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修辞借代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50KB
约4页
文档ID:90879145
修辞借代_第1页
1/4

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代指音乐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管弦代音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庙堂借指朝廷 布衣之怒――《唐睢不辱使命》    布衣代平民 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吟》    红袖代指美女 如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李商隐《马嵬》     红粉代指美女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高适《塞下曲》     蛾眉借为美人的代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粉黛代指美女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须眉借指男子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     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桃李指学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桑麻指农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康代酒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日本  西乡隆盛     桑梓地借代故乡青山借代坟墓 借代或称"换名".根据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按照语言形象化的要求,在谈到某一事物的时候,不直接称呼本体事物的名字,而采用借体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或者另换借 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例子(1):  巾帼不让须眉  (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  例子(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例子(3): 过尽千帆皆不是 《梦江南》.其二 温庭筠  (以「帆」借代帆船)  例子(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潜  (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例子(5): 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以「白衣天使」借代护士)一种说法,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⑴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⑶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具体代抽象   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体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以结果代原因   例如:令人捧腹    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编辑本段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编辑本段借代的种类   1.喻借,即比喻性借代。

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是相似    2.旁借,即非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不是相似,而是其它关系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例如: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    “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    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徐怀中《西线轶事》)    “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借代的类型    ①特征、标志代本体: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这里是用薛凯华的籍贯“北京”代指薛凯华    ②专名代范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钱钟书《围城》)    这里是用叔本华代指他的作品    ③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

中国往何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    具体的“血泊”代指抽象的战争    ④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巴金《能言树》)    “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指穷人    ⑤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    “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    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方法所以容易混淆,是因为这两种修辞方法的本体都没有出现,而只出现了喻体或借体例如:     ①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两个句子中的“幔”和“一针一线”的本体分别是“乌云”和“群众的东西”①句中的“幔”和②句中的“一针一线”,从形式上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况且又没有本体,所以,很难一下子就搞清楚它们是“借喻”中的喻体还是“借代”中的代体了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借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喻是靠“相似点”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借代却是靠“相关性”把借体和本体联结在一起。

如     ①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这句话中的“毒蛇猛兽”说的是剥削阶级,“毒蛇猛兽”和“剥削阶级”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事物,但“毒蛇猛兽”吃人的特点与“剥削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特点是相似的,作者就是抓住了它们的这一相似点构成了一个比喻,使人们形象地了解了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     ②“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这里的“花白胡子”与长着花白胡子的人紧密相关,所以构成了借代     其次,借喻和借代的作用不同借喻是靠“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的,借代则是靠“代”将事物的某一相关部分的特征拿来代替本体使形象突出、语言生 动的例①中的“毒蛇猛兽”吃人的情况是人们所熟悉的,用它来比喻剥削阶级吃人的本质,人们就容易理解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了例②中的“花白胡子”是长着 花白胡子的那个人的突出特征,用“花白胡子”来代替那个人,就更能使那个人形象突出,语言也显得生动活泼     借喻和借代有区别也有联系请看下面一段话: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在这里,作者说杨二嫂的形象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一个十分形象传神的比喻,比喻的结果也为构成下文的借代创造了条件,下文便直接称杨二嫂为“圆规”了。

就其关系讲,比喻为借代创造了条件,借代是借助比喻而进行的     上文的“圆规”可以说是借喻,也可以说是借代,因为它具备了借喻特点的同时,也具备了借代的特点,杨二嫂的形象与“圆规”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相关性”,融二者于一身,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只有在用特征代本体的借代中才有可能出现  一、定义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的修辞方式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