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举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62208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的科举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唐代的科举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唐代的科举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唐代的科举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唐代的科举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的科举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的科举制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代的科举制度篇一:唐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谈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只要有考试,就一定有作弊,作弊就是伴随考试而生的;同时,只要有作弊,就会有防止作弊的措施,这些措施也是伴随作弊而产生的。在考试中作弊和反作弊就像是一个游戏,各方斗智斗勇,乐趣多多。在唐代的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也是层出不穷,而且比之现在更有过之而犹不及之势。那么在那个时代,作弊是怎样的呢?反作弊又是怎样的呢?唐代为了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又都采取了些什么样的措施?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先从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一步一步往上看。先从源头说起,唐代科举考试分取解考试和省试两级,取解考试又分乡贡府试和学馆考试两种。先从取解考试入手,在唐代前期的乡贡考试里

2、,秩序都还比较正常有序,但是之后,尤其是中晚唐时期,就出现了冒籍的现象,并且逐渐普遍。冒籍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各个省的登第人数与发解人数比例失调,这就意味着有些省份的考生面临着较其他省份更为严酷的选拔,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就开始想办法,做活动,那么,去到其他地方参加考试,冒充其他地方的户籍就是方法之一。冒籍的方法很多,可以借亲友、故旧、宗亲、师友,可以寻求大人物的举荐,也可以利用两地之间府试考试的时间差异进行两府取解。考生为了获得考试的机会想尽了办法,但是政府也不是任他们胡作非为的,逐渐的,府试的监督机制就慢慢的建立了起来。第一步就是加强考生资格的审查,不仅核查人品而且对户籍也进行审核;再一个就是严

3、惩考官的违纪,考生在冒籍的过程中自然是要疏通上下,打点官员,很多官员自然也乘此环节收受贿赂,捞到不少好处。可是以上条例一颁发出来,虽说不能完全杜绝,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生冒籍作弊的行为。再之后就是省试。在中晚唐时期,求谒、行卷、公荐、荐举风气盛行,也就是说考生可以在入场考试之前就和主考官先行接触,献上自己的诗词文章,如果表现好的,自然会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就算是文章写得不好,也可以通过某些非常手段来使考官印象深刻。这种在考试之前即让考生和考官接触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考官对考试的主观判断,掺入过多的个人意志,从而有失偏颇。再次,也不排除个别考官漏题的行为。为了阻止

4、这一现象,保证考试的公平,锁院制度开始逐渐确立,在开科以前即让相关考官入住贡院,隔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限制他们的人生自由,防止他们与相关人员的往来,以免请托、漏题的情况出现。同时,考官的出院时间是在放榜之后,这也就阻断了考官和举子之间的接触,使考试更加公正。仔细想想,这不就和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吗,把出题老师带走,没收一切通讯工具,阻止他们与我们外界的联系。难道,这一条规定就是源从我们唐朝的锁院制度。紧接着就是考生的入场考试了。第一眼看到唐代的考场就觉得很有特色,满满一排的全是一个一个的小格子间,左右隔开,空间狭窄,而且还要在里面待那么久,无法想象当时的考生究竟是怎样在那里面安然处之并且还可以淡

5、定考试的。虽然小格子间阻隔了各人之间的联系,但是舞弊的现象还是照常的有发生。首先就是夹带,也就是我们现在广大学子所使用的小抄,这一点我觉得是在所有的作弊手段里最可爱的一点。原因就在于考生们殚精竭虑的另类智慧表现,带不了书本,就把文章知识抄在自己的衣服上,甚至还有的写在自己的身体上,也有一寸那么大的小书,不得不惊叹,和我们现在的缩印技术有得一拼啊,当然,最为夸张的还是传说中的米刻,太了不起了,只能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唐代科举考试中曾有一段时间是允许夹带书策的,可是后来废除了,举人入贡院须“搜索衣服”,“索其书策”,“诸色举人等有怀藏书册,不令就试”,经过这样严格的搜索,想夹带也

6、没地了,有地也没胆了。又有好多的考生心碎了,虽说魔高了一丈,但道还是高了那么一尺。这样的来来回回,就好像是猫捉老鼠的游戏,真是乐趣多多。在这样严格的搜索加监控下,考生是不是就该规规矩矩的安静了呢?好像还没有,后唐有对举子在考场相互口授帮忙的作弊行为的惩罚规定,这就说明了还是有考生不规矩,窃窃私语,以为不会留下白纸黑字的证据,其实还是没逃过监考老师的神眼,又是一片心碎。乡贡选完了,考试也都考完了,那么,就该阅卷放榜了。唐代有一段时期,知贡举主司在放榜之前要把拟订放榜人选送给宰相过目,称“呈榜”,这一规定直接就导致了宰相对放榜的干预,也就是说,和宰相关系好的考生又有的机会了。不得不说一句,中国古代

7、是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时代,皇帝的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各个世家大族、累世公卿在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有着相当高权利,人的主观意志主宰和控制国家的运行和社会的生活。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很多法律规定权利不能公平公正的行驶,同样的,在科举考试中,因为人的介预,所以使得考试不能够达到应有的公平公正,在一些要求绝对严格和公平的制度中,放入了过多的个人意志,从而使其产生了偏颇。在这个呈榜的过程中,也就掺加进了人为的意愿,高官有了决定考生生死的权利,所以当李德裕入相后,就进行了废“呈榜”的科举改革,这也为杜绝舞弊、维护考试公平而下的一剂良药。除了以上的些许措施,唐代在为确保科举考试能够公平公正的进行还做了很多的努

8、力,例如中枢门下省的复核制度和覆试制度,这些举措也是意义重大、不能磨灭的。篇二: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摘要: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初创于隋,而完善于唐,它是适应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唐代的科举对唐朝的政治有着积极的影响,为其培养和选拔大批有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同时,由于唐朝科举的不完善,又对唐朝的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唐朝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度是先秦诸子选贤举能思想的社会产物,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论语卫灵公记有孔子关于读书做官的名言:“学也,禄在其中矣。”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人也是春秋战国时

9、期倡导以贤任官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王霸“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仪,则归为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仪,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明确的倡导政权开放,社会阶层上下流动,这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无疑是进步的,科举制度正是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政治付诸实践的结果。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初创于隋,到了唐代,这种政治制度已经日趋完善,成了一种为封建社会选取人才的手段,并且封建 社会的教育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制度的一块坚实的基石。唐代的科举,自唐初经百年演变,至开元年间已日臻完善,在中国官吏选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度,与唐朝以前实施过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

10、比,更能体现任人唯贤,见人为才的相对公平的选士精神,并对唐朝的社会政治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还绵延着整个封建社会。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征稿第一章长恨歌中,曾对唐朝的科举发展概况作出概括,他指出:“唐代科举之盛,肇于高宗之时,成于玄宗之代而极盛于德宗之盛。”清人徐松也对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衍变写成一部内容丰富的唐代科举编年史,即登科记考,根据登科记考,终唐之世二百八十九年,贡举进士为二百六十六次,及第进士为六千四百四十二人,按每年应举数:“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1】计算,有唐一代约计有五十万人次参加了进士考试,平均每年及第在二十三到二十四人之间。这与通典卷十五所载“其进士大抵千人,得

11、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基本相符。现将唐高祖武德初年到唐灭亡每年进士及第的平均数字,列表如下:帝系 年及第数高祖太 宗高 宗武则天中宗26睿宗 28玄 宗肃 宗代 宗顺宗29宪宗 28敬宗 34文宗 30武宗 25宣宗 29懿宗 28僖宗 25昭宗哀宗3 22 22从上表可以看出,从唐代至天宝年间,进士录取数字是逐年上升的;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肃代两朝进士录取人数明显下降;德宗以后,录取人数又开始上升,直到懿宗咸通末年,科举发展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僖宗之后由于政局的混乱以及黄巢起义的影响,科举录取人数下降。上表所示与唐代历史发展情况相吻合,但从提出二百八十多年的总趋势看,科举

12、发展是稳定的,这就说明,科举制度虽受到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其又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不因唐朝的灭亡而衰亡,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同时唐代科举的稳步发展也说明它受到唐朝统治阶级的重视,并得到地主阶级的拥护。由此,可以得出:对唐朝的政治统治有积极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巩固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两汉的察举制最主要的科目是孝廉,官贵和富豪子弟要占应试者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更是以家世定品,以门贤入仕,寒门庶士无门路登进,这使得考试的入选面十分有限。选官的范围实际上只限于地主阶级中的头面人物,这种状况,

13、对于统治者取得社会支持,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而科举制度是在士族地主势力逐步衰退,庶族地主势力逐渐上升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冲破了九品中正制设立的门第界限,为庶族地主开辟了入仕之途,使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进入士流而登上政治舞台。唐朝初年,特别市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统治的年间,是士庶势力发生更大变化时期,出现了“门第兴替”【2】不常的变化。李肇唐国史补载:“张燕公好求山东婚姻,当时皆恶之,及后与张氏为亲者,乃为甲门。”这一材料乃是庶族势力增强的最好例证。我们还可以从玄宗朝宰相的数字加以说明,玄宗朝宰相三四十人,其中庶族宰相为十八人,占玄宗朝宰相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科举出身的宰相二十三人,占其总数的

14、百分之七十。在二十三人中,庶族宰相为十四人,占科举宰相的百分之六十,并且玄宗朝的重要宰相如姚崇、宋璟、张说、刘幽求、郭元振、张九龄等人为庶族出身。玄宗以后,庶族地主通过科举途径取得高官的人愈益增加。但是士族地主并没与因此而被排挤在仕途之外,他们虽然丧失了在魏晋时期的种种特权,然而在经济和文化传统上却仍然粗语优越的地位,他们同样地把科举考试作为其晋身之阶进而跃居高职。唐代科举承杨隋旧制,早在高祖定鼎长安就开始悬禄取士,其考试科目尤以进士科为著,士族为谋求高官以隆显家族,对进士科考试之热情绝不让于寒素。据登科记考、新旧唐书等史籍对唐代官员之出身与科举实绩加以详细统计,详见下表:远超过明经和制科,这

15、样充分体现了士族高度重视科举考试。“士之美者,非贵胄之子而登卿相之位,况投笔而为王者师,挽车而为王者相,其白屋之士可自遗之哉!”【3】因而“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詙望之继也。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4】可见,科举是寒族获得政治地位,参与权利与财富的分配的捷径,也是士族维系门第,避免世业沦替的要律。由此可知,唐代科举制度,扩大了人才选用的范围,笼络了大批士庶地主,去的了他们对唐政权的拥护和支持,稳固并扩大了唐朝统治的基础。第二,由于科取士,唐朝统治集团上层不断更新,地主阶级内部各阶层的力量对比也不断变化,士庶势力一消一长,最终引起士庶合流。唐初,李世民排定氏族谱时下诏曰:“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5】其修订的方针是不拘泥于数世之前的士族特权,而是“崇重今朝冠冕”【6】。“官至五品者皆开士流”【7】。这样一来,士族地主在政治上受到了沉重打击出现了世家大族中“每姓第其房望,虽一姓中,高下悬隔”的情况。而庶族出身位至五品者,则可以升入谱限。自此以后,唐代官品的高下之分,便逐渐取代了士庶之分。由于以官品的高下区分其享受特权的不同,因而唐代知识分子竞趋于科举考试,特别是进士一科。到唐代后期就逐渐产生了一个具有特权的新的户等,即“衣冠户”。衣冠户的正式出现是在唐武宗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