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专题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067101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255 大小:6.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专题(2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化学用语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有关说法能反映正确化学观点的是()A改变物质的性质不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B天然物质都比人造物质好C一种元素可有多种离子,但只有一种原子D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解析: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改变物质的状态是通过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答案:A2(2011泰安一模)下列情况不能用胶体知识加以解释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B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工厂烟尘,以减少对

2、空气的污染D牛油与烧碱溶液共热,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食盐,则有固体析出解析:A选项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的原因是因为Al3与HCO相互促进水解反应所致,而B、C、D选项分别利用胶体的渗析、电泳和聚沉等知识。答案:A3(高考变式题)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每个概念都有其特定内涵和外延。下列对概念判断的标准中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产物中是否有单质B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C分散系种类: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D同分异构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解析:A项,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B项,应根据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判断电解质强弱,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数等有关

3、;C项,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D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同,但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C2H4、CO、N2)。答案:C4(高考变式题)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类B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C铅笔芯、铅球主要成分都是铅D醛类、甲酸酯类、糖类都含有醛基解析:A项,纯碱属于盐类;C项,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D项,蔗糖、果糖不含醛基。答案:B5(高考预测题)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分子式:CH2=CH2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OClC羟

4、基的电子式:HD以铁作阳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Fe3e=Fe3解析:A项,表示的是乙烯的结构简式;C项,羟基的电子多了一个;D项,铁作阳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答案:B6(高考变式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焰色反应是元素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能与酸反应产物中有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解析:同素异形体之间转化,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A错;焰色反应是元素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没发生化学变化,B错;C2H2、C6H6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个数比为1:1,C错;过氧化钠与盐酸反

5、应:2Na2O24HCl=4NaClO22H2O,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D正确。答案:D7(模拟原题)已知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4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冷却至10,或保持40向其中加入少量CaO,在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中Ca2的数目B溶剂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D溶质的质量解析:将40的饱和Ca(OH)2溶液冷却到10,浓度不变,Ca2的数目、溶剂、溶质的量均不变;向40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CaO,溶液仍旧饱和,故浓度不变,由于CaO与水反应,溶剂减少,溶质也减少,则Ca2的数目减少,故选C。答案:C8(模拟原题)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

6、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D氧化还原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包含关系解析:A项,电解质包含于化合物中。B项,碱性氧化物包含于化合物中。C项正确,D项,氧化还原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交叉关系。答案:C9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解析:A项,属于蜡烛的不完全燃烧;C项,其中的原料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化学反应;D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答案:B10下列关于一部分单质和氧化物、酸、碱、盐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纯碱硝酸铜食盐 硝酸盐酸 硫酸钠硫酸 火碱生石灰 氯气A含

7、氧酸盐有B和是同一种物质C可以把归类为:D不能把和归为一类物质解析:A项,食盐不是含氧酸盐,错误;B项,纯碱是Na2CO3,火碱是NaOH;D项,二者可以归为一类,同属于纯净物、化合物。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2分)物质AE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1)写出相应物质的名称和类别:ABCDE名称类别(2)在以上反应中(用序号填空):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属于离子反应的是_。(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AE物质间的转化是常见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8、突破点在D物质上,能被H2还原又能和H2SO4反应,且生成的E又能和Fe发生置换反应,不难想到D是CuO;本题的难点是B物质的确定,须突破习惯思维,加BaCl2只重视生成BaSO4沉淀,忽视可溶物质CuCl2。来源:Zxxk.Com答案:(1)铜氯化铜氢氧化铜氧化铜硫酸铜单质盐碱氧化物盐(2)(3)CuO2H=Cu2H2O来源:学+科+网12(12分)在稀硫酸、小苏打、二氧化碳、铜片、食盐、消石灰、三氧化钨、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中,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为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1)请推断出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

9、:_;来源:学科网和:_;和:_;和:_。答案:(1)FeH2SO4CO2Ca(OH)2NaHCO3(2)FeH2SO4=FeSO4H2H2SO4Ca(OH)2=CaSO42H2O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CO2Ca(OH)2=CaCO3H2O13(13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该胶体的性质。(1)该小组同学采用了以下操作制备胶体,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取一个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_溶液,继续煮沸,待_后,停止加热。(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

10、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到_(填“有”或“无”)丁达尔效应,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 _。(3)若将半透膜内的胶体倒入U形管中,如图所示,在胶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填“阴”或“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 _。(4)若取上述半透膜内的Fe(OH)3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 _;随后沉淀溶解,溶液显黄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_。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 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若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现象?

11、_(填序号)。解析:(1)Fe(OH)3胶体的制备可以用FeCl3水解的方法。(2)Fe(OH)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Cl能透过半透膜,用强光照射半透膜外液体(溶液)无丁达尔效应,因含有Cl,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3)Fe(OH)3胶体吸附溶液中阳离子带正电荷,通电后向阴极移动,阴极颜色加深。(4)HI溶液是电解质溶液,开始加入时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继续加入HI溶液,因HI溶液是强酸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使Fe(OH)3沉淀溶解生成Fe3;随着Fe3浓度增大,与还原性很强的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单质。如果换用稀盐酸,因Cl还原性很弱,与Fe3不会发生反应,因此只有现象。答案:(1)氯化铁(或FeCl3)液体呈红褐色(2)无有白色沉淀生成(3)阴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4)加入的电解质溶液使Fe(OH)3胶体聚沉Fe(OH)33H=Fe33H2OI被Fe3氧化生成单质I22Fe32I=2Fe2I214(13分)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并按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