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课件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4799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史课件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心理学史课件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心理学史课件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心理学史课件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心理学史课件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史课件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史课件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一)古代整体论的思想传统 格式塔心理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研究心理对象的整体性 整体性思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这是一种和原子论思想相对立的观点 整体论思想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但真正体现是在黑格尔(G. W. F. Hegel)的哲学之中 黑格尔用有机体的整体论来解释人类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基本单位是国家和民族,历史事件不能简单还原为个人行为。,二)社会历史背景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强国,欲统一世界的野心使整个国内形成了强调统一、积极主观能动的整体社会意识形态,以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

2、等领域受此影响,倾向于整体性的研究。 (三)哲学理论背景 1 、康德的“先验论”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 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在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上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 。 2、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现象学,(四)科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接受和利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物理学中“场论”的思想对心理现象及其机制作出全新的阐释,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新天地。 (五)心理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主要受马赫的理论和形质学派理论的启发。 当代心理学史界基本认同形质学

3、派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直接前驱,直接影响到其整体论思想的形成。,形质学派倡导研究事物的形、形质。 “形质”是知觉中存在的由感觉成分派生出但又不是感觉简单复合的新成分,它最终决定着知觉的结果。 这是一种朴素的整体观。,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思想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直接经验 苛勒认为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经验,它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具有超几何、超物理的性质,既包括客观世界,也包括主体的主观世界。 (二)行为 考夫卡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并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行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考夫卡从属性上将行为分为三类:真正的行为,主要指客观世

4、界的物理行为;个体在他人行为环境中的真正行为;三是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研究的个体在其自身行为环境中的现象行为。,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总的说来,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其思想渊源一致,提倡现象学的整体描述 (一)整体的观察法 整体研究的方法是格式塔心理学对后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大贡献 (二)实验现象学的方法 、实验现象学以归纳为主要研究手段 、实验现象学不追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在于建构现象场并发现现象场的意义 、主要以文字描述从整体上对直接经验做质的分析 、主试必须悬置自己的先知先见且不作任何推论或解释。 、在实验过程中主试并不严格操控被试或实验对象,三、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

5、一)突现论 似动现象:又称现象或PHI现象,是指先后呈现的原本静止的两条线段在一定条件下(时差60毫秒)被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 (二)同型论 同型论指的是意识经验与大脑基本过程的结构一致。绝大部分格式塔心理学家都信奉“同型论” “主张知觉场在其次序关系上与作为基础的兴奋的脑场相符合,虽然不必有完全符合的形式。”(波林, 1981),(三)知觉的组织原则: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接近或邻近原则: 、相似原则: 、封闭的原则: 、好图形的原则: 、共方向原则: 、简单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顿悟说 1 、苛勒主要进行了与猩猩解决复杂问题相关的迂回问题、直接和间接利用现成工具、创造一种新工具

6、、建筑问题的研究。 2 、顿悟说是由苛勒通过对黑猩猩的实验而提出的一种和桑代克的“试误说”完全相对立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是人类最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3、 顿悟的四个特点: 对整体情景具有依赖性 具有突发性 质变的产生有时需要前期尝试错误 可以迁移,迁移理论 迁移理论也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桑代克认为迁移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境存在着共同要素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提出关系转换说,创造性思维 1 、惠特海默对思维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2、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思维者关注问题的整体,深刻理解整体与

7、部分之间的关系 3、惠特海默认为创造性思维: 理解课题的内在结构关系,将各个部分看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 根据课题结构的统一性来理解和处置课题。 分清问题的主次方面,形成层次结构。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纯智力活动,它受一个人的动机、 情感、先前的训练等因素的影响。,一、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 (一)反击元素主义心理学 对以构造主义为代表的元素主义心理学的反动是格 式塔心理学最突出的贡献 (二)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就是受格 式塔心理学的潜在影响形成 (三)对认知心理学的积极贡献 (四)对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早由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引入心理学的场的思想

8、,在 社会心理学中得最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验现象学方法及其变种已成为当前社会心理学研 究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局限 (一)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现象学实验不够严谨,缺少客观性 (三)许多理论观点的概念不很明确,第四节 拓扑心理学 勒温的心理学又称拓扑心理学,主要对需要紧张心理系统、团体行为、个体行为和社会气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勒温借用拓扑学和向量学的有关概念,对心理事件引起个体心理生活空间区域移动的方式、个体的这种移动要达到的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空间区域变化进行了陈述。 一、勒温的生平 二、动力场理论 三、团体动力学 四、对勒温的评价,心理生活空间 、心理生

9、活空间是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和,它包含了人及其环境。 、个体的行为受到生活空间的调节,行为是生活空间的函数:B=f(PE) 、勒温将与个体行为有关的事实分为: 、准物理事实,是对个体行为能产生影响的自然 环境; 、准社会事实, 指对个体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 社会环境; 、准概念事实,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情境中实 实在在具体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准事实”。是个 体当时思想上产生的可能与现实中真正概念之 间存在差异的某事物的概念,二)心理动力场 心理场,也称心理动力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概念,也是其理论的核心。勒温认为心理场

10、就是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包括一个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预期,随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在数量和类型上不断丰富和扩展 。,(三)行为动力 1 、勒温借用拓扑学的概念对心理事件的移动方式、动力作了分析。 2 、勒温提出了以需要为动力的动机体系,主要包括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和平衡。 、需要:勒温心理学中行为的动力源。勒温把需要 分为生理需要和准需要(心理需要) 、紧张:随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也称内部 张力。 、效价:表示个体对某对象喜爱或厌恶的程度,它 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情绪体验, 可分为和正效价和负效价。 、

11、矢量:勒温利用这一概念来表示对象吸引力的方 向或强度。,、障碍:勒温认为凡是阻碍个体去达到预定目标的事物如人、社会制度、法律等都称为障碍 、平衡:勒温动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平衡是相对于不平衡而言的,而人的不平衡是唤起人需要的一个前提条件。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 1927年,勒温的俄国学生蔡加尼克通过记忆实验验证了勒温的关于心理紧张系统的观点,即人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效果好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效果的现象。 冲突 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冲突:左右为难 驱避冲突:又爱又恨,二、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及其发展团体动力学: 勒温将其早期研究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场或生活空间

12、学说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把群体研究与实证方法结合起来,以研究团体生活动力为目的,主要研究团体的气氛、团体内成员间的关系、团体的领导作风等。 勒温认为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整体中任何部分的改变都将导致整体内其它部分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到整体的性质。 团体不是由一些具有共同特质或相似特质的成员构成,特质相似和目标相同并不是团体存在的先决条件。 团体内各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决定着团体的特性。,(一)团体内聚力 1、 内聚力是指团体成员间的正效价或吸引力,它的强度依赖于个体求得成员资格的动力强度。 2 、贝克通过试验得出团体的内聚力受以下三方面影响:对其它团体成员的喜爱;团体成员资格能

13、赋予成员一定声望;团体是达到个人目标的手段。 3 、不论团体内成员间相互吸引的原因如何,越是密切结合的对象越能够力求意见一致,越是密切结合的对象也越受团体讨论的影响。 ( 二)团体与行为改变的研究 1 、团体决定比单独做出的决定对个人有更持久的影响 2 、改变社会的三个阶段: “解冻”引进或制定一个新标准“再冻结”,三、对勒温理论的评价 勒温的著作和概念影响了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多个领域,甚至在人格和动机心理学中也可以看到勒温的许多概念和实验技术。 (一)勒温对心理学的贡献 1、开创造性地提出了拓扑心理学 2、将场论思想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开创了团体动力学。 3、其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方式推动了社会心理学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问题 4、培养了大批心理学人才入如海德、费斯廷格等,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等的发展 (二)勒温心理学的局限性 1、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其心理学理论存在一定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