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边坡工程监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505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边坡工程监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章-边坡工程监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章-边坡工程监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章-边坡工程监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章-边坡工程监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边坡工程监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边坡工程监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边坡工程监测7.1 边坡监测的目的和意义7.2 边坡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及仪器选型7.3 边坡变形监测7.4 边坡应力监测7.5 边坡地下水监测 7.1 边坡监测的目的1、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程度,并做出有关预报,为崩塌、滑坡的正确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及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科学依据。2、为防治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动变形提供技术依据,预测和预报今后边坡的位移、变形的发展趋势,通过监测可对岩土体的时效特性进行相关的研究。 3、对已经发生滑动破坏的边坡和加固处理后的滑坡,监测结果也是检验崩塌、滑坡分析评价及滑坡处理工程效果的尺度。 4、为进行有关位移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提供参数。

2、 7.2 边坡监测内容和方法及仪器选型7.2.1内容主要包括: (1)、施工安全监测在施工期对边坡的位移、应力、地下水等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作为指导施工、反馈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实施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内容。 (2)、处治效果监测是检验边坡处治设计和施工效果、判断边坡处治后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了解边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实施的工程进行监测。 (3)、动态长期监测在防治工程竣工后,对边坡体进行动态跟踪,了解边坡体稳定性变化特征、长期监测主要对一类边坡防治工程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边坡监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边坡的等级、地质及支护结构的特点进行考虑,通常对于一类边坡防治工程,建立地表和深部

3、相结合的综合立体监测网,并与长期监测相结合;对于二类边坡防治工程,在施工期间建立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点,同时建立以群测为主的长期监测点;对于三类边坡防治工程,建立群测为主的简易长期监测点。7.2.2 边坡工程监测方法边坡工程监测主要采用简易观测法、设站观测法、仪表观测法和远程监测法等四种类型。通过监测,深入了解边坡的变形机理,从而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加固处理的反馈以及对工程的影响等获取有关信息,通过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到边坡变形的各种特征信息,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预测边坡工程可能发生的破坏,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简易观测法通过人工观测边坡工程中地表裂缝、地面鼓胀、沉降、坍塌、建筑物变形特征(发生

4、和发展的位置、规模、形态、时间等)及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也可在边坡体关键裂缝处埋设骑缝式简易观测桩;在建(构)筑物(如房屋、挡土墙、浆砌块石沟等)裂缝上设置简易玻璃条、水泥砂浆片、贴纸片;在岩石、陡壁面裂缝处用红油漆划线作观测标记;在陡坎(壁)软弱夹层出露处设置简易观测标桩等,定期用各种长度量具测量裂缝长度、宽度、深度变化及裂缝形态、开裂延伸的方向。 简易观测法对于发生病害的边坡进行观测较为适合 设站观测法 设站观测法是指在充分了解工程场区的工程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在边坡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格网状等),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定观测站,用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

5、、摄影仪及全站型电子速测仪、GPS接收机等)定期监测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X、Y、Z)位移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 设站观测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1)大地测量法 (2)近景摄影测量法 (3)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大地测量法优点1)能确定边坡地表变形范围;2)量程不受限制;3)能观测到边坡体的绝对位移量。 缺点受到地形通视条件限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工作量大,周期长,连续观测能力较差。 近景摄影测量法优点1)其周期性重复摄影方便;2)外业省时省力;3)可同时测定多点在某一瞬间的空间位置,像片资料可随时进行比较。 缺点在观测的绝对精度方面还不及某些传统的测量方法 G

6、PS测量法优点优点:1)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选点方便;2)观测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3)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可以同时测定,对于运动的观测点能精确测出它的速度;4)测量精度高 缺点GPS接收机价格较昂贵 仪表观测法 仪表观测法是指用精密仪器仪表对变形斜坡进行地表及深部的位移、倾斜(沉降)动态,裂缝相对张、闭、沉、错变化及地声、应力应变等物理参数与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监测。电子仪表观测的内容,基本上能实现连续观测,自动采集、存储、打印和显示观测数据。远距离无线传输是该方法最基本的特点,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可全天候连续观测,故省时、省力和安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滑坡监测发展的方向。 7.2.3 边坡监测项目

7、的选定及仪器的选型7.2.3.1 监测项目的选定 边坡监测项目及其适用范围: (1)大地测量水平变形、垂直变形监测对边坡和滑坡及其不同阶段都可适用。 (2)正、倒垂线法一般只适用于重大的人工边坡工程。 (3)表面倾斜监测一般适合于边坡施工期和滑坡整治期监测。 (4)地表裂缝包括断层、裂缝、层面的监测等。 (5)钻孔深部位移监测,包括测水平位移的钻孔测斜仪法和测孔轴向位移的多点位移计法,对边坡和滑坡及其不同阶段都可适用。 (6)爆破影响监测。 (7)渗流渗压监测,是边(滑)坡重要监测项目。 (8)雨量与江河水位监测 (9)松动范围监测。 (10)加固效果监测。 (11)巡视检查。 7.2.3.2

8、 监测仪器的选型一、仪器选型的原则 1)可靠、适用。 2)具有工程所要的精度、量程、直线性和重复性。 3)施工期安全监测仪器应力求结构、安装和操作简单,价格便宜。 4)兼顾自动化监测的需要。 5)仪器类型宜尽量单一。 6)综合比较。 二、仪器的选择 根据检测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仪器具体如下: A、变形监测 经纬仪和水准仪、垂线坐标仪、表面倾斜仪、测缝计、收敛计等B、爆破影响监测 低频仪器地震检波器等C、渗流渗压监测 渗压计测量、量水堰 D、雨量监测 雨量监测可采用雨量计或采用附近水文站的实测资料。E、河水位监测江河水位的监测 可采用水位自测,或向附近的水文站索取所需资料。F、松动范围的监测 松

9、动范围一般采用声波仪配换能器检测 7.3 边坡变形监测7.3.1地面变形监测地面变形监测是边坡监测中的常规监测项目,通常应用的仪器有两类: 一是大地测量(精度高的)仪器,如红外仪、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等, 二是专门用于边坡变形监测的设备,如裂缝计、钢带和标桩、地面位移伸长计和全自动无线边坡监测系统、光纤应变监测系统等。 地面变形监测主要采用边坡工程监测方法中的设站观测法和仪表观测法,包括:1 )、大地测量法 大地测量法是在变形边坡地区设置观测桩、站、网,在变形边坡以外的稳定地段设置固定站进行观测。 一般采用十字形观测网、放射形观测网、方格形观测网等 。2)、摄影测量法 摄影测量法是用

10、地面摄影经纬仪,在不同的时间内,对边坡进行摄影测量,适用于大面积边坡的移动测量。 优点是:它测量的不是边坡上个别观测点的移动,而是整个观测视野内边坡上所有点的移动。对人员不能到达的地方也能测量。 摄影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y距(又称纵距)及摄影经纬仪的焦距。一般来说 ,纵距越小,精度越高,焦距越长,精度越高。 3)、测量机器人监测系统机器人监测系统,具有自动识别目标的ATR(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功能,能自动搜索、照准目标,实现角度、距离的全自动化测量,从而改进传统的变形监测方法、完善传统的变形监测理论、减轻劳动工作强度等。 4)、自动化监测网(3S技术) 3S

11、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遥感遥测系统(Remote Sensing,RS) 5 )、光纤应变监测系统 光纤应变监测系统,按光的载体可分为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检测系统、基于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和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检测系统(BOTDR)等三种形式 光纤应变监测技术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BOTDR技术主要用于长距离分布式监测如大型堤防工程、库岸边坡及大型露天采场边坡等的监测。 FBG技术用于测点处的应变高速实时地监测 和地震引起往复位移监测

12、。BOCDA技术用于距离分辨率要求更高的工程监测。 如桥梁的监测等。7.3.2 边坡表面裂缝量测山坡和建筑物(挡土墙、房屋、水沟、路面等)上的裂缝是滑坡变形最明显的标志。对这些裂缝进行监测是最简单易行又最直接的监测,在整个监测系统中是首先要采用的。其监测的主要方法如下:1、 简易监测法 2 、垂球法 3 、建筑物裂缝贴片监测 4 、滑坡裂缝和位移监测 7.3.3 边坡岩体表面移动的观测测量装置主要有:简易装置、地面伸长计、钢绳伸长计等 简易装置是指在边坡表面上观测岩体移动的简单的测量工具,一般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可以在位移地点进行观测,直接找出量测数据或经过简单计算后得出测量的结果。 7.3

13、.4 边坡深部位移和滑动面监测一、 简单地下位移监测(1)塑料管钢棒观测法(2)变形井监测(3)剪切带变形井观测 剪切带 二、 应变管监测应变管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于硬质聚氯乙烯管或金属管上,埋入钻孔中,管外充填密实,管随滑坡位移而变形,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也跟着变化,由此分析判断出地下位移和滑动面的位置。优点:操作容易,造价低,测定仪器不复杂。用该方法的关键是贴片工艺和防潮,在孔中有水时使用寿命有限。缺点:不易直接测出位移值。日本最早将应变管用于监测滑坡的地下位移和滑动面位置。 三、固定式钻孔测斜仪监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就着手研制测斜仪,通过放入钻孔中测定土体的侧向位移,先后出现过多种

14、形式,目前较多采用的有三种,包括惠斯登电桥摆锤式、应变计式与加速度计式三种,一个探头测一个平面方向的变化,对于双轴情况采用两个探头。四、钻孔伸长计监测钻孔内测量岩体移动时,常采用钻孔伸长计测量钻孔轴向的位移量。伸长计既可用来进行岩体浅部的位移量测,也可用来进行岩体深部的位移量测。 五、活动式测斜仪监测钻孔倾斜仪运用到边坡工程中的时间不长,它是测量垂直钻孔内测点相对于孔底的位移(钻孔径向)。观测仪器一般稳定可靠,测量深度可达百米且能连续测出钻孔不同深度的相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因此,这类仪器是观测岩体深部位移、确定潜在滑动面和研究边坡变形规律较理想的手段,目前在边坡深部位移量测中得到广泛采用。如大冶铁矿边坡、长江新滩滑坡、黄腊石滑坡、链子崖岩体破坏等均运用了此类仪器进行岩土深层位移观测。 7.3.5 边坡变形量测资料的处理与分析边坡的变形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边坡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可用于对边坡未来的状况进行预报、预警。边坡变形数据的处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边坡变形监测的原始数据的处理,该项处理主要是对边坡变形测试数据进行干扰消除,以获取真实有效的边坡变形数据,这一阶段可以称作为边坡变形量测数据的预处理。边坡变形数据分析的第二阶段是运用边坡变形量测数据分析边坡的稳定性现状,并预测可能出现的边坡破坏,建立预测模型。相应内容参考第二章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