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物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90663412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物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物理试题(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等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40分,18每小题3分,912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关于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闭合电路内有磁通量,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B. 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螺线管内部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C. 线框不闭合时,即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也没有感应电流.D. 只要电路的一部分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答案】C.2. 关于三种天然放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 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C. 天然放射线的发现说明

2、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D. 射线是三种天然放射线中的一种,常利用它的穿透本领做医学检查【答案】C【解析】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选项A错误;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选项B错误;天然放射线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选项C正确; 射线是三种天然放射线中的一种,常利用它的穿透本领做医学检查,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三种射线的实质,射线是氦核流,电离本领最强;射线是电子流,射线是电磁波,穿透本领最强3. 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 )A. 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C. 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 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3、重核裂变过程中质量亏损,伴随着巨大能量放出,因此目前核电站均是采用了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进行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考点:核电站4. 如图为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两条线表示实验中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 )A. 轨迹aB. 轨迹bC. 轨迹cD. 轨迹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的现象为:绝大多数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据此可得出沿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解:卢瑟福通过

4、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粒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沿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a,因离原子核越近,受到的库仑斥力越强,则偏转程度越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注意搞清为何会偏转,何处偏转程度最大5. 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表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B. 质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核都是由质子组成的C. 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D. 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答案】B【解析】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5、表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选项A正确;质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核内有质子,但不是只有质子组成的,选项B错误;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选项C正确;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选项D正确;此题选项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6. 属于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A. 42He94Be126CXB. 2349023491PaXC. 21H31H10nXD. 3015P3014SiX【答案】B【解析】A反应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选项A错误;B反应放出的是负电子,则是衰变方程,选项B正确;C反应是轻核的聚变反应,选项C错误;D反应放出的是正电子,不是衰变方程,选项D错误;故选B

6、.7. 奥斯特深信电和磁有某种联系。为了研究这种联系,有一次他拿一根细铂丝接到电源上,在它的前面放一枚磁针,试图用铂丝来吸引磁针。结果铂丝变灼热,甚至发光了,磁针却纹丝不动。你认为,奥斯特该次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电源的正负极颠倒了B. 磁针的磁性颠倒了C. 地球磁场的干扰D. 磁针位置不正确【答案】D【解析】在地球的周围存在沿南北方向的磁场,所以小磁针静止时沿南北方向,若奥斯特实验时,电流的磁场方向也沿南北方向,则小磁针不能发生偏转所以奥斯特该次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电流的方向沿东西方向,电流的磁场受到地球的磁场的干扰故选C.点睛:特的电流磁效应的实验中,通电后导线附近的

7、小磁针的偏转是由于受到了电流产生的磁场的影响;当电流的方向沿南北方向时实验的效果最明显8.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以速度v匀速通过宽为d(dL)的匀强磁场,在此过程中线框中有感应电流的时间是( )A. 2d/vB. 2L/vC. (Ld)/vD. (L2d)/v【答案】A【解析】只有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才有感应电流,在线圈进入磁场后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时间为2d/v,A对;9. 如图所示,两圆形线圈套在条形磁铁中部,线圈平面与磁铁垂直,a线圈面积大于b线圈面积,则比较a与b线圈中穿过的磁通量的大小a与b的关系有( )A. ab B. abC. ab D. 无法比较

8、【答案】C【解析】根据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可知,磁铁内部穿过环面的磁感线方向向上,外部磁感线方向向下由于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内部的磁感线条数等于磁铁外部磁感线的总条数,而磁铁外部磁感线分布在无限大的空间,所以穿过环面的磁铁外部向下的磁感线将磁铁内部向上的磁感线抵消一部分,b的面积小,抵消较小,则磁通量较大,所以ab故选C.点睛:此题是易错题,要知道磁感线出发进入S极,在磁铁内部,磁感线从S极指向N极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内外总条数相等穿过环面的磁感线方向有两种,存在抵消情况,抵消后磁感线多,磁通量大10. 如图所示,折成不同形状的四个导线框质量相等、匝数相同,高度相同,MN边长度相等,将它们用相

9、同的细线悬挂在空中,四个导线框的下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四个线框的下半部分都处在与线框平面垂直的同一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水平(如图中虚线所示),四个导线框中都通有顺时针方向、电流强度相同的电流,均处于平衡状态。若使磁场缓慢变强,细线最不易拉断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据左手定则,四个导线框受的安培力方向均向下。处于磁场中的导体,导体的有效长度越短,根据知导体受的安培力越小;当磁场缓慢变强,安培力缓慢增大,安培力最小的,细线最不易拉断。由图知,选项B中线框的有效长度最短。所以B项正确。点晴:导线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是处于磁场中导线两端点连线在垂直磁场方向

10、上的长度。11. 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 这几种反应总的效果可以表示为62 1Hk4 2Hed1 1H21 0n。由平衡条件可知( )。A. k1 d4 B. k2 d2C. k1 d6 D. k2 d3【答案】B【解析】在核反应的过程由质量数守恒可得:62=4k+d+21;根据核电荷数守恒可得:61=2k+d联立两式解得:k=2,d=2故选B.12. 如图所示,、为两匀强磁场区,区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区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强度均为B,两区域中间为宽l的无磁场区,有边长为L2l的正方

11、形金属框abcd置于I区域,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以、区域分界处为坐标原点O。现使金属框向右匀速移动,在ab边从x0到x3l的过程中,能定性描述线框中感应电流随位置变化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b边刚进入中央无磁均区时,cd边在磁场区内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BLv, 感应电流为I =, 由右手定则,方向顺时针方向; ab边刚进入磁场区时,ab边、cd边都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且都为顺时针方向,大小都为BLv,所以感应电流为原来的2倍,方向顺时针方向;cd边进入无磁场区内,ab边则在磁场区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BLv, 由右手定则,方向顺时针

12、方向,电流大小仍为I;则选项A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当两个边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有两个电动势,总电动势为2BLv要能根据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二、填空题(共24分,每空格3分。)13. 223 88Ra(镭)207 82Pb(铅)发生了_次衰变和_次衰变。【答案】 (1). 4 (2). 2【解析】设发生x次衰变,y次衰变,衰变方程为: 则:223=207+4x,解得:x=4又:88=82+42-y,得:y=2点睛:知道发生、衰变的实质:原子核经过一次衰变,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小4,一次衰变后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能够运用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进行求解14. 如

13、图所示,左右两套装置完全相同,用导线悬挂的金属细棒ab、cd分别位于两个蹄形磁铁的中央,悬挂点用导线分别连通。现用外力使ab棒向右快速摆动,则此时cd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为_(选填“向右”或“向左”),这个过程中右侧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答案】 (1). 向右 (2). 电动机【解析】用外力使ab棒向右快速摆动,则由右手定则可知在ab中产生从b到a的感应电流,则电流由c导体流过cd棒,由左手定则可知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为向右,这个过程中右侧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当于电动机.15.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图中A为

14、放射源发出的射线,银箔的作用是吸收_【答案】 (1). 质子 (2). 粒子【解析】卢瑟福第一次用粒子轰击氮核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因此图中的A为放射源发出的粒子; 实验装置中银箔的作用是刚好阻挡粒子打到荧光屏,但是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这样可判断是否有新的粒子产生。16.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导轨左端串有一电阻R,金属杆ab垂直平放在两导轨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忽略导轨的电阻,但ab杆的质量和电阻都不能忽略。现给ab杆施以水平向右的恒力F,在ab杆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过程中,外力F做的功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磁场对ab杆作用力的功率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答案】 (1). 大于 (2). 大于【解析】在ab杆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过程中,ab杆的动能逐渐增大,回路中产生焦耳热,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外力做功应等于整个回路中产生的内能与杆获得的动能之和所以外力F做的功大于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磁场对ab杆作用力的功率等于整个回路消耗的电功率,由于ab杆也有电阻,所以磁场对ab杆作用力的功率大于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明确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不能忘记杆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