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下汇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51209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下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下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下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下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下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下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下汇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二十个常考人物(下)十三、心理学常考人物之奥苏贝尔(下)除了上篇我们讲到的,奥苏贝尔的考点还有下列内容:3.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例如:在学习“钢”的概念之前呈现“金属”和“合金”的概念。以下关于“先行组织者”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奥苏贝尔提出 B.在正式学习之前呈现C.往往是比学习内容概括性更高的材料 D.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关于认

2、知结构迁移理论考查较少,只要知道是奥苏贝尔提出的即可。5.学习中的动机因素奥苏贝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与众不同的是,在奥苏贝尔看来,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成就动机的这三种内驱力成份,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和

3、不同人格结构的学生中比重各不相同,也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考查方式如下: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_、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 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本题考查了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概念,选D。关于奥苏贝尔的知识点历来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十四、心理学常考人物之班杜拉阿尔伯特班杜拉(1925 )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 关于班杜拉的考点有以下几个:1.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通过观察学习实验提

4、出了自己的观察学习理论。他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常考题目如下: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 B.赞科夫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教师通过表扬积极发言的小明来鼓励全班同学踊跃发言,该教师采用的强化类型是(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延时强化期中考试一结束,教务主任就召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会议。会上,主任

5、对在这次“无监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高二(3)班的50名学生提出了表扬。这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2.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结果期待)与先行因素(效能期待)的影响。结果期待: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效能期待: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是_。A.奥苏伯尔 B.斯金纳 C.班杜拉 D.韦纳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

6、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十五、心理学常考人物之布鲁纳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 1915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现将有关布鲁纳的考点总结如下:1.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环节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同时在教学观上,布鲁纳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并提出

7、了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在学习方式上,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考查方式如下: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_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布鲁纳强调学科的_应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很明显,本题填学科基本结构。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强调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

8、础;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以学科基本结构(组织结构、实质结构、句法结构)的掌握为目标;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布鲁纳是学科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十六、心理学常考人物之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 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

9、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关于弗洛伊德的常考知识有:1.人格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并用冰山作比喻,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冰山理论”。并将人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用他的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精神病的成因。考查方式如下: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

10、最根本的动因。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本题选B。考试中,当一个学生想偷看夹带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放弃作弊,做一个诚实的人。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人格成分是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现实我本题选C。2.儿童性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1)口腔期(01岁)(2)肛门期(13岁)(3)性器期(36岁)(4)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这个理论比较重要,有可能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简述西蒙弗洛伊德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3.遗忘的压抑说

11、弗洛伊德认为许多遗忘的发生既不是由于记忆的衰退也不是由于经验的干扰,而是因为个人常常压抑痛苦的记忆,如羞耻感、恐惧感、罪恶感的隐私总是被设法压抑而造成的遗忘。考试中常以客观题的方式考查。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 )。本题填“记忆被压抑”。4.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系统地加以论述。所谓自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等。常常考查对于这些机制的理解与区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这种自我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本题选B。十七、心理学

12、常考人物之格式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Max Wertheimer)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人。格式塔的意思就是完行或整体。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格式塔学派是心理学五大流派之一,考查内容有:1.顿悟说苛勒等人通过大猩猩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学习理论的顿悟说。他们认为: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格式塔(或称完形);学习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不是一种盲目

13、的尝试,而是对情境的突然顿悟的过程;所谓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刺激和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考查方式如下: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苛勒下列哪一项是心里学校苛勒提出顿悟说所做的实验?( )A.猫走出迷箱 B.白鼠走出迷箱 C.黑猩猩摘取香蕉 D.黑猩猩敲打电脑键盘本题选C。2.关系转换说苛勒通过著名的“小鸡觅食”实验,认为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察觉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认为“顿悟”两种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考查方式如下:认为顿悟情境中的关系

14、是产生迁移的根本的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说 B.概括说 C.共同元素说 D.定势说(判断)关系转换说主张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而在于掌握原理。这种表述很显然是错误的,关系转换说主张学习迁移的重点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而强调掌握原理的是贾德的经验类化说的观点。敏试教育(WX公众号:jxmsjs)提供最新教招资料。十八、心理学常考人物之马斯洛马斯洛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奈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

15、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关于马斯洛,常考的是他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关于需要层次理论,考查的方式有很多,会一客观题和主观题形式考查,举例如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最低需要层次是生理需要,最高需要层次( )。本题填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示:将5种基本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填在下图表中,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在上课时,有些平时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有的爱讲话,有的爱做小动作,特别是坐在窗边的学生则爱把窗帘拉开又合上,合上又拉开。老师发脾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