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0908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规定,现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本http:/ (石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和http:/(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网站上进行第二次公示。 简本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1)建设项目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2)环境质量现状;(3)环境影响预测;(4)施工期、营运期主要环保工程措施;(6)评价总结论等。 公示时间为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对项目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及所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等有疑问或建议的公众,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建设单位

2、:石狮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系人:黄经理 联系电话:0595-88659288环评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201号联系地址:厦门市大学路178号(361005)联系人:陈工 联系电话:0592-2195513 传真:0592-2195210E-mail: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5万吨/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简本1.1 工程概况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位于石狮市城区北部共富路与沿海大通道交叉口的西南侧,污水厂近期规模为2.5万m3/d,远期规模为10.0万m3/d,本次评价针对污水厂近期2.5万m3/d工程规模。本工程污水厂BOT部分项目总投资3

3、163.97万元,政府配套部分5085.80万元。根据污水厂“工可”报告,污水厂近期工程占地26626m2,远期规划控制用地面积102466m2。本污水厂服务区范围为石狮蚶江组团范围,近期(2010年)总服务面积16.93km2,人口6.5人。污水厂近期工程设计进水水质:CODCr为300mg/l,BOD5为160mg/l,SS为200mg/l,NH3-N为30 mg/l,TN为40mg/l,TP为3 mg/l;出水水质按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执行,即CODCr为60mg/l,BOD5为20mg/l,SS为20mg/l,NH3-N为8 mg/l,TP为1

4、 mg/l。近期工程拟采用改良型卡式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经氧化沟处理后的尾水经ClO2杀菌消毒后排放。近期工程污泥拟采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化机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污泥,近期推荐将脱水泥饼作为绿化用肥。根据福建省石狮市尾水排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论证结果,本污水厂尾水排放去向:本污水厂近期2.5万m3/d工程污水经处理后,将与开发区其它企业污水合并,合并后尾水排海规模为5万m3/d,这部分尾水近期排放口(即本工程污水排海口)位于石狮市北部蚶江镇沿海海域,即石湖码头作业区4号泊位与5号泊位之间,采用岸边排放方式,该排放口和排放方式宜作为石狮市近期尾水排放口,并且为临时排放口;远期排放口位于泉州湾入

5、海口东南部海域,祥芝镇东北部海区,北纬244715,东经1184718,采用深水离岸排放方式。该排放口和排放方式作为石狮市远期尾水排放口,也是长期的排污口。1.2 工程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1.2.1营运期(1)污水排放(正常、事故)对海域环境质量、邻近海域水产养殖的影响;(2)污水厂恶臭对大气环境及周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3)污水厂污泥若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4)污水厂运行后,机械设备的噪声影响。1.2.2 施工期(1)施工期挖填方造成陆域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2)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3)施工期固废如建筑垃圾若不及时清运,将影响市区环境卫生;(4)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产废

6、水的影响。1.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1.3.1 污水厂现状恶臭情况污水厂厂区所在地现状为菜地,监测结果表明,厂界臭气浓度可符合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值。1.3.2 环境噪声现状污水厂厂区所在地现状为菜地,周围目前无大的工业污染源,厂区环境噪声现状良好。可符合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区标准。1.3.3 评价海域水质质量现状2007年2月、3月和6月在泉州湾内大、小潮期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评价海域多数指标符合海水水质二类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且测值呈湾内向湾外递减趋势。2008年4月大潮期在泉州湾湾口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周边海域水质现状良好,符合海

7、水水质二类标准,表明湾口海域水质良好。 1.3.4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现状2007年6月和2008年4月两次调查结果表明,除重金属中铜、铅、锌在湾顶测站超一类标准外,其余指标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2007年5月调查结果表明,重金属铜、铅、锌、石油类部分站位超一类标准外,其它测站大部分指标均符合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总的说来,泉州湾的沉积物总体尚属良好,1.3.5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1)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变化范围在0.83-2.81 mg/m3之间,表层平均1.72 mg/m3,底层平均1.73mg/m3;表、底层平均差别比较小;平面分布趋势由湾顶向湾

8、口递减;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59.14-221.99 mgC/m2.d 之间,平均127.30 mgC/m2.d,高值主要分布在湾口的东北部。受入海径流量的多寡、潮汐的变化影响环境参数如水温、盐度和营养盐等,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明显。 (2) 浮游植物调查共获得藻类36属93种,优势种组成以小型藻类为主,如旋链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丹麦细柱藻等。洛阳江内多样性指数最差,其他站位均在2.0以上,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多数站位种类数量较多,从平面分布上看,泉州外湾水域中的种类数和细胞密度均高于泉州内湾水域。浮游植物的总密度水平在正常水平,数量不是很高。高密度区出现在外湾水域,可能与调查期退潮

9、水体移动有关。 (3) 浮游动物调查记录到浮游动物共有56种,种数以水母类和桡足类共占优势,个体密度则以阶段性浮游幼虫最占优势,其次是桡足类、毛颚类和水母类。优势种有拟细浅室水母、肥胖箭虫、真刺唇角水蚤等。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和总个体密度平面分布趋势一致,呈现从中部分别往东部和西部方向渐减的态势。与2002年同期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中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346.8mg/m3)和总个体密度均值(181.4 ind/m3)都明显较低。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值2.39)和均匀度J(均值0.73)与2002年同期调查结果较为相近。物种多样性指数(1.423.89)和均匀度(0.430.98)最低

10、值同时出现于洛阳江口处,与该局部水体交换能力差有关。(4) 鱼卵仔鱼 共记录到浮性鱼卵和仔稚鱼13科19属26种。多数种类为浅海小型鱼类,以鳀科和鰕虎鱼科种类最多为6种,出现少量小型经济种类如小带鱼和鬼鲉。鱼卵和仔稚鱼数量平均各为221.4610-2粒 /m3和8.32尾10-2/m3。在数量上,鱼卵以鲾和鳀科的小公鱼和中颌棱鳀及白姑鱼的数量较多,仔稚鱼则以鰕虎鱼数量最为优势;在平面分布上,鱼卵呈现由湾内向湾口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调查区东南部的湾口水域形成密集区。仔稚鱼数量分布较为均匀。鱼卵和仔稚鱼的资源量较高,鱼卵数量均值为220.4610-2粒 /m3,仔稚鱼平均数量为8.32尾10-2/

11、m3。(5) 潮间带底栖生物共鉴定种类有79种,其中多毛类种、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构成软相潮间带生物主要类群,占总种数的93.60%。潮间带生物平均生物量68.04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89个/m2。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以软体动物居第一,多毛类和甲壳动物次之。平面分布,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依次蚶江秀涂山前;垂直分布,生物量以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栖息密度以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泉州湾软相潮间带生物群落相对稳定。(6) 潮下带大型底栖生物共调查到大型底栖生物79种,其中多毛类最多,共41种,其次为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棘皮动物等。种类大多属于近岸广盐种,也有一些属于河口性种类,如

12、软体动物的光滑河篮蛤等。平均生物量为13.33g/m2,平均栖息密度为405个/m2,在数量组成中,软体动物无论是栖息密度或生物量都占绝对优势。晋江口附近生物量较高,祥芝附近海区较低。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646,均匀度平均值为0.698,丰度平均值为2.001,与2002年夏季相比,本次调查三种指数都有不同的下降。多样性指数及丰度值的分布呈内湾较低,外湾较高的趋势。(7) 游泳动物共渔获种类103种,其中鱼类68种,甲壳类32种,头足类2种,大型水母1种。包括沿岸性种类、近海性种类,以及河口性种类和淡水鱼类。适温性而言,以暖水性鱼类为优势,有45种,占总种类数的70.31,暖温性种

13、类仅19种,占29.69,无冷温性、冷水性种类。拖网渔和定置网的渔获物量和渔获尾数中均以鱼类的最多。3个拖网站的平均渔获量和渔获尾数分别为31.832 kg/网时和1478.0尾/网时。各站的渔获量和渔获尾数差距较大,湾中部最高,湾口次之。定置网站的渔获量和渔获尾数分别为0.966kg/网时和229.261尾/网时。(8) 海洋生物质量以菲律宾蛤仔和缢蛏监测生物质量的数据表明:在蚶江水头海区采集的菲律宾蛤仔,滴滴涕、铅、石油烃超标,Si分别为6.50、1.47和6.71,其它指标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在祥芝古浮海区采集的大缢蛏样品,滴滴涕、铅和石油烃超标,Si分别为1.53、2.44和1

14、8.44;其它指标均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小缢蛏样品,铅和石油烃超标,Si分别为4.37和5.79;反映评价海区的菲律宾蛤和缢蛏已受滴滴涕、重金属铅和石油烃污染。1.4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1.4.1营运期污水排海的环境影响预测(1)数模计算结果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在石湖、祥芝外海排放点,污水正常排放条件下对海域环境影响均较小,引起COD、对二甲苯、挥发酚浓度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范围在排放口附近有限范围内。在石湖污水排放点(5万吨/天),事故一条件下(指佳龙石化PTA污水站出现未处理事故),污水排放引起COD浓度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约为0.67km2、引起对二甲苯浓度超过0.5m

15、g/l的范围在排放口附近有限范围内;事故二条件下(指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出现未处理事故)污水排放引起COD浓度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约为0.17km2; (2) 污水排放对近区海域水环境的影响通过二维解析解计算,在石湖、祥芝外海排放点,污水正常排放条件下对海域环境影响均较小,引起COD浓度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范围在排放口附近有限范围内。在石湖污水排放点(5万吨/天),事故一条件下排放时,在顺涨、落潮流方向各4000m处仍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在事故二条件下排放时,CODMn浓度增量超过1.0mg/l的范围在顺涨、落潮流方向各1000m,宽100m的范围内。 (3)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污水正常排放所含的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较小,但对长期排放的污染物在湾内的积累及其污染生态效应却不可忽略。随着污水排放,排污口附近水域生态环境会缓慢出现恶化,生物多样性也可能逐步减少,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上耐污种的数量将增加,鱼、虾、贝类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残留量也会逐渐增加。(4) 污水排放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分析本工程污水排放后对表层沉积物质量环境(如硫化物、石油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污水达标排放,且排放口水动力条件较好,且底质以细沙为主,影响范围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