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调查教学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10187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社会调查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社会调查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社会调查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社会调查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社会调查教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社会调查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社会调查教学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社会调查教学研究篇一: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 二、调查时间 20XX年7月至9月。 三、调查范围 虹星桥小学六年级学生50名。 四、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 2)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有些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 (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很多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是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

2、候。 (4)还有大部分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有的是看电视、电影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理表现或想法: (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边说边大笑,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周围的人讲过文明语言,所以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 (1)玩的时候:做游戏时有些人会赖皮,然后互相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那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3) 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六、分析 1)小学生的

3、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语言、举止都会受到影响。 2)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表现为用一些不太雅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 3)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讥笑同学,这也是讲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 4)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脾气、度量不算大、吃了亏,嘴上一点也不饶人,这也是原因之一。 七、思考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现代中国人,应该发扬光大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担负起建设文明、繁荣祖国的重任,必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

4、首先就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建议我们的长辈们,所有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起榜样来,让我们一起营造文明的氛围篇二:小学品德学科社会调查的实践研究小学品德学科社会调查的实践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让学生通过探究生活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等观点都备受关注。根据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教学活动的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当然社会调查就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尽管社会调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必然要求,是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的社会调查

5、实践中,许多的社会调查都只是流于形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推动品德课教学的发展,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整个研究工作,我们通过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内容、探讨研究方法等一系列举措,落实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实施:(1)研究“每月一题”社会调查的内容设计;(2)研究“每月一题”社会调查的基本流程;研究“每月一题”社会调查的途径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以下的成效:构建了小学生社会调查的内容体系、流程体系、方法体系,我们通过调查内容的选择,调查流程的确定,调查方法的运用,不但拓展了品德学科的教学内涵,更丰富了品德学科的教学形式,使社会调查对学生来说不再是高不可攀

6、的难事。提高了小学生社会调查的能力,35年级的每位学生一学期至少参与了4次的社会调查,完成了至少4份调查表或调查作业。他们在收集资料、信息处理、判断评价的过程中,社会调查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自动迁移;而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参议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校思品教研组的创新和发展,为年轻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1位教师的论文在全国级刊物发表,有4位老师的6篇论文在市、区级得奖;二位老师分获市、区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二位老师分获市、区级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荣誉的取得是教研组成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课题的研讨更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经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证明小学生是有能力从事社会调查实践的,并且通过他们的社会调查活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并在“轻负高效”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品质和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品德学科的教学中,众多的品德教师都越来越体会到开展社会调查对本课程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区教研室也多次针对这一主题,组织全区骨干教师进行研讨和课堂展示。借着这一契机,我校的思品教研组对小学品德学科“每月一题”社会调查的实践进行了课题研究,并在市立项。在区教科室各位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我们的课题小学品德学科开展“每月一题”社会调查的实践研究得以顺利、有序地开展。一、课题研

8、究的背景社会调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必然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教学活动的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当然社会调查就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进行社会调查,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育的必然要求。社会调查是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有效途径一般地说,社会调查又称为社会调查研究,是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现实中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作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

9、本课程倡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因此社会调查是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和有效的途径。社会调查是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在现实的教学中,农村小学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家长不重视;学生缺乏参与社会调查的经验,对于社会调查感到无所适从;老师对社会调查充满畏惧,使社会调查流于形式等。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改变现实教学中的这种局面,丰富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二、课题研究的设计(一)研究的目标1. 探究小学生社会调查的内容、流程、方法以及有效性2. 构建小学生社会调查资料整理、结果分

10、析及呈现模式3. 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调查、沟通交往及小组合作的能力(二)研究的内容小学生社会调查的内容框架的研究我们在三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中,每单元选择一课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结合这些具体的课例,对学生社会调查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通过具体的社会调查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2.小学生社会调查的基本流程的研究学生的社会调查的基本流程和现有的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类似,包括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呈现阶段。通过对小学生社会调查的基本流程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开展社会调查的步骤,顺利地开展社会调查。3.小学生社会调查的途径方法的研究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实地观

11、察、实践体验、访问交谈、网络查找、查阅文献等,通过对学生社会调查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为学生的社会调查提供借鉴,拓宽学生的思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4. 小学生社会调查的原则效果的研究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三、课题研究的实施(一)“每月一题”社会调查的内容设计研究1.设计原则(1)主题化:品德教学中 的“主题化”并非指课程模式转变的主题活动教育,而是指在品德课程的社会调查活动中,社会调查的

12、内容确定为某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品德课程中开展主题化的社会调查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品德课的教学,还能提升品德课教学的内涵。(2)层次化:虽然在品德教学中不存在“优等生”、“差生”等的概念,但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是存在着差异的。所以在品德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自身差异、社会调查的内容差异、现实生活中的地域差异等,对社会调查的内容分层设计,从而使社会调查的内容设计具有层次化。(3)课程化:在品德教学中,我们把每一次的社会调查活动都纳入统一的课程管理,从社会调查前的准备、组织实施到社会调查后的呈现形式等,都有具体的安排。把社会调查与课程整合起来实施,使得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更

13、具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这样不仅增强了教育效果,而且使教育润物无声。2.内容框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必须制定详细、周密的调查方案,而确定调查内容则是方案中的关键和核心。在三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中,我们每单元选择一个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学生每月社会调查的内容框架如下:篇三:小学教育专科社会调查要求博州电大20XX年9月对“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科)集中实践环节工作的安排小学教育(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是由社会调查和毕业大作业两部分组成。一、撰写调查报告要求:1、“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科)的学生都必须参加社会调查。其形式可采用教学实习或与学校、学生相关的社会

14、调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实习或调查报告。2、撰写实习或调查报告的要求: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在网上独立完成实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要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观点与材料相统一;材料要真实(来自于被调查对象)、详实;结构要符合调查报告体裁的一般规范;调查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白;数据、资料可靠;结论有理有据。文字要准确、通顺。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不少于20XX字。第一稿上传后需经指导教师批阅方可上传第二稿(定稿)。二、毕业大作业(参看博州电大综合实践评审系统)三、日程安排20XX年12月25日前将调查报告和毕业大作业在博州电大综合实践评审系统完成。博州电大教务处20XX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