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十三章生殖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751650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第十三章生殖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生理学第十三章生殖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生理学第十三章生殖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生理学第十三章生殖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生理学第十三章生殖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第十三章生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第十三章生殖(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生殖 (reproduction),第一节 男性生殖 第二节 女性生殖 第三节 性生理与避孕,内分泌,生殖:生物体产生与其本身相似的子代个体,从而维持种系延续。 两性生殖 第二性征,第一节 男性生殖,一、睾丸的功能 (一)睾丸的精子发生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睾酮、抑制素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三、阴茎勃起和射精,2,曲细精管,第一节 男性生殖,男性生殖器官: 曲细精管 间质细胞 附性器官: 附睾、输精管、 前列腺、精囊、 阴茎等,生精细胞 支持细胞,睾丸,(一)睾丸的精子发生,1.精子的生成过程 曲细精管是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发生和发育成熟的场所 74天,影响精子发生的因素,1.

2、温度(32)隐睾 2. 疾病结核、炎症 3. 放射性物质X射线 4. 重金属铅、镉 5. 有害化学物质 6.吸烟、酗酒,2. 支持细胞的功能,为各级生精细胞提供营养、支持和保护作用 形成血-睾屏障 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抑制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精液:精子与副睾、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液 正常精液 精子4千万1亿个/ml,(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合成部位:睾丸的间质细胞 肾上腺皮质网状带 运输: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65% 白蛋白 33% 游离 13% 代谢:肝内降解,经尿粪排出,1. 睾酮,图13-3 不同的年龄阶段每日的睾酮分泌量,1) 影响胚胎的性分化 2) 影响青春期男性

3、生殖器官的发育 3)维持精子发生与成熟 4)促进与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和性功能 5) 促进同化代谢,睾酮的生理作用,2. 抑制素,1932年 Cullaugh 首先发现抑制素 支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亚单位 作用:抑制FSH的分泌 激活素: 亚单位 作用: 促进FSH的分泌,二、睾丸功能的调节,下丘脑-垂体-睾丸轴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 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 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 1. 下丘脑-垂体对睾丸功能的调节 2. 睾丸

4、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调节 3.睾丸内的局部调节,精子发生的调节 FSH始动生精 支持细胞ABP、抑制素 LH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维持生精 雄激素的分泌调节 主要受LH的调控 睾酮负反馈抑制GnRH和LH分泌,第二节 女性生殖,一、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一) 卵巢的卵子发生及其周期性变化 (二) 卵巢的激素分泌及其周期性变化 二、卵巢功能的激素调节 三、卵巢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 四、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五、妊娠,(一)卵巢的卵子发生及其周期性变化,1. 卵泡期:14天 原始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 卵泡细胞 2. 排卵: LH 3. 黄体期:14天 黄体、白体; 妊娠黄体,40m

5、,10-15 mm,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小卵泡,中卵泡,大卵泡,闭锁卵泡,PRL诱导LH受体生成,卵巢周期:卵泡的生长发育、排卵与黄体形成呈现周期性变化,每月一次,周而复始,称为卵巢周期。 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二)卵巢的激素分泌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雌激素:雌二醇(E2), 雌酮(E1), 雌三醇(E3) 孕激素:孕酮、20-羟孕酮、17-羟孕酮 周期性分泌 抑制素、 雄激素,雌激素,雌、孕激素,卵泡内膜细胞 颗粒细胞,黄体细胞,(一)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对乳腺和第二性征的作用 对代谢的作用:胰岛素分泌,糖耐量 促进蛋白质合成 血胆固醇 促进醛固酮的分

6、泌,保钠保水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神经系统 皮肤,(二)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1. 对生殖器官的作用: 子宫: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平滑肌 兴奋性降低,宫颈粘液 输卵管和阴道 2. 乳腺: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 3. 产热作用:双相体温,(三)雄激素的作用 合成部位:卵泡内膜细胞 肾上腺网状带 作用: (四)抑制素的作用 合成部位:卵泡的颗粒细胞 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二、卵巢周期性活动的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分泌部位:下丘脑 作用:促进垂体分泌FSH和LH 促卵泡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分泌部位:腺垂体 作用: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及其激素分泌,卵巢雌激素、

7、孕激素 正反馈、负反馈 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 LH峰,四、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月经(menstruation): 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增殖、脱落、出血,伴随周期性的阴道流血。 月经周期:月经呈月周期,2135天。 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 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期 子宫颈(黏液成分改变) 输卵管(内膜、纤毛及平滑肌活动的改变) 乳房等,(一)受精 (二)着床 (三)妊娠的维持及激素调节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人绒毛膜生长催乳激素 3、雌激素和孕激素 (四)分娩,五、妊娠,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 chorionic gonadot

8、rophin, HCG),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 作用: (1)刺激月经黄体转变为妊娠黄体, 分泌雌、孕激素 (2)抑制淋巴细胞活动,防止母体对 胎儿的排斥 临床意义:诊断早孕,3.雌激素和孕激素,孕激素: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 雌激素: E3,胎儿-胎盘单位 临床意义:E3,判断胎儿是否从存活,2.人绒毛膜生长催乳激素 (human chorionic somatomammotropin, hCS),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 作用:调节母体与胎儿的物质代谢,促进胎儿 生长、促进乳腺发育、抑制母体对胎儿 的免疫反应。,雌激素分泌部位:排卵前卵泡 排卵后黄体 妊娠期胎盘 肾上腺皮质 孕激素分泌部位

9、:卵巢的黄体 妊娠期胎盘 肾上腺皮质,小 结,雄激素结合蛋白 (维持局部浓度),间质细胞,支持细胞,抑制素( 亚单位)FSH,激活素( 亚单位) FSH,睾酮,雄激素结合蛋白 (维持局部浓度),间质细胞,支持细胞,抑制素( 亚单位)FSH,激活素( 亚单位) FSH,睾酮,雄激素结合蛋白 (维持局部浓度),间质细胞,支持细胞,抑制素( 亚单位)FSH,激活素( 亚单位) FSH,睾酮,_ 活性最强,_ 活性其次(在靶腺内转化为双氢睾酮),5-还原酶,_,ABP,图13-4 下丘脑-腺垂体对睾丸功能的调节,生精细胞 支持细胞,ABP,卵巢,输卵管,尿道,子宫,阴道,膀胱,子宫,阴道,卵巢,颗粒细

10、胞,内膜细胞,图7-3 女子的基础体温曲线,排卵前,排卵后,月经,基础体温,(),天,卵泡期,黄体期,排卵期,黄体,卵泡,雌激素 孕激素,雌激素,实验: 1.血浆雌激素浓度低于100pg/ml,负反馈 2.血浆雌激素浓度为 100-400pg/ml,正反馈,成熟卵泡,排卵, 抑制卵母细胞成熟抑制因子(OMI) ; 使卵泡分泌前列腺素,卵泡壁的肌样细胞收缩。,Hypothalamus,排卵,图13-7 卵巢功能的调节,受精后第六天开始分泌,8-10周达高峰,20周降至较低水平。,妊娠期血浆雌激素平均浓度,脱氢表雄酮硫酸盐16羟脱氢表雄酮硫酸盐 16羟脱氢表雄酮E3,胎儿肾上腺,胎儿肝,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层,胎儿-胎盘单位,E1,E3,E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