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21465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6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4年广东,理1,5分】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B【解析】,故选B(2)【2014年广东,理2,5分】已知复数满足,则( )(A) (B) (C) (D)【答案】A【解析】,故选A (3)【2014年广东,理3,5分】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和,则( )(A)8 (B)7 (C)6 (D)5【答案】C【解析】画出可行域,易知在点与处目标函数分别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故选C(4

2、)【2014年广东,理4,5分】若实数满足,则曲线与曲线的( )(A)离心率相等 (B)虚半轴长相等 (C)实半轴长相等 (D)焦距相等【答案】D【解析】,从而两曲线均为双曲线,又,两双曲线的焦距相等,故选D(5)【2014年广东,理5,5分】已知向量,则下列向量中与成夹角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即这两向量的夹角余弦值为,从而夹角为,故选A(6)【2014年广东,理6,5分】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 )(A)200

3、,20 (B)100,20 (C)200,10 (D)100,10【答案】A【解析】样本容量为,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为:,故选A(7)【2014年广东,理7,5分】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满足,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B) (C)既不垂直也不平行 (D)的位置关系不确定【答案】D【解析】平面中的四条直线,空间中的四条直线,位置关系不确定,故选D(8)【2014年广东,理8,5分】设集合,那么集合中满足条件“”的元素个数为( )(A)60 (B)90 (C)120 (D)130【答案】D【解析】可取,和为1的元素个数为:;和为2的元素个数为:;和为3的元素个数为:,故满足条件的

4、元素总的个数为,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一)必做题(913)(9)【2014年广东,理9,5分】不等式的解集为 【答案】【解析】数轴上到1与距离之和为5的数为和2,故该不等式的解集为:(10)【2014年广东,理10,5分】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答案】【解析】,所求切线方程为,即(11)【2014年广东,理11】,5分从0,1,2,3,4,5,6,7,8,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则这七个数的中位数是6的概率为 【答案】【解析】要使6为取出的7个数中的中位数,则取出的数中必有3个不大于6,另外3个不小于6,故所求概率为(12)【2014年广东,

5、理12,5分】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已知,则 【答案】2【解析】解法一:由射影定理知,从而, 解法二:由上弦定理得:,即,即, 解法三:由余弦定理得:,即,即(13)【2014年广东,理13,5分】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 【答案】50【解析】,设,则,(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14)【2014年广东,理14,5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曲线和的方程分别为和,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和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答案】【解析】即,故其直角坐标方程为:,的直角坐标系方程为:,与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6、15)【2014年广东,理15,5分】(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在上且,与交于点,则 【答案】9【解析】显然,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2014年广东,理16,12分】已知函数,且(1)求的值;(2)若,求解:(1), (2)由(1)得:,(17)【2014年广东,理17,12分】随机观测生产某种零件的某工厂25名工人的日加工零件数(单位:件),获得数据如下:30,42,41,36,44,40,37,37,25,45,29,43,31,36,49,34,33,43,38,42,32,34,46,39,36根据上述数

7、据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如下:分组频数频率30.1250.2080.32(1)确定样本频率分布表中和的值;(2)根据上述频率分布表,画出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在该厂任取4人,至少有1人的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的概率解:(1),(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工人们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的概率为,设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的人数为随机变量,则,故4人中,至少有1人的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的概率为:(18)【2014年广东,理18,14分】如图4,四边形 为正方形,平面,于点,交于点(1)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解:(1)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8、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2)解法一:过作交于,平面,平面,过作于,连 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设,从而,即,还易求得,从而,易得,故,解法二: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设,则,可得,从而,易得,取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利用,且,得可以是,从而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9)【2014年广东,理19,14分】设数列的前和为,满足,且(1)求的值;(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1) , 联立解得,综上,(2) 当时, 并整理得:,由(1)猜想,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由(1)知,当时,猜想成立; ()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则当时, 这就是说时,猜想也成立,从

9、而对一切,(20)【2014年广东,理20,14分】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离心率为(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动点为椭圆外一点,且点到椭圆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的轨迹方程解:(1),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若一切线垂直轴,则另一切线垂直于轴,则这样的点共4个,它们的坐标分别为,若两切线不垂直与坐标轴,设切线方程为,即,将之代入椭圆方程中并整理得:,依题意,即,即,两切线相互垂直,即,显然,这四点也满足以上方程,点的轨迹方程为(21)【2014年广东,理21,14分】设函数,其中(1)求函数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2)讨论在区间上的单调性;(3)若,求上满足条件的的集合(用区间表示)解:(1),则 或 由得:, 方程的解为,由得或, 由得,方程的判别式, 该方程的解为,由得,(2)设,则 ,()当时,;()当时,;()当时,;()当时,综上,在上的单调增区间为:, 在上的单调减区间为:(3)设,由(1)知,当时,; 又,显然,当时, 从而不等式,()当时,欲使,即, 亦即,即;()时,此时,即; ()时,不合题意; ()时, 不合题意;()时,欲使,则, 即,从而 综上所述,的解集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