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水污染预防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58695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水污染预防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市水污染预防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市水污染预防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市水污染预防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市水污染预防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市水污染预防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水污染预防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全市水污染预防的调查报告一、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市建设的要求,不断强化措施,完善各项制度,加强规范管理,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2003年至2007年实施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建设、河道整治和雨污分流工程,使我市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在去年污染减排工作中,我市COD削减了2101吨,位居市首位。(一)重视程度高。近几年来,我市以创建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把水污染防治工作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初步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和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一是强化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委员会,定

2、期召开会议,了解情况,研究对策,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推动了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落实责任。每年年初,将环境目标责任制规定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镇街、村居和企业,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对于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跟上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出台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管的意见和”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等文件,为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法规、政策保障。(二)投入力度大。近几年来,市政府以财政资金做引子,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投入资金5亿多元狠抓了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200

3、4年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污水处理能力由万吨达到万吨。2005年通过BOT方式融资5800多万元,建设完成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并于2006年6月底投入运行,初步形成了集污、处理、排放于一体的城市污水治理格局。去年6月又组织实施了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目前正抓紧安装设备,计划于今年4月底进水投入试运行。届时,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万吨,可基本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要。为加快推进城区污水的封闭运营,全市共建成主次排污管50多公里,使城区东部、北部大部分地区实现了雨污分流,80%以上的污水通过管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从2000年开始,累计投资亿多元对胶河水源地进行了综合治理,进一步增强了胶河水源地蓄水防洪能力,改善了全市工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拉动了胶河两岸的经济发展,保住了“母亲河”。2005年至2006年共投资亿多元,对小康河城区段实施了综合改造,彻底解决了城市中心水环境污染的老大难问题,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环境优美的景观带。2006年,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了北胶新河治理一期工程,2007年又对下游河段实施了二期工程。为进一步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还投入资金在全市日排污水100方以上的企业普遍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设施,初步实现了环境监测的自动化、数字化。(三)监管措施硬。一是加强了对水源地的保护。

5、市政府出台了市市区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建立了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水源地工业园区工业废水的排放和集中处理等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集中整顿了胶河水源地及引峡灌区等周边的建设项目。二是不断加大环境监控能力建设。在重点排污企业建立了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度和人控、物防、技改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综合监管机制。2007年度,共开展执法2000多人次,关停非法建设项目和违法排污企业20多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260余起,有效地促进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三是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几年来,对新、改、扩建项目和开发建设项目,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规定,认真落实省环保部门“四

6、个检查办法”的要求,提高准入门槛,禁止新上高消耗、重污染项目,凡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做到了从源头上防控新的污染源产生。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调查了解到,我市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一是全市污水处理能力依然有限。目前,我市城市污水日排放量大约在万吨左右,受污水处理能力和排污管限制,日实际处理万吨,仍有部分污水得不到处理而直接排放。二是生活垃圾渗漏的污水对地下水质构成潜在威胁。我市处理生活垃圾的场地太小,加上防渗处理不当,垃圾中的污水每日大约渗漏100多方,不但使周围群众深受其害,而且给地下水安全构成了

7、潜在的威胁。三是排污管管护、建设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我市部分区域、路段和镇街组织实施的支管建设不完善,加上部分管道由于铺设时间较长而出现断裂、淤积等问题,导致污水溢漏,造成二次污染。加之城市排污管未完全实现封闭式运行,雨污分流工程只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和路段,导致汛期雨污混流现象严重。四是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存在人为的不正常运转现象,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设在镇村的企业,由于布局分散、规模小和治污设施不配套,导致污水废气乱排乱放现象比较严重,个别项目已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三、几点建议水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

8、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确保这项工作全面、深入、协调推进,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以完善和提高。(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水污染防治意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在全市上下努力营造一种重视水污染防治,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通过开展知识讲座、交流座谈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严峻形势的认识,教育广大群众从我做起、做“环保市民”;另一方面要深入企业进行宣传,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并采用消耗低、污染少的生产工艺。(二)抓住主要矛盾,加大对水污染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偷排偷放、超标排放、拒不执行国家环保法律

9、法规的排污单位给予严肃查处。被列入重点污染的企业,要限期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实行联,确保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查处。要加强对城市排水的管理,严格执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对排水大户依法实行排水许可,并定期对各排水户的水质、水量进行检测,并建立排水监测档案。要特别重视加强对胶河等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胶河水源地沿岸开发的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的排放,要加大监管力度,绝不让新的污染源产生。对镇村的企业、项目,要逐个清理,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要定出时间表,限期达标排放。对新上项目,要严把审批关,严防新的污染源在农村蔓延。(三)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

10、管的建设速度。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入使用,缓解污水处理的压力。要尽快完善城市排水体系,联通城市污水主管道,努力实现城市污水的分散收集、统一输送、集中处理,同时把部分镇街支管尽快接入主管,实现区域内污水全部进排放。对于城市垃圾污水对地下水构成潜在威胁的问题,可以考虑在扩大垃圾存放场地的前提下,铺设排污管道,使生活垃圾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二是逐步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对新建城区、新修道路全部实行雨污分流工程的配套;对已建成的企业、小区要根据雨污分流工程的进展情况,跟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同时基于第一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可以考虑实施

11、中水回用。(四)加强管理维护,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质量。要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合同条款规定,建立完善与运行费用挂钩的考核办法,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快工艺创新,确保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对排污管、提升泵站等污水设施的巡查、检修和维护,保持各类设施正常、高效运转。另外,要对污水管定期清淤。针对我市污水管建成时间长、淤积严重的实际,要在今年汛期到来前,对污水主管道普遍进行清淤,保证管排水畅通,也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顺利投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五)合理规划设计,确保排污管建设发挥长期效益。排污管建设前要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论证、评审,确保

12、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对于已经建成的排污管被地面建筑物覆盖的,要进行适当调整,以防管出现堵塞、破裂等事故时影响运行。同时要做好全市排污管的建档、立档工作,使城市管的建设与管理步入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轨道。(六)统筹兼顾,把农村环保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保问题,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管。要积极在农村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镇街、村居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水污染防治意识。要积极开展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在一些基础较好的镇率先形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合力。要因地制宜地指导镇村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村容镇貌建设,以全面推进生态镇村建设。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