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5471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作者:李益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对具体事物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认识,其特点是直接性,它揭示了事物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二是对同类事物的一般抽象性认识。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揭示其表面现象中隐含着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是理性认识的一般阶段;三是对同种事物的高度抽象思维。这种高度抽象思维是在一般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般理性认识的深化、概括和总结,它是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揭示了客观世界

2、的本质和联系,是一种整体性认识和思维,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首先是对具体人,如对张三的认识;其次按不同标准,如性别、年龄、职业等将张三归类,从而获得对同类人的抽象认识;最后形成对人的总体的、概括的、本质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经过数千年有文字的历史积累,华夏文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相对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和几千年的文化积久,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基础。周天子“礼崩乐坏”的现实和诸侯纷争、割据一方,而又渴望统一的局面,为思想活跃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于是,诸子百家,先后问世。他们在五霸七雄合纵、连横的激烈对抗中宣扬着各自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在互相

3、启发和激烈争辩中丰富、完善、构建了一个又一个思想王国。一分为三的和谐思维方式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出现的。(一)孔子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价值观最早用一分为三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是孔子。孔子在评价舜时说:“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朱熹解释曰:“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意思是“两端”是指众人不同意见的两个极端。事物都存在两个极端,如大与小、厚与薄等等。既考虑到两种极端的意见,又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正是舜的高明之处。这里的“中”是正确的意思,这个正确决策来源于吸取“两端”

4、中的合理部分,经过分析、综合、完善,从而形成既不同于任何一端,又切合实际的“中”。可见,“中”与“两端”是正确与错误的对立,而“中”又不是“两端”的叠加,也不是“两端”的居中。“中”与“两端”在复杂事物的一条“长线”中形成有代表性的“三点”,其中的两点,即“两端”,都是片面的、绝对的、脱离了客观实际的,因而也是错误的。但是,从认识事物的角度来说,“两端”的存在又是客观的,所谓“凡物皆有两端”,同时也是必要的,因为“两端”中也包含着合理的因素,是“中”的来源之一,而且“两端”的存在为“中”设立了座标,是“中”的参照物和反面教材。在复杂事物的“长线”中,当然并不仅仅存在这三个点,但是,这三个点最有

5、代表性,其余的各点都可以大致归入这三点之中,因而也就没有再列出的必要性。而且,从极端错误和正确的角度出发,也只能有这三个点。也就是说,只能是一分为三。孔子对一分为三的另一种表述是“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如果说“执两用中”是从“两端”寻求“中”,那么,“过犹不及”则是从“中”的角度去评价“两端”。“不及”,也就是达不到“中”,这固然不好,但是“过”,也就是超过了“中”,那也不行。从价值观上看,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过犹不及”和“执两用中”是正反两个命题从不同角度论证一分为三。指出“过”与“不及”两种错误,也就意味着必然存在正确的“中”,因此,其本质含义也是一分为三。然而,“过犹不

6、及”除了表示一分为三外,还包含着更深的哲学理论,这就是过高的、过快的等等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过高、过快与过低、过慢一样是错误的、坏的。这一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尤其重要。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世界上少有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但是,由此而带来的负面效益也非常明显,贫富悬殊、环境污染、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严峻的事实不断告诫我们,社会发展并不单纯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不单纯是GDP提高。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并不是GDP增长越快便越好。如果忽视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忽视了社会和谐,那么,单纯GDP发展过快对社会造成的后果可能

7、与GDP增加过慢造成的危害是一样的。一分为三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价值观。怎样认识事物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认识的来源是从怀疑自己的知识开始的自我认识。他常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的方法就是要通过争辩来发现真理。争辩至今仍然是希腊人的特点。苏格拉底和孔子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在那个古老的年代,东方的圣人与西方的贤哲不约而同地都在探索发现真理的途径。如果说,苏格拉底认识的方法是争辩,那么,孔子认识的方法便是一分为三。论语•子罕记载,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朱熹解释曰:“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

8、无所不尽。”意思是我追索问题的起始终了、本末情况、前因后果、精深粗略,于是得出正确的结论,尽量地告诉他。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单纯的、孤立的,人们之所以对问题不明了,往往是缺乏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缺乏对问题前因后果的了解。如果对问题的“两端”搞清楚了,那么,问题的实质情况也就明确了,这就是一分为三认识问题的方法。孔子对待认识问题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也是一分为三的态度,即“知之不知之知之”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与黑格尔的“肯定否定肯定”的辩证思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孔子比黑格尔要早两千

9、多年。孔子评价事物往往采用一分为三的价值分类法。例如对人的分类,他常常按不同的标准或者从不同的角度把人分为三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意思是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这是从智力和知识程度的角度将人分为上、中、下三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是以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善与不善为标准,将人分为善、中、不善三类。按照朱熹的理解,其他两人都是我的老师,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必须指出的是,孔子将人分为上、中、下的“

10、中”与“执两用中”的“中”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前一个“中”包括中等的意思,而后一个“中”是正确、最好、适宜的意思。也就是说“执两用中”的“中”是“极”的意思。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朱熹解释:“至,极也。”“极”的本意是屋脊的正梁,引申为最高点、顶端,表示最好的、最高程度。中庸是君子追求的目标和处世的原则,所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孔子对人分类最为常见的是君子、小人之分。这种分类表面看是一分为二,其实质仍是一分为三。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处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中等人。君子与小人是两个极端,如同“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中的“上”与“下”

11、,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君子是楷模,小人是反面教员。因此,其分类方法的实质仍然是一分为三。据杨伯峻统计,“三”在论语中出现了56次,是数词中使用最多的词,远远高于居第二位的“一”使用31次的频率,这当然与孔子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分不开。不过,“三”在论语中常常用来表示“多”的意思,如“吾日三省吾身”、“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其心三月不违仁”、“三嗅而作”、“南容三复白圭”、“君子道者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等等。这表明,在一分为三中也包含着一分为多的含义。(二)周易与三分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早在周易中已经初显端倪。周易大约成书于西周末年,孔子曾经对周易进行过编校整理。周易•说卦传曰:

12、“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意思是以前圣人在写作周易的时候,要把周易写得顺应着自然规律。建立天之规律的是阴和阳,建立地之规律的是柔和刚,建立人之规律的是仁和义。每一卦包括天地人,而且是两次,因此周易要六画才成为一卦。这是作者对周易成书指导思想的一段论述。周易要探求宇宙规律,必须对万物进行分类,其分类的方式便是一分为三,也就是分为天地人三类。周易每一卦都分上下卦,每个上卦或下卦都是由三爻组成,上面一爻象征天,中间一爻象征人,下面一爻象征地,上下卦合起来两次包括了天地人,因此六画而成卦。同时,周

13、易对天地人各自的规律又进行探求,分别分为“阴与阳”、“柔与刚”、“仁与义”。这看起来是一分为二,其实蕴含着一分为三。因为,周易通篇是在讲事物的发展变化,正如周易•系辞所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意思是周易作为一种书来说不可以远离身边,它所体现的道理在于经常变动,它的爻运动不停,周遍流转于六个空着的爻位。爻的变化或者在上卦,或者在下卦,没有固定格式,或者阳爻变阴爻或者阴爻变阳爻,不可以设下固定法则,只是趋向于变罢了。其实,“易”的本义就是“变”,所谓“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即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

14、生成、发展、创新,而“易”就是这种变化的规律。既然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认识事物也必须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去认识。于是,天地人内部各自包含着的两个方面,从变化发展的角度看,就不再是一分为二了。假定这两个方面分别用A和B来表示,那么,在“刚柔相易”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亦A亦B,或者说是非A非B的第三种情况,因此,这种看似一分为二的情况,其实质是一分为三,而且,这种在变化中出现的“第三者”往往代表着事物运动发展的方向,比原有的双方更具有价值。周易•系辞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也是这个道理。周易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也体现在其对爻位的评价中。例如:周易•观“

15、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意思是伟大的观卦在上面,它的性质是顺而又顺,六二和九五都以居中得正观察天下。又周易•履“刚中正,履帝位而不咎,光明也。”意思是阳爻居上乾中间的阳位,是阳刚之爻得中得正,这是登上帝王的位置而没有坏处,前途是光明的。又周易•需“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意思是“等待、有信用、大为顺利,合于正道而吉利”,就是说上坎的“九”居于“五”这个“天位”既得正,又得中,可以无往而不胜。可见,周易对爻位评价的标准为是否符合“中正”原则。周易认为每一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反相成的阴阳两个方面,阳性刚健,阴性柔顺,阴阳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16、化、发展。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最好的状况是刚柔兼胜并能保持相对平衡,这种状况便称之为“中正”、“中道”、“正中”、“中行”等。“中”在这里的基本意思是中间、居中、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与“中正”相对应的还有“刚中”和“柔中”。可见,在周易的“中正”思想中已经具有了一分为三思维方式的雏形。但是,“中正”与“刚中”、“柔中”都是属于“吉”卦的范围,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吉”的程度不同。真正意义上与“中正”相对应的是“得正”与“失正”,周易把一个卦的六个爻分成阳位和阴位,初、三、五是阳位,二、四、六是阴位。阳爻居于阳位,阴爻居于阴位,是得位而吉,称之谓“得正”;阳爻居于阴位,阴爻居于阳位是失位而凶,称之谓“失正”,而“中正”则是既得正又得中,因而是最吉利、最好的。这种思维方式与孔子“执两用中”的思想极其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