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源自《孙子兵法》的成语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45KB
约3页
文档ID:91656546
源自《孙子兵法》的成语_第1页
1/3

源自孙子兵法的成语出其不意〈《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泛指行动出乎人们的意料攻其不〈无〉备〈同上〉 词意:趁对方没有防备时发动进攻,以赢得胜利无懈可击〈《孙子·计篇》:「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词意:没有什么漏洞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或完美百战百胜〈《孙子·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词意:每战必胜,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词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出奇制胜〈《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词意:在关键时候,出奇兵取得速胜浑浑沌沌〈《孙子·势篇》:「浑浑沌沌,形园而不可败也」〉 词意: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避实击虚〈《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词意: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避实就虚〈系从上一句演变而生〉 倍道兼行〈《孙子·军争篇》:「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

」〉 词意: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急行以逸待劳〈《孙子·军争篇》:「以近待远,以逸〈佚〉待劳,以饱待机,此治力者也」〉 词意:多指作战时自己充分休息,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劳后,趁机出击制胜爱兵如子,胜乃可全〈《孙子·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穷;知天知地,胜乃可全词意: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首尾相应〈《孙子·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词意:①指作战时军队各部分互相照应支援②指诗文前后关联,互相呼应,形容结构严谨同舟共济〈《孙子·九地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词意: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风雨同舟〈同上〉 词意:在风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同心合力共渡难关兵贵神速〈《孙子·九地篇》:「兵之情主速,待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词意: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焚舟破釜〈《孙子·九地篇》:「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斧,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词意: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破釜沉舟〈同上〉 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词意:放在不决战就会死的战地,然后才能奋勇前进,英勇取胜现也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巧能成事〈《孙子·九地篇》:「故为兵之事,在於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词意:灵巧机敏能成就事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子·九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词意:将领在外作战,可以不受君命的约束,见机行事后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动,不机械地执行命令动若脱兔〈《孙子·九地篇》:「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词意:行动时像逃跑的兔子一样快速比喻行动极为敏捷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同上〉 词意:指采取守势时,像处女那样沉稳;进攻时,像奔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穷寇勿追〈《孙子·军争篇》:「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词意:不要追逼无路可逃的残敌,以免敌人情急反扑,给自己造成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堂堂正正〈《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词意:原来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后来形容光明正大知彼知己〈《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词意: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了解透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