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连丰习题3题分析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5177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连丰习题3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沈连丰习题3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沈连丰习题3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沈连丰习题3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沈连丰习题3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连丰习题3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连丰习题3题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图1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8V,稳压管电流小于2mA时不能稳压。 为了使稳压管能起稳压作用,则负载电阻RL应大于【 】 A. 4K B. 1K C. 800 D. 667,一、选择题:,C,2. 当温度升高时,双极型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将【 】 A. 整簇输出特性曲线上移,曲线间距增大 B. 整簇输出特性曲线上移,曲线间距减小 C. 整簇输出特性曲线下移,曲线间距增大 D. 整簇输出特性曲线下移,曲线间距减小,A,3. 某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2所示,该管是 A. N沟道增强型MOS管 【 】 B. N沟道耗尽型MOS管 C. P沟道增强型MOS管 D. 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图 2,

2、B,4.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如空载时(即RL开路)调节Rb,使VCE = VCC/2,若ICEO,VCES均忽略不计。问接上负载RL后,逐渐加大输入信号VS,输出电压VO首先出现什么失真?【 】 (A)截止失真 (B)饱和失真 (C)同时出现上述两种失真 (D)交越失真,A,5. 图3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若负载不慎发生短路(即RL=0),则通过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将【 】 (A)增大 (B)过流而烧毁管子 (C)不变 (D)减小,C,6. 在图3所示电路中,Ri为其输入电阻,Rs为常数,为使下限频率fL降低,应 【 】 A. 减小C,减小Ri B. 减小C,增大Ri C. 增大C,减小Ri

3、D. 增大C,增大Ri,D,7. 图4为一场效应管电路和它的输出特性。已知VDS = 6 V。从图中可知: (1)静态电流ID应为 【 】 A 0.5mA;B 1mA; C 2mA;D 1.5mA。 (2)FET的互导gm应为 【 】 A 2mA/V;B 0.5mA/V;C 1mA/V;D 1.5mA/V。,D,B,8. 为了使高输出电阻的放大电路与低电阻负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接入【 】 A. 共射电路 B. 共集电路 C. 共基电路 D. 共射共集串接电路,B,二、两级放大电路的参数如图5(A)所示,设晶体管T1、T2的1=2=50,VBE1=VBE2=0.7V,晶体管T1

4、的rbe1=1K, 晶体管T2的rbb=114,试求: 1. 第二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B2Q,IC2Q,VCE2Q); 2. 画出整个放大电路简化的微变等效电路(注意标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 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以及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4. 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 5. 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6.设vi=10sint(mV),在图(B)上画出vO1,vO2的波形,并注明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的幅值大小; 7. 设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分别为: 画出整个放大电路总的对数幅频和相频特性。,解 1. 第二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B2Q,IC2Q,VCE2Q);,

5、精确计算,近似计算,2. 画出整个放大电路简化的微变等效电路(注意标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3. 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以及总的电压放大倍数;,4. 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5. 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考虑截止,考虑饱和,6. 设vi=10sint(mV),在图(B)上画出vO1,vO2的波形,并注明直流分量和 交流分量的幅值大小;,6.5 V,9.8 mV,8.7 V,1.11 V,7. 设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分别为: 画出整个放大电路总的对数幅频和相频特性。,-20dB/十,-40dB/十,- 45 0 / 十,- 45 0 / 十,- 90 0 / 十,三、在图6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容C1、C2和Ce的容量足够大。晶体管的=100,VBE=0.7V,rbe=2.7K。 (1)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BQ、ICQ和VCEQ); (2)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和中频电压放大倍数,解 (1) 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BQ、ICQ和VCEQ),(2) 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和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