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考核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1017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考核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生考核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生考核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生考核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生考核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考核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考核制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考核制度篇一:20XX小学生考核评价制度20XX-20XX小学生考核评价制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学生考核评价方案,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的目的,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一、指导思想贯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术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二、评价原则一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重视定

2、性评价;三是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四是看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五是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三、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内容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健康,实践技能为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学生评价的工具学生素质报告手册和学生综合评价表的形成。(一)学生素质报告手册的内容1、学生基本情况,真实记录学生原有的各方面情况,用表格式记录。2、主要内容,包括:本学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兴趣。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教师观察、评价及剖析来自社会、家长的反馈信息。(二)学生综合素质表1、学科考试以成绩为基础的评价。2、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实践技能评价。3、对

3、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五、学生评价的实施“鼓励性评语”评语1、评价主体互动化。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反馈信息,使学生通过信息比较,认识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实现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2、评价内容多元化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尤其是对个体独特“质”的考查,只有将“质”性的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六、学生评价工作的管理目标管理分类教学工作在我校全面开展,学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分类教学的学科教学,思想教育和特长发展的总目标,并逐级把目标分解,层层落实到各年级、班级、任课教师

4、。充分发挥分类施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分类教学的顺利进行。小学学生评价制度定州市东湖小学20XX年9月学生评价领导小组组 长:张润月副组长:张丽英组 员:刘淑珍马 柳张静欣刘 红岳书玲付静芹家长代表: 史月辉史 申玉娜赵亚利 刘玉敏 朋篇二:小学生综合考核制度疏勒县东营第一希望小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这个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5、,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二、基本原则(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

6、发展的动力。(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一)评价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1、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有: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7、,(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家乡、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行为习惯。(2)学习愿望和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3)交流与合作: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

8、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4)个性与情感:能够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积极乐观地对待困难,逐步养成勤奋、自律、宽容、自强的个性品质。(5)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和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学会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6)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7)审美与

9、表现:拥有健康的审美世界,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能用适当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或有一项艺术特长。2、学科学习目标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二)评价标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指基础性发展评价标准。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方面的评定,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定等级,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参加公益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县(区)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2、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

10、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级分A、B、C、D四级。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评定为A;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定为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评定为D。凡评定为A等级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评定为A: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

11、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评定为A:在校内外大型体育、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身体素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秀等级;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相关部门组织被认可的体育比赛的前十名获奖者,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六名获奖者和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含集体项目)。四、评价方式与方法(一)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1、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和单元测试评价(1)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2)单元测试评价:以各学科课程标准

12、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采用书面、口试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每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情况。2、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学科测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三者相加,最后形成终结性评价并以等级形式呈现。(二)评价方法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

13、、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五、评价结果(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评价等级分为A、B、C、D、E五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中等、一般、不合格,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价为“不合格”时,应极其慎重。(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

14、素质评价一般以上,准予毕业。小学生升入初中时,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手册应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带到初中。六、评价的组织实施(一)建立组织机构。各市(县)区教育局要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地区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查处违规行为。各小学要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作为本校评价工作的领导和仲裁机构。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一般为79人,在本校公示后报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每班都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由班篇三: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王青墩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1、评价目的:充分

15、发挥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及调控功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成长过程,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2、评价内容:低年级以学生活动空间为评价范围制定标准,围绕“上学去、入校来、课堂上、课间时、活动中、社区内、家庭里”七个活动场所进行评价;中、高年级学生评价主要从“品德行为、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审美表现”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3、在三个层次评价指标的指导下,以月目标的形式分阶段有所侧重地提出细化的,便于操作的目标,让学生翘足可及,一般以24条为宜。月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分阶段有所侧重,分阶段地覆盖全面。4、非测试指标的终结性评价。非测试指标的学期末总评主要依据过程评价,所以指标不宜过细,按照几个大的方面评价即可,不再细化到具体指标。如:小学低年级只压缩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