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 纲要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17958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 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 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 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 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 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 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 纲要(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0-2020)和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被列为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之一,以指导中小学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 1.面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确立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急迫任务。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紧迫要求,基础教育必

2、须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中小学课程结构,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开设实践性课程,培养广大儿童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应对科学技术发展挑战的重要战略。 2.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3.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过于重书本和接受、轻实践和创新的局限性,具有现实意义;对加强课程与生活、课程与实践

3、的联系,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丰富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开放性学习方式,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包括:亲近并探究自然,增进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

4、责任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积极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学习并经历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和习惯。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5.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普通高中阶段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 6.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可以从小学到

5、高中进行整体规划,中小学在实施过程中可参见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南。 7.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主要目标的学习领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形成健康的情感体验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发展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和真切体验。 8.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学习、设计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领域。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总体安排,该领域主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是3-6年级、7-9年级学段学生的必修内容。高中阶段开设独立形态的技术领域,具体实施按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进行。 9.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学习领域。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发展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调查研究与访

7、问、实验研究与观察、设计与制作、参与与服务等各种实践学习的过程,经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技术实践、劳动实践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11.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要围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主要范围来组织。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渗透科技教育,结合科技小发明、机器人、课外兴趣活动、“绿色证书教育”等内容,整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1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3-9年每周3课时,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参照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根据

8、需要灵活安排,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合理利用并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12.加强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需要,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加强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的指导、方法与技能指导。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13.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发展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的表现和素质发展进行整体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上关注过程、兼顾结果。要把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习表现作为毕业的要求,中考和普通高中招生要把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 14.对教师的评价,侧

9、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实效等方面。运用评价手段,鼓励全体教师承担指导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5.对学校的评价,侧重于对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状况的评价,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师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等方面的评价。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与保障 16.学校应严格执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规定,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设、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从师资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充分利用或各种开发当地的课程资源。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学生家长转变观念,为

10、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17.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承担国家课程方案的领导与管理责任,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加强对所属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督导,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状况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处理好将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的关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体现本课程的综合性,防止用各种学科课程或地方课程来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的倾向。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总结当地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举行多种形式的经验分享会;通过督导与评估的手段,发现先进,鼓励有创造性经验的学校和教师,实事求是,防止弄虚

11、作假;指导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发展状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并纳入毕业生学业评价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制度改革中予以统筹考虑。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调整原有的相关政策,逐步建立具有本课程特点的指导教师队伍。调整教师编制结构,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问题,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纳入各级职称评定系列,统一管理与规划。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学校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地区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利用好校内校外课程资源。协调中小学与青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校外教育场所的关系,注重德育渗透。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

12、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学段开发指导性的课程资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教材开发的有关规定,严格进行立项、评审,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19.教科研部门是指导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对各级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深入学校,发现典型,总结经验,遇到问题,寻找对策,与学校共同创造区域性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先进经验。 20.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要积极支持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教师培训、技术咨询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智力支持。教师教育机构应

13、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已有的专业设置或课程结构,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培养或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师资准备。 21.学校所在社区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国家政策,承担支持教育、共同培养青少年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社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站)、博物馆等场所的教育价值,为学生集体活动提供优惠或免费政策;社区有责任监督学生在社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对学生活动做出公正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2.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教育改革与发展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

14、践活动课程的设立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长远意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增加教育专项投入,因地制宜地加强专用活动基地、专用场馆和设施建设;协调好各类社会青少年教育和活动机构、场馆、基地与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开展各种体验、操作、研究、创新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提高社会的教育化水平。 各级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社会宣传,保证中小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顺利进入本地区各类公共场馆、教育基地、工厂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活动。 省级地方政府要加强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切实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编制、职称、待遇问题。要组织财政、社会保险、教育等部门共同解决学生

15、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附件)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0-2020)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切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特提出具体要求。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

16、00-2020)配套政策中规划的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和校本实施的中小学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并开设了活动课程,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就,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发展广大儿童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过于重书本、轻实践的局限性,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现实意义;对加强课程与生活、课程与实践的联系,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丰富学生的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