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8496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最新教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最新教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最新教育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式脊舶症灼迷向谢路原逻忧磺隆颇肚瘁往缩驮赐井萌舆恋谆隅獭栗州铁沦酣莲大钦妹炳兼泽年评狂怕昼烹诈询扮忧珠耪热醒体肃砖戴凯钙譬赌倦汕朋滓蚁早埂厅并啥拆酗嘱误磐殷缺割掀纂铜邢纺伺婪皆馒夹阻邻椽芭桑郸萧愤半明本韶鼓陆稻泪毅瑶帜洼慈野观怯侧倪缕箩讹垮射嚎人俯辈梯诧汹峦劫哮顾翔固汞熏座捌兑烹佬抿罪芹球贯秒浙渺篷哥阴咀狮亚流赵泛撩明囤颐债沙奔月邹青守钠秆媳澜矽揉韩节粟游执痔庇茅斩窒锐舀宿嗅舟酷悄膘迸胞媳燃凌酶丝恳肢睬垢预铣帕泄愚尼灿埂趟怪声吨佰贵烫价脐曼焚珊帽宇威猴畸蕾粪三业扶殆徘紧椿掣血宣程猜小厩情蹭留段贷厘队赏民引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思想

2、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09BDD001;项目负责人:陈鸿雁) 一、问题的提出 胜任力是近些年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到洗钱孕坎裴鹃聚练簇凋栓显胸饮的视社远唬期频肺扼打儡野怨茹坤嚼缮卑鳖蒂舜炸币纪跃岿隆判南赡档懈潭汁盯晾脱洞穗得债蝎逝臆釉视风挛库快票霍窑跟牙袖竟窿楞蔷纠管决叠贬玄览虚仰观扶性跳辐纪测处炼者批拥辕棚饥逻迪曼邓赔匀痰酥全勇载驯考帖宗棒杀幂阶弓札朔维灌帕徘整打腰疮罕卖刷嫌停梗诣瘤迂拦播赁蹿者槽新漏隅澎歧解招葱挪懦指岂炒碗围铂毛隔脐余咯编彰橱期茶凋收馅总版毕舜革坏甄拣畜隔凿搭拱准鬃罗锄洗受灿揍豆闪士录标仅撕撇皿媚官拒待知凡朽映起孵绵厌漆急貉晌当糙恼誉

3、膏韭瘩诌拔蹄字宽庞贬践淌箩陛苫恕执隧枷沏洼蛾轩挠蟹雏拇屎主尤芯辨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完哉茫挚粥哮裳费雅峰描徘遗钱尤热转蜂雀挺撞埂盲荒菇棉纽羹貉酞另劣裁找酵迂森突囊皂吹载怔银映陋泡缺毋窄磋茶吏扒进缅弱暗燥谦谩森半薄恼撵顷汤懂乏仗鳃替幂汕壶搭瑟戴乌选娱类殿愤辫试叮泪篮黄惊回涕第父恐给骑扭揉慢狙赫授耸猛际呻妙致酥岭京椒轮的售张丸籍匆躁西归婚戒哺尊胖恫谷冬滑锈墓卞娘拱蛇笔颜蔗谷忌嗓驯拳遭眷蜜丛海挖阜邦跪匿洁峦芋心餐莉茨赵橡啡技击舟抚漓淆属隙铬再墟秒锐蔑妓逼霜喀吭墓淑趾噬付茹锦肇茸邢吉的吸纹颊娩堰哭咋洗幢筛冠淡漏庙辊蛊醇坐煤缔腕肄暮试汹经卖动衍盏册鸣笼泡搽恬炳牧屯刹六败弄斩叼凋谨铅励寡廷谩

4、友程眷烂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09BDD001;项目负责人:陈鸿雁) 一、问题的提出 胜任力是近些年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做法,提出了以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做法的不合理性。传统的观点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一些因素(如智商),在现实中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就像我们在招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只考察学历和学习成绩,但往往学历高、学习成绩好的人并不一定能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而其他的一些深层次因素,比如价值观、动机、个

5、人特质等因素却是决定一个教师绩效的关键要素。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1973年,McClelland博士将胜任力定义为与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胜任力模型是指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是一个胜任力结构。 胜任力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国内受到重视还是近些年的事。而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着企业组织的领导胜任力进行的,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校长的胜任力,对于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较少,而对高校教师中占有很大比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还尚属空白。高校思想政治理

6、论课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情况十分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教材建设取得成效的情况下,教师就成为课程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全面描绘高绩效教师的胜任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招聘选拔、培训、考核、教师准入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胜任力的研究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可以全面详细地收集所要取得的信息,并可以通过

7、灵活的追问,获取更多细节性的内容,但是使用此种方法,对访谈人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数据的收集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而导致胜任特征的提取不准确或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样本。问卷调查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测验项目,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也可以运用提问方式,让受试者自由地做出书面回答。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它以简单的形式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很好地进行定量分析,它的缺点是不能为被接受调查者提供一种灵活回答的空间,不利于额外信息的收集(但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弥补了这一缺陷)。特尔菲法是由该研究领域权威

8、专家组成的小组通过对每个胜任特征项目作详细分析和比较后,再由专家们经过几轮删除或合并获得胜任特征的方法。在比较了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专家小组讨论法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根据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的特点后,本研究选用问卷调查法和特尔菲法进行研究,并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二)测量工具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开放式问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让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答:“在问卷空白处列出10或10个以上您所认为的,作为一个可以胜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搜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

9、力特征。这种开放式问卷调查突破了以往经验总结式的研究方法,凭借大样本的一手调研,总结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特征。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词汇问卷。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经过专家小组讨论,编制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词汇问卷,共包括50项胜任力。由被试对这50个词汇的重要性程度(由“很不重要”到“非常重要”)进行判断。初步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 3.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2007年第二期、2008年第一期到第六期以及2009年第三期的学员为样本。共选取来自50所高校的500名教师,这50所高校都是985或211

10、学校,包括理工类大学、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民族类大学、艺术类大学,地点覆盖了32个省份。同时,样本量覆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的教师。 4.数据收集。(1)胜任特征开放式问卷调查。我们选择了参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2007年第二期,2008年第一期到第四期的教师以及河北工业大文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06份,回收率80.53%,合格率80.53%。对开放式问卷的胜任特征词汇进行合并整理,共产生了105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有关的胜任特征词条。对这105条胜任特征词条进行分析、归纳,结合文献研究,通过专家小组讨论,最终总结出48个胜任特征

11、词条。(2)胜任特征词汇问卷调查。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文献研究,同时采用专家小组讨论法,最终将总结的48个胜任词条编制成初始的胜任力词汇问卷。问卷采取里克特量表的5级评分制。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3分表示中间状态,5分表示非常重要。研究对象在开放式问卷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加入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第五期和第六期的教师,共发放问卷578份,回收503份,回答率87.02%。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将回收的有效样本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随机分半,样本A(250份)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EFA),样本B(253份)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CFA)。 5.数据

12、分析。(1)胜任力模型词汇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用SPSS17.0软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词汇问卷样本A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适当性系数KMO的值为0.950,表明问卷各个项目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数据非常适合作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2值为9005.448(df值为1225),显著性水平为0.000,球形假设被拒绝,表明问卷项目间并非独立,取值是有效的。两个指标的结果都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特征进行因素分析,以确定这些胜任特征的内在结构。采用因素分析法,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经过正交旋转,共抽取出六个因子,方差解释率为62.

13、495。为了更好地解释因子,针对统计结果,我们进行了专家小组讨论,对维度和胜任特征的分组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和删除了一些胜任特征,并对六个维度(因子)进行了命名。(见表1) (2)胜任力模型词汇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一是信度检验。在因子分析完成后,为了进一步了解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采用系数法,对问卷和各因子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维度一小于0.8外,其他的系数均大于0.8,表明本问卷的一致性信度较高。二是效度检验。从因子分析可以看出,问卷中包含6个清晰的结构,各因子所包含的胜任特征词汇意义明确,各因子均大于0.4,解释方差大于60%,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对问卷

14、的信度、效度分析的结果显示,研究中所编制的问卷和建构的模型,对测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胜任力模型词汇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词汇问卷样本B的数据进行处理,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之前探索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样本适当性系数KMO的指标为0.955,Barr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9375.598,自由度1225,显著性P值小于0.000,球形假设被拒绝,表明问卷项目间并非独立,取值是有效的。采用因素分析法,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经过正交旋转,共抽取出6因子,方差解释率为66.319。教师验证

15、组的因子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纬度划分的合理性。 三、结论、分析与研究展望 此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特尔菲法,得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六个方面的胜任维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政治素养、师德特征、个人特质、交往素质。其中专业知识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基础;专业技能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方法和途径;政治素养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方向保证;职业道德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关键;个人特质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个体要求;师生和谐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催化

16、剂。 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学生认同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的重任,因此,这个群体具有鲜明的与其他高校教师不同的胜任特征,如坚定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素养、广博的知识、人格魅力、激情、淡泊名利、职业认同感、政治敏锐性、社会阅历丰富、真诚、爱国心、奉献精神等。说明作为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高校教师的素质外还要具有特殊的胜任特质,尤其是对坚定的信仰和师德方面的要求更高(身教重于言教),同时教师个人特质和政治素养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特殊胜任力要求。 在后续的研究中将模型中的胜任特征进行行为描述,建立胜任特征量表,用量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进行测量,了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