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精选7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73424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精选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精选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精选7篇(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精选7篇不管是什么工作,我们都要做好宣传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人服务,只有做好宣传工作,我们才能正在进行工作,对于思想文化的宣传是我们正在做的,你写好总结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XX年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范文精选7篇。篇一今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统筹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构筑主流舆论强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强队伍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开展。一、今年工作完成情况(一)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印发*年度*市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市委中心组成员坚持做

2、到每月2次集中学习,全年共学习29次。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市委中心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计划,现已学习9次。2.集中开展学习宣讲活动。出台全市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市委书记任团长,市委常委、主要部门负责人、党校讲师、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组成的宣讲团,大力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截至目前,市级党员领导同志深入基层宣讲102场,各级党组织书记累计开展宣讲1680场。市电台推出“朗读十九大报告”栏目,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受到广泛关

3、注。3.创新学习载体。建立市委中心组学习微信平台,市委中心组成员和市直各党委、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全部关注,确保经常性、全覆盖推进学习,截至目前,共推送信息900余条。(二)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新闻战线将报道的视角和重点转向基层,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全年*新闻制作各类专题报道476期,其中“喜迎十九大”系列报道58期,“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15期,“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大落实” 系列报道69期。外宣发稿再创佳绩,其中,央视发稿5条,新华社通稿3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20余条,山西卫视发稿36条,吕梁电视台发稿362条;人民日报发稿1

4、篇,光明日报发稿2篇,经济日报发稿1条,山西日报发稿85篇,其中头版头条3篇,吕梁日报发稿450篇,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稿800余篇(条)。十九大召开后,我们制作了30余块大型宣传牌,并在主要交通干道粉刷了标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2.高度重视新媒体宣传和创新。坚持新媒体优先,媒体融合迈出新步伐。市新闻办建立了网站、微博、微信、新华社党政客户端四位一体的自媒体平台,“*发布”微博发布信息8000余条,“微*”微信订阅人数13560人,发布专题52期,新华社客户端“*”专栏每条新闻浏览量达3万次以上。市电视台成立融媒体中心,筹资103万元购置高清数字转播车,建立电视、广播、微信、微博、今日头

5、条、天天快报、腾讯新闻、阿里UC等融合平台,其中微信平台发布信息2310条,累计点击量346万次,在全国县级媒体号中位居百强。市委宣传部建立*宣传微信平台,发布信息900余条。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完成31000余户,覆盖率达到30%。城区广电网络完成80%的住宅小区光纤到户双向传输网改造任务。以上都为我市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探索了方向,积累了经验。3.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不断加大网信办机构建设,现有5名工作人员,累计参加各类培训20余天,大大提升网信工作能力。对全市范围内230家政务新媒体摸底备案,登记16家属地社会新媒体。对431个属地网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成立*市互联网协会,

6、首批发展会员单位41个、会员42人。将政府网站升级改版为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并于8月24日投入试运行,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和考核办法。4.不断加大舆情报送工作力度。荣获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年度舆情信息工作优秀单位称号。全年共向中宣部报送舆情信息542余篇,采用35篇;向省委宣传部报送舆情信息2869篇,采用62篇;向吕梁市委宣传部报送舆情信息2257篇,采用401篇。(三)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桂冠1.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会议,重点开展文明创建氛围营造、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规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农贸市场规范管理、城乡环

7、境卫生整治、党政机关和窗口行业规范服务、群众支持率和满意率提升、市民文明行为养成、诚信建设工作整合等“十大行动”,每项行动均由市级领导牵头负责。市委马文革书记亲自带队骑车,实地考察创城存在不足和差距。省文明办多次来我市暗访并反馈整改提升意见。赴太原、长治、*济源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邀请长治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郝黎华作专题辅导。举办“文明相约、幸福相伴”文艺巡演活动67场。印制发放市民文明手册等宣传资料物品10万余份(件)。开展“大手拉小手”、“随手拍、促文明”等主题活动,发放调查问卷7万余份,积极提升市民创建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聘请第三方进行模拟测评并反馈。开展创城冲刺顽症

8、治理“十清”行动。高标准完成档案资料的网上申报工作。9月2023日,我市迎来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暗访测评验收。11月14日,中国文明网发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光荣榜,我市成为山西省唯一上榜的县级市。11月17日,市委马文革书记代表我市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在沿街商铺、电子屏、擎天柱、路牌指示箱、垃圾箱、公交站点、交通护栏、建筑围挡、广场游园等人流集中地段、聚集视线场所设置标语、横幅、喷绘等主题公益广告累计5万余平米。邀请乡贤、专家参与修订市民公约等并广泛刊播。充分利用80余个道德讲堂,大力开展社会主

9、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300余期。举办“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暨第三届“*好人”颁奖典礼,评选出市级文明户20户,“*好人”12人。完成天福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一条街建设。在我市广场、公园、主要街道小游园处设置核心价值观标志牌13组,大大提升城市品位。3.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推广使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30820人,注册团体698个,建立志愿服务站216个,服务时长共计190万小时。充实网络文明传播队伍至124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困难职工、文明旅游、文明引导、文明餐桌等志愿服务活动900余次。开展单位包社区小区环境卫生、公益广告和包交通路口志愿服务活动。

10、4.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组织“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入围山西省第四届“美德少年”1名。圆满完成吕梁市对我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验收工作。申报成功吕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群众在石践村抗日烈士纪念馆、东小景“县政府首驻地”等革命基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0余次。开展“网上祭英烈”、网上签名寄语、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向国旗敬礼、“日行一善”、优秀童谣征集评选传唱等活动。(四)加快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指导目录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标准。城市每个社区选聘1名宣传文化员,市财政每月补助

11、300元。创新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运行模式,铺开38个村8个社区示范点建设。面向农村(社区)开展“订单式”文化设施配送,为406个农村(社区)书屋配送图书606种83868册,其中十九大学习读本7908册,市乡公共藏书量突破100万册,逐步实现农村(社区)书屋全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全覆盖。“三馆一站”设立免费开放项目19类26项,免费开放服务群众8万余人次。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活动,累计流通图书8000余册,受益群众7000余人次。开展送戏下乡活动239场、周末剧场78场,开展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进校园活动120场,惠及城乡群众20万人次。2.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开展为期

12、22天的春节文化活动,包括文艺展演、非遗精品剧目展演、灯展游园等6项活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题,创作快板、秧歌、情景剧为主题的文艺节目13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巡演活动。组织17个乡镇(街道)87个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和6个文艺协会开展“讲话精神走基层”农村(社区)文艺巡演209场次。承办晋派传承山西砖雕艺术巡展吕梁站展出工作和吕梁市第三届群众摄影大赛、*古民居摄影展等6场展览活动。组织公益电影五进活动 4957场次及“我为精准扶贫办实事”主题公益电影巡演260余场次。举办“展示新成就喜迎十九大”图片书画作品展、“诗书画艺抒真情 喜迎党的十九大”书画剪纸作品展、“创建全国

13、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幸福*”摄影展、与山西经济日报联合举办魅力*摄影大赛等。开展*市首届“书香之家”评选活动,推荐候选家庭50户。3.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市作协主席马明高评论文集清欢中的悲悯与忧伤荣获赵树理文学评论奖。小戏要彩礼参加“群星耀三晋,新风进万家”全省百场巡演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巡演。碗碗腔小戏风雨核桃情参加“群星耀三晋,新风进万家”全省百场巡演和吕梁市“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攻坚专题展演。创作梦回碛口母亲之歌等皮影、木偶、碗碗腔剧目5部,红军娃列为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并获得山西省第十八届“群星奖”和优秀剧目奖。制作完成由吕梁人民艺术家梁镇川作词的歌曲*千秋MV。启动实施30集中视

14、连续剧铁血冯家连。4.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齐庙、慈胜寺保护维修方案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划定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多村寂照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启动贾家庄非遗综合体验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组织申报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资金1000万元。评审确定*市级非遗项目5个,传承人16类30名,累计发布非遗项目57个,传承人133名。申报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4个、第九批吕梁市级非遗项目5个。刘亚星等9人评为吕梁市第五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出版“晋中文化生态保护系列丛书”4部。*碗碗腔系列丛书共5册,列入省委宣传部重点图书扶持计划,目前已完成书样制作。举办人说山西好风光*非

15、遗民俗节目展演和文化遗产日非遗优秀剧目展演。在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和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挂牌2个非遗文化项目培训基地,在皮影木偶剧团、非遗综合传习中心、碗碗腔剧团挂牌3个非遗文化项目教学基地。依托社会资本,布展2个综合性乡村文化记忆展示馆,建成4个生产性保护基地。恢复美猴王长绸舞等木偶戏6部、龟与鹤等皮影戏5部、逼婚记赵五娘福寿镜等碗碗腔戏5部。完成10部传统剧目数字化保护。5.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立文化产业协会,举办文化创意节、乡村文化旅游节、农民文化节、三皇文化旅游节,推出天艺文化、孝艺文化等10个新型业态和转型示范企业。组织参加第三届山西省文博会和首届山西艺术节,2件作品获“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和优秀奖。开展文化产业普查调查工作,共登记524家。召开旅游发展规划及胜溪湖旅游区创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汇报会,力争在2020年实现创建国家5A级景区目标。胜溪湖森林公园等4个4A级景区完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大型灯光实景水秀水舞*完成建设和调试并成功进行首演,为*旅游产业增加又一亮点。与山西电视台合作摄制*皮影和*贾家庄汉民族婚俗2部旅游宣传片,其中*贾家庄汉民族婚俗入选“晋善晋美”文化旅游宣传片。召开全市旅游改革发展大会暨民间可移动文物普查安排会,印制*旅游指南*旅游交通图。与中北大学签订文化艺术创作合作协议,依托高校人才设计创作*皮影、木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