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建冬期施工方案资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098128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建冬期施工方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建冬期施工方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建冬期施工方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建冬期施工方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建冬期施工方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建冬期施工方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建冬期施工方案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编制依据: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1.4.预拌混凝土 GB/T14902-2003;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1.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1;1.7.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标准GB748-2005;1.8.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1.1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BJ63-2006;1.11.混凝土外加剂

2、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1.1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146-90;1.1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50107-2010;1.14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2009;2、一般规定:2.1. 依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程冬期施工期划分原则是: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在这个阶段进行冬期施工,如果技术措施和质量监控不当,往往混凝土的强度增长会受到影响,造成混凝土早期遭受冻害,不但强度降低而且还将影响其耐久性和工程成

3、本。所以我们在冬期施工阶段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为顾客在冬期提供优质的混凝土产品,确保浇筑后混凝土质量。2.2 .根据本公司和施工现场的实测温度,严格按照冬期施工要求,对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做好防冻保温措施。2.3.冬期预拌混凝土生产,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并严格按本方案执行。3、编制特点及范围:3.1.冬期拌混凝土与常规预拌混凝土不同方面有以下几点:原材料提前预热;热水搅拌;搅拌站全封闭,保证室内温度在10以上;原材料质量要求高,砂石内不得含有冰雪块等。现场泵送管道需要保温,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规范要求。3.2.本方案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冬期施工阶段预拌混凝土。主要体现在高

4、层建筑、大跨度结构,高强度混凝土等。4、冬期施工规定:冬期施工的界定: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d,5 时进入冬期施工,或者日最高气温连续5d,0 时,则进入严冬期。严冬期用一般的防冻措施难以达到混凝土质量,那么必须采取特殊的防冻保温措施,才能满足要求。5、工艺原理:以最经济合理的级配通过准确计量、搅拌,再经过三全(全面 、全员、 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冬期施工期间,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建议施工现场避免夜间施工,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6、原材料质量管理:6.1.进入冬期施工前,材料主管部门根据任务量情况,做好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储备充足的原材料,防止生产过程中因原材料不足而影响生

5、产。6.2.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各种原材料进厂后,验收其质量证明书,并按照标准要求每班进行车车验收检查,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6.3.砂石料应根据生产计划提前准备,分类分仓堆放,生产时取除外面一层冻层或覆盖彩条布,使用里面干燥未冻的砂石料,以防止砂冻块进入集料仓,以保证混凝土质量。6.4.掺加含有减水剂和泵送剂的复合防冻剂,以保证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前不受到冻害。6.5.搅拌用水利用锅炉蒸汽加热,蓄水池加热方式,输水管外包保温材料,按热工计算水温控制在不超过80。6.6.输水泵、水箱,外加剂泵、外加剂箱等每班检查关闭阀门,确保室内温度不低于18,以免热量损失或冻裂泵体。7、对设备的

6、要求:为保证冬期混凝土的质量,对本公司混凝土搅拌机、输送车、泵送设备提出如下要求:7.1.搅拌机:7.1.1.安装在室温在1520的室内,由操作人员进行室内测温。7.1.2.搅拌机使用完毕后,立即进行清洗,并清理扫净机内皮带上积水。7.1.3.开机前清除皮带上积水,测量搅拌室内温度,当水温、外加剂、配料机地仓等温度同时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生产。7.2.输送车:7.2.1.清洗车内积水、雪、冰块。7.2.2.及时放空水箱。7.3.输送泵:7.3.1.泵送前后应清除积水;常放置现场的拖式泵必要时,施工方可对泵管进行覆盖包裹保温。7.3.2.当混凝土供应不连续,间隔时间较长时,每隔10min应泵送一

7、次。7.4. 主要设备:序号机械设备型 号单位数量备 注1搅拌机JY-2000台2混凝土搅拌2电脑计量系统与搅拌机配套台2混凝土原材料计量3混凝土泵车ZLJ5390HBT8013/ZHB37-52m辆12混凝土泵送4混凝土运输车10m3辆30混凝土运输5混凝土运输车12m3辆10混凝土运输6混凝土试模100100100(mm)组60试件留置7混凝土抗渗试模175180150(mm)组3试件留置8标准砝码5Kg20Kg个100计量校验9装载机ZLM50E-2台2砂石堆放及入仓8、施工工艺流程:8.1.工艺流程:混凝土热工计算原材料复试合格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水温要求混凝土搅拌出机时坍落度和温度测量

8、混凝土运输(坍落度、温度损失)要求现场浇筑时间(泵送或塔吊)入泵时坍落度和温度测量浇筑信息反馈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8.2.生产准备:8.2.1.骨料:细骨料细度模数为f2.33.0的中砂,粗骨料为531.5颗粒级的碎石。要求颗粒级配良好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存储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不的有混杂。8.2.2.水泥:应优先选用不低于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00/, 水灰比不应大于0.6,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强度等级不大于10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可不受以

9、上限制。严禁对水泥直接加热,不能与80以上水直接搅拌。8.2.3.外加剂:用于冬期施工的外加剂主要有复合防冻剂。掺入量以重量计量、自动计算和控制。按技术要求和最低气温情况下,选用合格的复合防冻剂,按批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日至少对液体外加剂进行两次测温。8.2.4.粉煤灰粉煤灰采用级粉煤灰。8.2.5.水:拌制混凝土采用洁净的饮用水,水温经热工计算确定,水加热采用锅炉,水温控制在605。当混凝土入模温度低于规定值时,适当提高水温,但水温不得大于80,要有实际测温记录。8.2.6.所用原材料试验结果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应检验标准,温度经热工计算确定, 混凝土生产环境应符合冬期施工规范规定。9

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1.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的标准外,必须要满足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均要求防冻和可泵性,同时具备经济环保等因素。9.2.水灰比宜在0.40.6,水泥用量大于300/m3 。(大体积混凝土可不执行,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9.3.坍落度按常规要求控制在15030mm,也可按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对不同高度入泵时坍落度按下表选用。 泵送高度(m)306060100100以上坍落度(mm)1401601601801802009.4.坍落度偏差按下表执行:坍落度(mm)允许偏差(mm)10030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或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得少于一次。评定

11、以浇筑地点测值为准,同时还要观测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9.5.除大体积(含基础筏板)龄期考虑60天,其余均按28天要求。9.6.试配时水温要控制在4080,大于80防止水泥出现假凝现象。考虑到冬期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并根据实际原材料情况及运距、浇筑方式、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9.7.其余原材料均按试验确定。9.8.冬期混凝土施工测温的项目与次数应符合下表规定:测 温 项 目测 温 次 数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还要测最高最低气温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搅拌机室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水、水泥、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注:室外

12、最高最低气温测量起止日期为本地区冬期施工起始至终。10、混凝土预拌:10.1.进入冬期施工前,用标准砝码对搅拌站计量系统进行校验,然后再进行实物校称复核,确保计量偏差在1%2%以内。计量要求在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设备计量进行零点校核,保证计量的准确性。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组成材料允许偏差水泥、掺和料1粗、细骨料2水 、外加剂110.2.每天由试验室测定砂、石含水率,砂含石率,将试验室理论配合比调整为施工配合比。10.3.新配合比需开盘鉴定,看混凝土和易性,可泵性如何,满足要求之后再开盘拌合,并做好首次使用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10.4.搅拌前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10.5.严格按

13、施工配合比计量,投料顺序应为:砂石热水粉料防冻剂,搅拌时间比常温规定搅拌时间延长1.5倍,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根据目测掌握坍落度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用水量,并有试验人员,每两小时测水温度和混凝土出机温度,避免因水温而影响混凝土出机温度。每天记录大气温度的最高和最低气温(按附表9.8填写)。11、混凝土运输及浇筑:11.1.混凝土搅拌完毕从搅拌机卸料后,尚需要经过运输到现场入模浇筑,这一过程又有热量损失。混凝土经运输和浇注成型,计算公式为:T2=T1-(at1+0.032n)(T1-Ta)式中: T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至成型完成时间的温度; t1混凝土自运输至浇注成型的时间; n 混凝土运输次数;

14、Ta运输的环境温度()a 温度损失系数(h-1)。当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时,a=0.25(只算运输途中的热量损失)11.2.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应与热工计算的要求相符合,若与要求不相符时,应采用措施进行调整。11.3.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11.4.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11.5.冬期混凝土振捣时间应比常温时有所增加。11.6.对于加热养护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应注意温度应力的危害,当温度应力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甚至产生贯穿性裂缝,危害极大。11.7.分段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的热量被下层混凝土过多吸收,则分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宜过长,规范要求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热工计算的温度,且不得低于2。11.8.自混凝土出机检验合格后,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应保持36转/分的转动。11.9.试验人员要根据运输距离及浇注时间,做好坍落度损失和温度损失记录。11.10.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快混凝土浇筑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不应浇筑时间过长而损失。如达不到混凝土入模温度要求时,及时采取保温措施。11.11.混凝土养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