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

上传人:Q** 文档编号:91116138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一段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教学过程:一、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农民是奴隶,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农奴主,他们对农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农奴当作牲口买卖,可以随意地残杀农奴。屠格涅夫非常同情农奴,并且认为残酷的农奴制度一定要灭亡。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

3、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2.你还读懂了什么?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提示:1).“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2).猎狗想怎么样?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小麻雀摔下来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小麻雀从巢里摔下来了。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3.请学生口述练习:文章先写()次写()最后写()。四、范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五、作业:熟读课文。抄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通

4、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想象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教学准备:音乐录音带。教学过程:一、讲读课文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全篇描写的情境。(引导学生边读文章,边想画面,读着,想着,课文中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这不仅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而且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理解。)2.提示:读屠格涅夫写的故事,就好像在看一幅一幅的画,现在就想办法,把课文写的,把我们看到的画面,画下来,好像在画连环画。你们一共看了几幅画呢?学生随手用

5、简笔画形式再现课文情境。猎狗跑在我前面小麻雀被风刮下老麻雀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后退了3.再读课文,抓特点:(1)小麻雀怎样弱小?猎狗怎么庞大、厉害?(用画出有关词语)板书进行对比。凭借已创设的情境,通过鲜明的强弱对比,使小麻雀、大猎狗的形象格外鲜明,为理解重点部分作铺垫。(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突出对比,进一步渲染情境,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凭借情境引导儿童在热烈的情绪中思考。在这里从故事的开头一下子引向故事的结果,启发学生从意外的结果中,关注故事的经过。即引导学生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4.配乐默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进一步提问:老麻雀为什么绝望地

6、尖叫?(突出“绝望地”)老麻雀明明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为什么要飞下来?结合分析句子:“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它不能站在树枝上”。因为老麻雀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所以是“安然的”。既然没有危险,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枝上?课文上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是什么力量?(拯救自己的幼儿,保护弱小者,战胜庞然大物)既然是“强大的力量”就不是轻飘飘地飞下来,是充满着对小麻雀的无限的爱,是准备与猎狗决一死战的,所以老麻雀的“飞下来”是很有分量的。课文打了一个比喻“像一块石头似的”,后面的动词是“落”而不是“飞”。画下表现老麻雀这一形象的词语。5.齐读四、五自然段,突

7、出下列词语:“像一块石头似的”“落”“扎煞起羽毛”“绝望地尖叫”“用自己的身躯掩护”“拯救自己的幼儿”“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不能安然地”“高高的”“没有危险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放音乐朗读,启发:这一切,猎狗有没有料到?它被老麻雀突如其来的行动愣住了,惊讶甚至害怕、后退。6.指名读第六节。二、总结: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四、指导用“无可奈何”“搏

8、斗”造句。板书设计:小麻雀救吃斗老麻雀猎狗2019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反思刚拿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被文章新颖的构思和优美的文字所吸引,之后就被老麻雀的精神感动着,因此毅然决定上这篇课文。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想了好几个方案,但是在实施起来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后选择了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着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学生门的感悟和体会都很深,而且非常完整,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的朗读超乎了我的想象。可以说,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真正找到了语文的魅力。再重点感悟和朗读老麻雀的母爱精神后,我总觉得课文还不够完整,怎样才能把对麻雀和猎狗的描写也引入到课堂中,在前面做铺垫

9、,显得比较死板,穿插在中间又显得比较乱,最后决定放在后面,以“小麻雀为什么不飞,不逃走”这个问题切入,自然不牵强,又可以让学生重新到课文中去自主探索,这样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学习思维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寻找朗读比较后,发现对于小麻雀和猎狗的描写原来是一种对比,自然而然的体会到老麻雀的勇敢精神。最后通过小练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1、教师的讲和感悟还是占了很大的部分,虽然我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感悟和体会,但是不知不觉中扶着学生走的成分还是占了一大部分的,特别是理解“象一块石头似的”我急着让学生

10、说出速度快,居然自己把它比喻成一把箭,掩盖了学生的想法,代替了学生的思维。2、没能巧妙的抓住课文中的意外生成,产生的情感共鸣。在课文的最后,学生都能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精神。但是对于人间的母爱,人间的各种真爱,没能体会出来。我想,是否可以把我在课上写的最后一段话的其中一句“我想,爱比死或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直接展现出来,其实整篇课文要达到的情感高度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爱比死或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是遗憾,在课堂上没有抓住这个点,错过课堂上本该可以拥有的精彩。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说明我在设计教案时,对教材内容没能够吃透,对教材外的意外生成,也没能够去好好的把握。这些足一说明在教学中我存在很大的问题,还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自己语文的课堂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