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说课稿--汽修组模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72015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说课稿--汽修组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说课稿--汽修组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说课稿--汽修组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说课稿--汽修组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说课稿--汽修组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说课稿--汽修组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说课稿--汽修组模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课题分为六个部分:一、 说教材、教具与教学场所二、 说教学目标三、 说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四、 说教法与学法五、 说教学过程六、 说预期效果下面我对各部分进行分析一、 说教材、教具与教学场所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本第三单元第二个课题内容。第二个课题讲述了配气机构气门传动组的构造、拆装与检修三大部分内容。本说课课题是检修部分内容,其承接着学生对气门传动组构造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机构进行维护调整,同时为下一课题配气机构的综合诊断的学习打下基础。2、 教具(1) 设备:气门检查与调整所使

2、用的设备为奥迪发动机。(2)工量具:有梅花扳手、塞尺、一字起。3、说教学场所为有效利用我校汽修专业教学资源,我将教学场地定在汽修实训车间。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我校汽修专业学生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方法与调整方法。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与团结协作能力。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本课题偏实践,故我将“气门间隙的检查方法与调整方法”作为课题的重点。同时我把“气门间隙二次调整法”作为难点,因为学生掌握气门间隙二次调整法,还必须掌握气门配气相位,气门配气相位是配气机构

3、的难点。学生掌握重难点的关键是明确发动机工作循环和气门配气顺序,同时理解气门配气相位。四、说教法和学法教师教学法根据汽修实训车间设施情况,我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对理论知识的讲授采用复习教学法,对实践知识的讲授采用行为导向法。对行为导向法的采用,其中还包含以下几种教学法:1、 情景教学法 汽修车间为学生营造了模拟生产环境。2、 引导发现法 对气门间隙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3、 讲授-演示法 该法贯穿与整个新课讲授过程4、 分组操作法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5、 对比归纳法 引导学生对气门间隙的两种调整方法进行对比归纳,找出各自的优缺点。学

4、生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理论、实践、能力三个层次进行理解掌握学习。对理论学习,通过理论知识复习,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深化理解气门间隙调整的依据。对实践的操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并从中掌握气门间隙检查调整的方法与要领。对能力的锻炼,自主探究,由简单到深层次,提出问题,并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调动积极主动性。五、说教学过程本课题的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一)导入新课 5分钟 (二)讲授新课 15分钟 (三)操作演示 10分钟 (四)分组练习并指导 每组10分钟 (五)板书设计 3分钟 (六)课堂小结 2分钟下面对各环节进行分析。(一) 导入新课1、首先回顾之前学习内容,提问以下两个问题:

5、(1)配气机构气门传动组的组成。(2)气门间隙的定义。气门间隙定义: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其相邻传动机构之间留有适当地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就称为气门间隙。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气门间隙过大会怎样? (2)气门间隙过小又会怎样? (3)气门间隙多大合适?对问题的思考,得出结果:气门间隙过大会造成:(1)传动零件之间及气门和气门座之间产生撞击响声,并加速磨损。(2)使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减少,气缸充气和排气情况变坏。气门间隙过小会造成:热态下的膨胀量使气门关闭不严而发生漏气,导致功率下降,甚至烧坏气门。那么多大合适呢?气门间隙(冷态)为:进气门0.25mm0.3

6、5mm,排气门0.30mm0.35mm。气门间隙如何检查?导入(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气门间隙的检查 (1)摇转曲轴,使被检查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2)用符合气门间隙值的塞尺尺片插入气门杆尾部与气门摇臂之间,来回抽动塞尺检查,以抽动时稍有阻力为合适。此时塞尺尺片的厚度值即为该次测量值。那么所测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则如何进行调整呢?导入2、气门间隙的调整 对“气门间隙的调整”授课采用讲授与演示相互穿插的形式。逐缸调整法 (1)拆下气门室罩,顺时针慢慢的摇转曲轴,当第一缸两气门完全关闭时,观察并使正时齿轮室盖指针与凸轮轴正时齿轮轮缘上的小孔对准,此时,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2)用梅

7、花扳手旋松该缸进、排气门的调整螺钉锁止螺母,并用一字起旋松调整螺钉。(3)用符合气门间隙值的塞尺尺片(北京吉普2120进气门:0.20mm,排气门:0.25mm),插入气门杆尾部与气门摇臂之间,边旋入调整螺钉,边抽动塞尺尺片,至拉动尺片感觉稍有阻力时为止。(4)固定调整螺钉,拧紧锁紧螺母,并复检一次。(5)按发动机汽缸1-3-4-2的工作顺序,摇转曲轴180,依次使下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调整该缸进、排气门间隙。所有汽缸调整完毕以后,同学们会发现,该发动机调整气门间隙需要旋转曲轴四次,那么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呢?导入二次调整法“双排不进”法该方法对气门间隙调整只需选转曲轴两次,简化了操作步骤。(为

8、节省时间,对该方法不作讲述)我们学习气门间隙两种调整方法,可以归纳两种调整方法的优缺点: 1、逐缸调整法,道理简单,但需要多次旋转曲轴。 2、二次调整法,操作稍微简单,但需要明确进排气门配气相位图。 根据各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三)操作演示(10分钟) 操作演示部分与新课讲授相互穿插。过程中有“教师学生”配合演示,“学生学生”配合演示。分配时间10分钟。使教学直观、灵活,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有利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四)分组练习 分组方式:每组三人,练习过程中,一人摇转曲轴,一人调整,一人测量间隙,三人相互配合,角色适时轮换,预计每组用时10分钟,提高效率。各组轮流进行。(五)板书设计(六)课堂小结(5分钟) 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对学生实际练习过程中的不妥之处以及可取之处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说预期效果六、说预期效果本节课教学是汽修专业典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共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上便是我本次说课的所有内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