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4503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风云网 为您提供:新课标岳麓人教人民版各课教案课件试题人物图文简介原始史料趣闻轶事不同观点拓展阅读等; 历年高考题、高考三轮复习资料、高考模拟试卷;学习复习方法、记忆技巧、答题技巧;历史故事、历史电子书!专题十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专题提纲:重点阐释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演变:刀耕火种-“耜耕

2、”或“石器助耕”-铁犁牛耕2、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A、原始社会:土地国有制B、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C、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3、古代不利农业发展的因素(1)“泰半之赋”:赋税沉重(2)、“沉重的力役”:徭役繁重(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4、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农民勉强自给自足。(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4)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5)精耕细作;铁犁牛耕。5、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的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织女的劳绩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最初:麻和葛)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汉代技术高超,通过丝绸之路行销到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规模(规模大,分工细)宋代棉花种植及棉

4、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明代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机工)6认识中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A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B多种经营模式: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C产品尤其是官营手工业产品十分精美: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D与自然经济的关系: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7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商业繁荣“市”的发展商业都会先秦商业城市

5、开始兴起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乡村商业活跃,但没有专门市场。商运活跃,已开通海、陆丝绸之路有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形成六朝草市形成,且由“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唐代商旅往来频繁(政治上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草市普遍,夜市繁荣。但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长安、洛阳、广陵(即后来扬州,当时号称“雄富冠天下”)宋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陆上丝路不通,造船业发达)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街形成,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有夜市、晓市和定时一聚的庙会汴京(开封)明清会馆、商帮的出现 (晋商、徽商势力最强)商业

6、区繁华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8、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国内市场狭小,无自由劳动力 。缺乏资本积累,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典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之所以重视小农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 A它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它是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 C它满足了百姓基本生活的需要 D它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取消农业税,河北灵寿农民自己出

7、钱铸青铜鼎(下图),记录“告别田赋”这一亘古未有的大事。我国最早向个体农户征收“农业税”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海禁 B抑商、海禁 C重农、限制造船业发展技术 D税收沉重、鼓励发展海外贸易4下列说法符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生产主要是满足家庭生活需要 自耕农无需承担国家的赋税 A B C D5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A汉代城市设

8、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D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粤商6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居住区开绸缎店B从各地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D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7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痃市,而问日一集,如阂疟之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青箱杂记卷3),这段话反映的是 A“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B宋代的城市发展速度很快 C宋朝的草市有了明显的发展 D宋朝经济没有能均衡发展8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往往大兴

9、土木,留下了诸如下图所示的一些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9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九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0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酗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历史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

10、活化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表现动物形象11“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12 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铸铁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东汉绘画技术高超 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A B C D 13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14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

11、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15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16.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件。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A、粉彩瓷 B、铜钱

12、 C、唐三彩 D、白瓷17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瓷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18下列材料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的是: A“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米行商” D“世儒不察,以五商为末,妄议抑之”192007年1月,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举办的“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丹阳”在评选“十大宝物”时发生意外:礼仪小姐展示一面战国青铜镜时不慎失手,古镜当场被摔碎。瞬间,人们都惊呆了。央视工作人员、礼仪小姐和专家都赶紧在地面上捡

13、拾碎片,栏目负责人当场承诺将邀请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贾文忠修复古镜。该青铜镜之所以受到这样的珍视,主要在于它的( )艺术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工艺价值 文学价值A B C D202007年12月29日,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号”终于跨进了“新家”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接下来将着手制定详细的保护和考古方案,展开对“南海号”的考古发掘工作,至少需要510年。根据所学知识,可能会发现什么文物A邢窑的青瓷瓶 B景德镇的彩瓷大碗C定窑的白瓷长颈瓶 D大量的五(粉)彩瓷二、非选择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60分21.戏曲、影视的内容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天仙配是黄梅戏的著名代表作品,其中脍炙人口的唱词是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某班同学为体验古代与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根据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