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2018011216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74384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2018011216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2018011216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2018011216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2018011216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2018011216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201801121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2018011216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免胄,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B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辆车把人体撕裂致死,俗称“五马分尸”。C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D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答案C解析“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错,应是“以对太阳的观测为主要依据”。2下列对词

2、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有春、秋两社日。B御史台,御史治事的地方,中央行政监察、司法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C铎,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时令变化时使用,盛行于春秋至汉代。D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也是明、清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答案C解析“古代宣布时令变化时使用”错误,应为“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雅乐,典雅纯正的音乐,是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及大臣宴游时用的音

3、乐。B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称“重阳”。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花、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C黥,即墨刑,五刑之一。指在犯人脸上刺字并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D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依长幼排行的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答案A解析“大臣宴游”错误,只有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时使用。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

4、统称为监生。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答案B解析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儿童。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B主簿,古代官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等。中央机关及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C保伍之法,古代人民五家为伍,义立保相统摄,即为“保伍”。居民按户籍组织起来,平时耕地,若有盗贼,即承担防范和镇压之责。D在古代,遇

5、重大事件或节日庆典,人们都要“沐浴更衣”,以示重视。“沐”为“洗身”,“浴”为“洗发”。答案D解析“沐”为“洗发”,“浴”为“洗身”。6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B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C在古代地理术语中,“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两都”在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D“中国”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

6、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答案B解析“贬”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除”指拜官授职。7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漕运,水道运输,唐宋以来,指东南各地经水路运粮食往京师或指定的公仓。B先帝,指当朝皇帝之前已经去世的历代皇帝,有时也指前朝皇帝。C鸿胪寺,古代官署名,主官为鸿胪寺卿,掌管朝会、宾客、礼仪等。D闰月,农历中逢闰年加的一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为“闰某月”。答案B解析先帝,远古帝王,尊称已故的君主;不能指前朝没有过世的皇帝。基础组合练5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7、()对诗歌的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别是将汉以前的古体诗拿给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解读,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写作需要真情实感,不得生搬硬造,可有的学生纯粹是为文造情,凭空写作,说空话,写假事,表假情,所写文章令人不忍卒读。中国文坛对莫言作品中所展现的高密东北乡的特点曾经多有批判之声,可自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纷至沓来。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个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美国一些高中追求博雅教育,

8、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等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A B C D答案C解析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此处用“十分到位”来修饰“真知灼见”,语意重复。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穷困。此处使用正确。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此处不合语境。移樽就教:端着酒杯到别人跟前一起饮酒,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此处符合句意。百身何赎: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此处使用正确。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此处使用错误。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很多人进入拍摄环境后就会不停地拍摄,虽然很勤奋,

9、但收效甚微。单纯提高拍摄数量并不能帮助你快速进步,只有经过思考后的拍摄才会给你带来改变。B科学家发现,人们目前所认知的部分大概只占宇宙的4%,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C会议指出,“文山会海”历来是易回潮、易反复的顽疾。要抓住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建章立制动真格,狠抓整改求长效。D报告指出,目前网络游戏呈现成人化趋向,游戏中不仅有直观的暴力、色情、恐怖内容,而且游戏中的一些道具或设置,存在诱导不良价值观等。答案B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增加”。C项句式糅,可以将“抓住”改为“以”或将“为”改为“的”。D项成分残缺,应在“不良价值观等”后

10、面补出“存在”的宾语中心语“隐患”。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既然你如此虚心探讨问题的本源,我也就不吝赐教了。B这几天我身体不是很舒服,玉体欠安,你在这件事上就多费心些吧。C面对强劲对手的诚意挑战,你如此却之不恭似乎有些不近人情。D小生不才,幸得有贵人相助,得以借重,遂成此事。答案D解析A项不吝赐教:请人指教的客气话。不合语境。B项玉体:敬辞,称别人的身体。不合语境。C项却之不恭:对于别人的馈赠、邀请等,如果拒绝,就显得不恭敬,是接受别人馈赠或邀请时说的客套话。不合语境。4下面是一位推销员向学生家长推销保健品时说的一段话,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科学证明,

11、氨基酸能提高人的记忆力,我们的保健品含有氨基酸,一定有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的神奇功效。很多学生高考取得了好成绩,都是因为服用了我们的保健品。只要你们的孩子服用了我们的保健品,就一定能提高记忆力,取得好成绩。不是保健品含有氨基酸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_。_。答案(示例)不是学生高考取得了好成绩就都是因为服用了该保健品不是只要孩子服用了该保健品就一定能提高记忆力,取得好成绩解析题目中夸大了产品的功效,所给句是针对“我们的保健品含有氨基酸”而言,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很多学生高考取得了好成绩,都是因为服用了我们的保健品”“只要你们的孩子服用了我们的保健品,就一定能提高记忆力,取得好成绩”,由此

12、可以得出答案。二、古代文化知识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秘书郎,三国魏始置,属秘书省,专为皇帝制诰,南朝士族子弟以为出身之官。B四部书,中国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即“经”“史”“子”“集”,故称,后用以泛指群书。C阊阖,原指传说中西边的天门,后泛指皇宫正门或京都城门,也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D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也指夏禹治水的业绩。答案A解析“专为皇帝制诰”错误,其主要掌管图书经籍。三、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指出,自己身为平民百姓,躬耕于南阳只不过是“_”,并不希望在诸侯中出名、显达。(2)屈原在离骚中以“_,_”写出了作者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3)庄子逍遥游中指出,“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