GDP和名义GDP),虽然都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差异较大。第一产业比较第二,第三产业要小很多。同时各个行业对通胀的影响也不同,从07-08年的各行业通胀率数据可以看出,建筑业对通胀影响最大,而第一产业是负影响。更行业对通胀的影响在09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差距拉大。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一、货币投放量过多货币投放主要有财政性投放与信贷性投放,2008年以来,我国这两项货币投放均创天量。中央政府首先推出4万亿资金,使得中国财政政策扩张规模占GDP的比重高达13.3

14、%,而美国仅为6.8%。尤其是中央的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带动效应更是巨大,使得各省市地方财政扩张性投资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加。至于信贷投放,在2005年以前,中国新增贷款一般在2万亿以下,但到了2006年,新增贷款为3万亿,2007年更是高达4万亿,具有明显的过度扩张现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的数据,2008年各项贷款规模已达30.34万亿之多,2009年新增贷款9.6万亿,总额高达39.96万亿多,2010年预增贷款7.5万亿,年中开始严加调控,但到年底仍然实际增加7.96万亿。再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的数据,货币当局的货币供应量2007年已经增加到40344.2亿元,仅仅相隔一年,200

15、9年就猛增到606225亿元。过多的货币进入流通领域,造成流通过剩,势必会引发通货膨胀。理论分析: 如图可知,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右移,货币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此时利率下降,投资需求会增加,价格上升。 AD-AS曲线分析 货币投放量增多,需求加大,AD曲线右移。短期均衡在E点,价格水平和产出增加。长期中价格上升,AS左移,直到达到长期均衡点C点,y回到起始水平,价格相对较高。二、 农业、资源、能源等重要产品严重短缺近年来国内自然灾害多发,这些自然灾害引发食品供应紧张,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主要农副产品价格高涨已是不争的事实,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涨了11.3%,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2.4%。房价不断攀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十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上涨0.2%,同比涨幅为8.6%。棉花与油价节节上升。衣食住行,是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如果说2010年十月份食与住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那么十一月份,衣与行或将成为另一CPI贡献的力量。棉花的涨价被戏称为“棉花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