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间设计规范 篇一:楼梯设计以及尺寸要求 一、 1.楼梯间底层、标准层和顶层三个平面图,比例1:50 绘出楼梯间墙、门窗、踏步、平台及栏杆扶手等底层平面图还应绘出室外台阶或坡道、部分散水的投影等 标注两道尺寸线 开间方向: 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宽、梯井宽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 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注意:1)梯井宽指平行两梯段结构之间的净距,而非楼梯扶手之间的净距; 2)不标注门窗洞口及墙段尺寸,但应在图上画出 进深方向: 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长度——步宽×步数=梯段长度、平台深度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 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若两梯段长度相同,可只在一边标注,若不同,则应在另一边加注第一道尺寸 内部标注楼层和中间平台标高、室内外地面标高,标注楼梯上下行指示线,并注明该层楼梯的踏步数 注写图名、比例,底层平面图还应标注剖切符号及编号注意:剖切线的剖视方向应朝向有梯段一方看,并应剖到楼梯间端墙上所开的门窗洞口 2.楼梯间剖面图,比例1:30 楼梯间剖面详图应画出底层、二层、顶层之梯段,顶层画到顶层栏杆扶手高度以上用折断线切断剖面图应按楼梯平面图上剖切线剖视方向绘制。
具体要求如下: 绘出梯段、平台、栏杆扶手,室内外地面、室外台阶或坡道、雨篷以及剖切到投影所见的门窗、楼梯间墙等,剖切到部分用材料图例表示 标注两道尺寸线 水平方向: 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长度——踏步宽×步数一梯段长度、平台宽度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 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垂直方向: 第一道:各梯段高度——踏步高×步数=梯段高度; 第二道:层高尺寸 标注各楼层和中间平台标高、室内外地面标高、底层平台梁底标高、栏杆扶手高度等注写图名和比例 3.楼梯构造节点详图,比例自定 要求表示清楚各细部构造、标高有关尺寸和做法说明 二、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初步确定踏步宽b和踏步高h b、h的取值可参考表3.1和表3.2 表3.1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 踏步高/mm 名 称 最大值 常用值 最小值 常用值 踏步宽/mm 住宅 175 150~175 260 260~300 中小学校 150 120~150 260 260~300 办公楼 160 140~160 280 280~340 幼儿园 150 120~140 260 260~280 剧场、会堂 160 130~150 280 300~350 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B和梯井宽度。
确定踏步级数咒,调整踏步高矗和踏步宽b,用层高H除以踏步高h,得踏步级数n≈H/h,当n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用公式b+2h=600~620,确定踏步宽b 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由踏步宽b及每梯段的级数 级踏步的踏面数) ,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L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将底层第一梯段增加级数 底层设一跑直通二层 将第一跑坡度适当增大,抬高底层平台标高 将、、、种方法结合使用 5.根据平面图、剖切位置,及上述尺寸绘制剖面草图 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出梯段板厚;画出平台梁及平台板;画出端墙及墙上的门、窗、过梁等 6.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对平面图进行调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7.完成剖面图,加深并标注 篇二:楼梯设计规范与标准 楼梯设计规范与标准 [概要]:一、楼梯 1.楼梯:角度在20之间,舒适坡度为2634,即高宽比为1/2;二、楼梯数量的确定 1.公共楼梯和走廊式住宅一般应取二部楼梯,单元式住宅可例外; 2. 2~3层的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符合下列要求,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一、楼梯 1.楼梯:角度在20。
~45之间,舒适坡度为2634′,即高宽比为1/2; 二、楼梯数量的确定 1.公共楼梯和走廊式住宅一般应取二部楼梯,单元式住宅可例外; 2. 2~3层的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符合下列要求,可设一个疏散楼梯:耐火等级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人数一、二级二、三层 500 第二层与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三级二、三层 200 第二层与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四级二层 200 第二层人数之不超过30人 3.九层和九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 m2,且人数不超过30人的单元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4.九层和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 m2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三、楼梯位置的确定 1.楼梯应放在明显和易于找到的部位; 2.楼梯不宜放在建筑物的角部和边部,以便于荷载的传递; 3.楼梯应有直接的采光和自然通风; 4.五层及以上建筑物的楼梯间,底层应设出入口;在四层及以下的建筑物,楼梯间可以放在距出入口不大于15m处 四、楼梯细部尺寸 1.踏步宽(b)、高(h)应符合以下关系之一:b+h=450mm b+2h=600~620mm 2.梯井宽度以不小于150mm为宜; 3.楼梯段最少踏步数为3步,最多为18步;梯段宽度取决于通行人数和消防要求;⑴每股人流宽度=平均肩宽(550mm)+少许提物尺寸(0~150mm)⑵消防要求每个楼梯必须保证二人同时上下,梯段最小宽度1100~1400mm;⑶室外疏散楼梯梯段最小宽度800~900mm。
4.楼梯栏杆和扶手⑴扶手表面的高度与楼梯坡度有关(15取900, 30取850, 45取800, 60取750);⑵水平的护身栏杆应不小于1050mm;⑶楼梯段的宽度大于1650mm时,应增设靠墙扶手;楼梯段的宽度超过2200mm时,还应增设中间扶手 5.楼梯休息平台梁与下部通道处的净高尺寸不应小于20XXmm,楼梯之间的净高不应小于2200mm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商店疗养院综合医院公路汽车客运站电影院剧场共用楼梯户内楼梯办公楼梯室外楼梯室内楼梯室外楼梯主要疏散楼梯舞台上金属梯等最小宽度b 250 220 260 梯段坡度不应大于30o 280 300 280 280梯段坡度不应大于60o 最大高度h 180 200 150 160 150 160 160梯段净宽(mm)≥1100≥1000 ≥750≥900 ≥1400 ≥1650 ≥1650 二楼侯车厅疏散楼梯通向地面候车厅二楼侯车厅疏散楼梯直接通向室外≥1400 ≥1100 ≥1100 ≥600 ≥1400 ≥3000 栏杆高度与要求 不宜小于900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110 幼儿扶手不应高于600, 栏杆垂直线饰间净距≤110 室内栏杆≥900室外栏杆≥1100 ≥1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高度不应小于900应设坚固连续的扶手其他梯井宽大于200时必须采取防儿童攀滑措施除设成人扶手在高设幼儿扶手每梯段踏步≤18且≥3 商场在五层以上时楼梯宜直同屋顶且不少于2座不少于2座,应自 然采光病房均为封闭楼梯候厅厅内供入场需要的主楼梯不作疏散楼梯连续踏步≤18超过时每增加一步踏步放宽10高度相应降 篇三:楼梯设计国家规范要求汇总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要求汇总 楼梯设计规范是有章可寻的。
室内楼梯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让人看的舒畅,走的顺畅,而且耐用、安全以下是几个楼梯设计规范数据,供参考: 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 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洞口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楼梯踏板的前沿连成的直线和水平夹角称为楼梯的斜度室内楼梯的斜度一般为30左右最为舒适室外楼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较平坦 2、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 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尺寸一般踏板宽,立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适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最舒适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容易使人摔倒 3、室内楼梯步长设计规范 步长即楼梯的宽度室内楼梯的步长一般为90厘米,即省空间又让人行走舒适 楼梯设计规范虽然经常被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都是大的楼梯企业做出的,也是楼梯行业约定俗成的,所以说所谓的楼梯设计规范是没有具体的行业硬性标准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 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 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必须设置电梯; 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 其 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 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
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楼梯设计规范说明: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在设计通则中说明: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
如此,人流宽度按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m,0~即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