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4866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涵资料要求1.专业群构建1-1目标定位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专业群建设在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地位凸显;2.专业群构建思路清晰,群内各专业定位明确,适应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面向特定的“服务域”;3.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学校“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设置调研报告、论证报告及过程性资料。1-2结构组成1.专业群由3个及以上专业

2、或专门化方向组成,其中至少1个专业连续招生6年以上,专业组合科学、结构稳定,适应职业岗位迁移;2.核心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近6年内获得省级及以上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荣誉、奖励或立项;3.群内相关专业与核心专业优势互补,促进专业间合作与共享,形成合力,提高专业群的建设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专业群设置和资源配置情况、专业(专业方向、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专业获得荣誉奖项有关文件、反映专业群设置科学合理的相关材料。1-3建设机制1.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的专业群组织体系,配备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群课程负责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 2.具有健

3、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督查考核机制,适应专业群的需求,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专业教育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互补。组织机构相关文件、管理制度汇编及制度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反映实施成效的相关材料。2.培养模式改革2-1培养方案1.校企共同制订科学、规范的群内各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产业岗位细化新特点并具有一定前瞻性;2.加强以 “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3.围绕专业群培养目标,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突出职业精神培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全面发展与多路径成才、终身发展搭建“立交桥”。专

4、业开发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专业群建设调研、论证与剖析等过程性材料;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2-2教学模式1.探索符合专业群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完善分层教学制、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2.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充分体现专业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能

5、力;3.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教师和学生全部开通网络教学空间和学习空间;4.职业技能竞赛成果显著,技能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良性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各项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与考核标准以及教学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2-3评价模式1.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系统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2.实现质量评价方式多元化,广泛吸收学生、家长、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3.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诊断与指导,为科学评定教师教

6、学工作提供依据。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机制、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以及建设性成果;评学、评教的过程性材料。3.课程体系建设3-1体系构建1.围绕特定的“服务域”,开展职业岗位调研,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2.围绕岗位群工作领域,构建“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群选修课程”, 形成各专业间彼此联系、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3.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科学设置五年一贯制各阶段课程内容;4.群专业平台课程门数占全部专业课程门数(不含综合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比例50%高职院专业群建设水平评估C级指标值。以上,群选修课程门数占全部选修课程比例

7、50%以上。专业群建设调研报告、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论证报告、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流动修订的过程性资料、审批报告等。3-2课程开发1.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课程和课程资源开发机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超过70%的群平台课程有辅助教学资源(活页讲义、学习手册等);2.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国家、省已有专业课程标准以外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所有课程均有完善的课程标准或教学要求;3.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课程;4.建设涵盖教学设计、

8、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成的群资源库课程占全部群平台课程比例50%高职院专业群建设水平评估A级指标值为50%以上,建成市级以上共享精品课程1门以上,共享网络课程3门以上;5.重视特色教材的开发工作,形成专业群内各专业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教材体系,开发校本专业课程教材3本以上。课程开发制度;课程开发过程性资料;精品课程网站、网络学习平台、校本资源库,校本教材等。3-3 课程实施1.规范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目标达成度高;2.有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教学进程安排科学有序,教学资源配置合理高效;3.有完善的教材

9、选用和开发制度,公共课统一使用国规、省荐教材,专业课、实践课按要求使用国规、省荐教材,使用率80%以上;4.建立了完善的校、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把控教学质量;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推进课程实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实际使用资源库课程资源的课程占学期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班次比例60%以上,实际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实施教学的课程门数占学期开设专业课比例30%以上。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程管理制度;课程表,教学进程表、授课计划;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教材选用及发放清单、审批资料、国规省荐教材使用率统计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性资料;校本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信息化教学过程性材料

10、等。4.教学团队建设4-1团队结构1.群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数与本专业群在籍学生数比达到1:27以上;2.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本科以上学历10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与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一致3.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高级职称30%与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一致以上;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9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关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50%以上;或获得有关行业执业资格80%以上;与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一致4.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占群专业教师比例20%-30%,均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40%与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一

11、致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教师业务档案;兼职教师名册及相关资料。4-2团队素质1.学校或系部围绕专业群建设单独制定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含兼职教师)规划,明确专业群教学团队目标任务、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和考核评价;2.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年均师资培训经费占教师工资总额的10%根据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增加2%以上;3.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教学或技能竞赛并获奖;4.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成果奖评比,参与市级以上课题,参与市级以上创新大赛,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与企业合作研发取得专利;5.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出国学

12、习教师比例5%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指标中有此项指标以上。相关文件;财务报表;教师业务档案;学校网络学习空间。4-3核心专业负责人1.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6年以上;与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一致2.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行业产业和本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每学年参加行业企业的相关活动4次以上;根据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明确了参与企业活动的次数要求3.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并结题,或主持或参与技术研发或技术服务并获得市级以上奖项,或有3篇以上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或主持并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

13、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奖;与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一致4.在省内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或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或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或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或省、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或特级教师及以上。在原有品牌特色专业基础上增加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特级教师教师业务档案;相关材料证明。5.实训基地运行5-1基础条件1.本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工科和医药类10000元以上,其它类8000元以上;与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一致目前正在制定的实训基地要求是“生均设备值达标:中职二产类专业群超10000元,一、三产类专业群

14、超6000元;五年制高职二产类专业群超12000元,一、三产类专业群超7000元。”2.实验(训)室建成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信息点全覆盖,百兆带宽到桌面,计算机数量满足实训教学和管理需要,有与专业群教学配套的信息化实训资源平台。学校资产管理系统;现场查看。5-2运行管理1.融合企业管理理念,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人员配置齐全,管理制度健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验(训)资产管理、计划安排、数据采集、考核评价信息化管理;2.实验实训开出率100%,与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求一致专业群各实验(训)室平均利用课时超过500每学年教学周数36周,每周26-28节,一年按1000课时计算,平均利用率要超过5

15、0%课时/学年(含社会培训、技术服务);3.实验(训)室共享率达到60%以上(共享率计算办法:各实验(训)室平均服务专业数/本专业群专业数)。学校资产管理系统;学校实训基地管理系统或办公系统。6.建设成效6-1办学规模1.核心专业连续招生6年以上,年招生30人以上,专业群在籍学生规模350人以上;2.每年承担专业群相关领域的社会培训人次达到在籍学生数90%以上。在籍学生统计表及可供核对的学籍管理信息库;培训通知、花名册、培训计划、考勤考核资料等。6-2培养质量1. 毕业生95%以上取得本专业群相应的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80%以上获得本专业群相应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80%以上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个别特殊专业除外);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相关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取证率80%以上;2. 开展校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本专业群学生参赛率100%,本专业群学生在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3.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较高,就业满意度较高,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对口就业率80%以上,本地就业率75%以上,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和创业教育,有本专业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项目;4.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90%以上。毕业生名册、职业(执业)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