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绿鞋制度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53KB
约10页
文档ID:90745012
绿鞋制度_第1页
1/10

绿鞋制度  篇一:15 绿鞋条款  绿鞋条款/机制  绿鞋机制(Green Shoe Option)又称“绿鞋期权”,由美国绿鞋公司在196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时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的俗称  绿鞋机制主要在市场气氛不佳、对发行结果不乐观或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使用用以稳定股价,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新股发行上市后破发,增强参与一级市场认购的投资者的信心,实现新股股价由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采用“绿鞋”机制可根据市场情况调节融资规模,使供求平衡  根据中国证监会20XX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该机制可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防止股价大起大落工行20XX年IPO时采用过“绿鞋机制”发行  例子:就拿中国国航说,比如预计发行8亿股,那么就发行亿股出去,如果投资者认可该股,那么就增加亿股发行额度,发行亿股,如果该股跌破发行价,那么主承销商就买回亿股,还发行8亿股,从而对股价构成一定的支撑,承销商能够赚取一些差价,投资者也可以在买错了股票后止损出局,这对于任何一方都是十分有利的。

  积极作用  绿鞋机制的形成和运用,是市场化发行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状况而出现的,是发行人和主承销商适当调节发行规模,减少新股上市波动而建立的一种技术安排,是对国内市场迅速变化的发行方式的有效完善和补充  首先,在股份上市后一定期间内对股票价格起到维护稳定作用  股票上市后,当投资者热捧,股价上扬,承销商便可使用绿鞋机制,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股票供给量增加,平抑了多头市场股价的持续上扬,甚至使股价下移,接近发行价当投资者反映不佳,股价跌破发行价,承销商又可动用绿鞋机制所筹的资金从二级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股票需求量增加,阻止了股价的持续下跌,甚至使价格上移,接近发行价这样使得一级市场发行的股票供给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增加了股票的市场流通性,从而使价格发现过程更加平稳,减小了新股上市后的波动,维护了股价的稳定  其次,主承销商的承销风险会有所降低  市场化发行使主承销商暴露在更大风险下发行价格是考验主承销定价水平的一项高智能工作,需要发行人与主承销商适应市场的迅速变化发行定价过高将导致主承销商承受经济损失当运用绿鞋机制,在行使期内,若上市后供不应求,股价高涨,承销商当然无须回购超额配售的股票;而若发行定价过高,市场出现认购不足,股价跌破发行价,承销商则可用超额发售股票所获资金,从集中竞价交易市场中按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回购新股,发售给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使得股价上移,形成了对股价的一定支撑作用。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股价会在接近发行价或发行价以上运行,股价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这就减少了主承销商当初判断失误而可能造成的损失,使其承销风险有所释放,提高了主承销商调控市场、抵御发行风险的能力,维护了发行人及主承销商形象,保证发行成功  再次,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多的筹资量  现在中国股市一级市场新股发行供不应求,二级市场股价多数上扬这种情况下,运用绿鞋机制,主承销商便可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从而发行人可获发行此部分新股所筹集的资金这使发行人的融资数量弹性化,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会  最后,抑制一级市场投机气氛,减少二级市场波动  现在中国巨额资金滞留囤积在一级市场进行新股申购,市场投机气氛严重,不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实施绿鞋机制的新股发行量可比没有实施时多15%,这有利于承销商根据市场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决策,或要求发行人增发新股,或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灵活性强,可逆性强一方面,利于平抑二级市场股价涨跌,促使二级市场股价与一级市场新股发行价接轨,缩小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对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资金起到一定疏导作用,客观上起到了抑制一级市场投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利于多头及空头市场股价的稳定,减小股指的波动,有利于大盘的稳定及股市的平稳发展。

  缺陷与弊端  绿鞋机制并不是十全十美,它具有二重性质,它的运作存在着缺陷与弊端  第一,诱导上市公司产生“投资饥渴症”,助长恶性圈钱之风  现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大多存在“一股独大”现象,控股股东利益与普通投资者利益不一致为了追求控股股东利益,上市公司必然会最大限度从普通投资者手中募股筹资而绿鞋机制给予了控股股东或其代理人一个更大的操纵工具它的实施极可能被利用来在股票发行时,上市公司不惜违背诚信,不顾市场实际情况,盲目的尽可能使用最大限度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发售新股给认购的投资者,最大程度募集股金,从而引发上市公司“投资饥渴症”,助长其恶性圈钱行为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只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层,普通投资者利益被削弱殆尽,对股市的良好平稳运行将是巨大打击  第二,弱化了主承销商的风险意识,不利于其经营管理的改善  绿鞋机制的实施,可使主承销商纠正当初失误的判断,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这将会大大弱化主承销商的风险意识,其极可能不根据市场变化选择承销方式,不对中长期趋势作正确的判断和预测,而是过度依赖绿鞋机制使用的无风险或低风险,追求多获承销费主承销商继将续在低水平低风险层次上进行竞争,不利于其风险意识的树立,不利于其落后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长期看,也将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损害各方参与者利益。

  第三,造成市场的不平等竞争,滋生投机和腐败  一方面,由于配售部分绝大多数为重仓,能够进行超额配售选择权认购的几乎只能为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因资金实力限制被排除在外,造成了市场参与者的不平等竞争另一方面,绿鞋机制实则一种股票期货交易方式的演变,其规范与监管难度极大机构投资者因其自身强大的资金实力及信息获取能力等各方面优势,在配售选择权行使时,及易与承销商联手,导致关联方的暗箱操作,甚至进行违法违规操作,这就为投机与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第四,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自律能力与市场公信力将经受严峻考验  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责是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和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若投资者认购超额配售的新股后,市场表现不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那么监管机构的各方面能力都将受到强大冲击  规范机制的意见  针对绿鞋机制出现的弊端,要规范股票发行制度,维护市场的有效秩序及各方的利益,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规格与规范  1、重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变目前其“一股独大”的现象,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从而消除不合理的结构带来的种种弊端,促使其内部治理机制趋于健全与完善  2、增强主承销商的责任与风险意识,在进行承销时,主承销商要提高其对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证券未来运行状况及趋势的判断能力,并致力于改善其经营管理机制的改善。

  3、增强市场透明度,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严格遵守信息披露义务,在实施绿鞋机制过程前后,及时准确的向证监会报告,及时准确的向市场公告,接受市场监督  4、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上市公司、主承销商、机构投资者等关联方的暗箱操作甚至违法操作,把普通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重建与巩固市场信用  篇二:我国引入绿鞋机制的必然性  我国引入绿鞋机制的必然性  摘要:20XX年9月19日起,部分新股可以在上市过程中使用绿鞋期权,工行成为A股首例本文从介绍绿鞋机制的原理出发,阐述了我国可以全面引进绿鞋机制的观点绿鞋期权不仅可以促使承销商合理定价,还具有抑制一级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减少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等作用并且以工行A股发行为例,验证了绿鞋的作用我国日后全面引入绿鞋是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绿鞋机制;合理定价; 工行A股  一、绿鞋机制的原理  20XX年9月19日起施行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中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其后,中国工商银行于20XX年10月27日的A股上市中首次使用绿鞋机制。

这些都意味着绿鞋期权已经名正言顺地走进了A股市场,开始为A股市场的稳定做出贡献  “绿鞋”机制又称“绿鞋期权”、“超额选择配售权”,由美国绿鞋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率先使用而得名它是发行人赋予主承销商的一种权利,获此权利的主承销商可以根据市场的认购状况,在股票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为30天),要求发行人额外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通常数额不超过本次发行的15%),或者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也可两者兼而有之  以工行为例,A股计划的初始规模为130亿股,赋予承销商的超额配售权为15%,发行价格为元/股主承销商可以按原定发行数量的115%,即亿股销售股票如果股票上市后的一段时间(一般为30天),二级市场上股票十分抢手、发行后股价上扬,主承销商即要求发行人增发亿股,以弥补自己前期的空头,将增发价款交付发行人并收取超额发售的费用此时发行数量为初始规模的115%当股票受到冷落、发行后股价下跌时,主承销商则不使用该期权,而是从市场上购回超额发行的亿股对冲空头,从而稳定价格,此时实际发行数量即为初始规模130亿股  二、绿鞋机制的基本作用  篇三:绿鞋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288,SH,以下简称“农行”)于20XX年7月6日在国内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IPO)2,223,万股,发行价格为元/股,其中1,054,235万股属于上市可流通股。

20XX年7月9日,根据“超额配售选择权”安排,农行IPO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金融”)按照本次发行价格向投资者超额配售3,335,294,000股股票,占本次初始发行规模的15%,超额配售后总配售规模为25,570,588,000股超额配售的股票通过向本次发行的部分战略投资者延期交付的方式获得,全部面向网上资金申购发行投资者配售  20XX年7月15日为中国农行上市首个交易日,当天农行以元开盘,收于元,换手率达%从7月15日到8月13日,农行股价最高达元/股,最低为元/股据统计,在此期间共有亿元资金在元的发行价成功购入农行  农行于20XX年8月16日发布公告称,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情况自20XX年7月15日至20XX年8月13日期间,国际金融作为本次发行具体实施绿鞋操作的主承销商,未利用本次发行超额配售所获得的资金从集中交易市场买入本次发行的股票20XX年8月13日后,国际金融不再利用本次发行超额配售所获得的资金从集中交易市场买入本次发行的股票  20XX年9月16日开始,农行股价开始跌破元/股,至9月29日,农行股价收于  元/股  问题:  一. 为什么农行IPO要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机制?  二. 如果从7月15日到8月13日购入农行的亿元资金来自国际金融超额配  售股票所取得的资金,那么在8月14日向机构投资者交付的股票总额为多少?  三. 如果农行上市首日换手率超过40%,当天农行股价是否会跌破发行价?(需  说明理由)  四. 为什么国际金融能够成功实现全部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回答:  一.农行属于发行超过4亿股的大盘股,由于募集资金大,会对市场流动性收缩产生影响,为避免破发,故采用该机制。

4分)  二.3,335,294,000股-(1,458,000,000/)=2,791,264,149股,绿鞋部分行使  三.国际金融通过超额配售3,335,294,000股,按元/股计算,募集资金8,938,587,920元如果换手率超过40%,意味着在上市首日,国际金融估计需要买入4,216,940,000股,将最多动用资金亿,超过募集资金额,农行股价破发  四.一是由于上市首日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