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0324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

2、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Chap1 导论:1936年前的金融学说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学员要了解西方早期和近代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和来龙去脉;辨析西方货币本质观中的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了解早期和近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性观点;了解早期和近代西方学者在信用和利息问题上的主要争议点;分析银行主义和通货主义观点的差异;了解维克塞尔对金融理论的贡献和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学习目标

3、了解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线索 了解货币本质观基本内容; 熟悉金融制度与经济周期; 熟悉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 掌握货币数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影响; 掌握信用利息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线索中外经济学家们一般都把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部历史巨著的时间1936年作为现代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的分界线,凯恩斯本人也就被看作现代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的第一位大师。本课程亦采用这种分期,主要介绍、评价和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效果。对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可以沿着两条不同的主线进行:一条是以理论问题为核心,采取横向比

4、较的方式,研究不同学派各经济学家在同一理论问题上各自不同的看法;另一条是以学派为核心,采取纵向连续的方式,研究各个学派在不同理论问题上的系统观点与主张。以学派为核心,可以把每个学派的观点主张完整系统地表现出来,避免支离破碎,体现出学术研究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注重的是各学派学术体系中各种观点和主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本课程采取以学派为核心的纵向研究线索,对现代西方十个主要经济学派在货币金融诸问题上的系统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进行了研究评价,它们是: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弗莱堡学派的货币

5、金融学说;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二、货币本质观(一)货币金属观16、17世纪是西欧封建制度 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进入初步发展的时代。重商主义者代表和反映当时商业资本的利益,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摇旗呐喊。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因此,货币必须具有金属的内容和实质价值,不能被其他所代替。他们认为,一个人货币多了,财富便多了;一个国家货币多了,国家便富庶了。他们还认为,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流通才是财富的直接来源。就一个国家来说,国内流通不增加财富总量,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来源,因为对外贸易是增加一国金属货

6、币数量唯一的手段。在对外贸易中,要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为国家聚敛财富。其代表人物是: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1554-1612)、托马期孟(Thomas Mun,1571-1614)。这种把货币等同于贵金属的观点,后人称之为“金属主义”,也称“货币金属观。”(二)货币名目观与金属主义者相反,名目主义者认为,货币不是财富,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要素,是一种价值符号。因此,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而只是名目上的存在。他们认为,虽然货币是由贵金属铸造的,但货币的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由国家的权威规定的。名目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人物尼古拉斯巴本(Nic

7、holas Barbon,1640-1698)、贝克莱(BGeorge Berkeley,1684-1753)、孟德斯鸠(Charles Montesquieu,1689-1755)等,它们把货币看成是一种符号,一种计算单位,因而可以完全不具有实质价值,可以用任何材料制成。三、货币数量说(一)早期货币数量说货币数量与物价关系的争论最初也是由如何解释物价变动引起的。如何解释金银与物价的关系,法国的博丹(Jean Bodin,1630-1596)、英国的托马斯孟和意大利的达凡查梯(Bernardo Davanzati,1529-1600)等人均用货币数量学说来解释。 洛克(John Locke,1

8、632-1704)进一步发展了早期的货币数量说,成为早期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货币的价值就完全由供给数量来决定。坎特罗(Riehard Cantillon,?-1734)在洛克研究的基础上,又对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物价上涨的过程作了论述。坎特罗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后物价不是同比例地上涨。他认为,货币数量与物价上涨之间虽存在因果关系,但却无严密的比例关系。坎特罗是最早论述货币数量增加如何引起物价上涨过程的,也是第一个认识到货币数量增加与物价上涨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等比例关系的经济学家。他的这种分析后来成为维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的基础,而维克塞尔的累积理论又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导向

9、作用。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反对货币数量说。他认为,一国流通的必需的货币量,取决于该国每年所流通的商品的价值量,亦即取决于该国每年所销售的商品的价格总额,而不是商品的价格总额取决于流通中的货币量。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和许多经济学家都用货币数量说解释货币与市场。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在其父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1773-1836)和李嘉图的影响下,对过去各家的理论加以综合和发展,以至成为早期货币数量学说的一个重要经济学家,其学说支配货币理论界数十年。其强调:货币价值随货

10、币数量变动的比例问题。(二)近代货币数量说 近代货币数量学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金交易数量说;一种是现金余额数量说。1、现金交易数量说 现金交易数量说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把货币数量规定为“一定时期内用以交易的货币量”,所以比较注重货币的流通速度,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甘末尔和费雪,他们二人先后提出了二个著名的交易方程式。(1)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 甘末尔就货币、物价和信用的数量关系给出了不同的关系式:甘末尔就货币与物价的关系给出的公式是: MR=NEP或P=MR/NE M表示货币的流通数量,R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N表示商品数量,E表示商品的交易次数,P表示商品价格,MR表示货币供

11、给,NE表示商品供给,NEP表示货币需求。这是运用数学工具表示货币数量与物价关系的最早公式。 甘末尔在分析了货币数量与价格的关系之后,还分析了信用交易对物价的影响。他将信用分为三种:债务不能转让的信用形态,如账簿信用;延期支付的信用形态,如期票与汇票;见票即付的信用形态,如支票、即期票据等。他认为前两种形态都不影响物价,后一种形态由于是起到了交换手段的作用,故影响物价。甘末尔对支票信用与物价的关系给出的公式是: Pc=CRC/NCEC C表示支票总额,RC表示支票的流通速度,NC表示用支票交易的商品数量,EC表示用支票交易的平均交易次数。甘末尔给出的包括支票信用在内的总的通货数量方程式是: P

12、s=MSRS/NSES 甘末尔认为,信用交易与货币交易一样影响物价,但由于信用票据数量与货币数量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货币数量决定物价始终是一个真理,而且不因信用发展而改变。(2)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rivng Fisher,1867-1947)集前人货币数量之大成,特别是在甘末尔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费雪交易方程式,成为近代货币数量说的最著名代表之一。 费雪公式首先区分了通货和货币两个概念。在具体的研究上,费雪如同甘末尔一样,先将存款通货除外,来观察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他认为物价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流通的货币平均数量M;流通货币的效率(即流通速度)V;商品的交

13、易数量E。以P作为加权平均后的一般物价水平,T表示用货币进行交易的社会总商品量。则:E=PT,MV=PT或P=MV/T费雪认为,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M、货币流通速度V和用货币进行交易的商品量T的关系是:与货币流通数量M作正比例的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V作正比例的变动;与用货币进行交易的商品量T作反比例的变动。他指出在上面三个关系之中,第一个关系特别值得强调,正是这个关系构成货币数量学说。他强调:在货币的流通速度与商品交易量不变的条件下,物价水平量随流通货币数量的变动而正比例地变动。 在分析了货币之后,费雪又把存款通货引入以上公式,并用M表示了存款通货的总额,以V表示其平均流通速度,公式则变为:MV

14、+MV=PT或P=(MV+MV)/T2、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着眼于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把货币数量规定为“一定时刻上停息的货币量”,所以不关注货币的流通速度,而注重货币的停息时间。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庇古等。(1)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是凯恩斯之前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货币的价值与其他商品一样,是由供给与需要所决定的。供给为当时存在的通货量,需求则为人们对于货币的需要量。马歇尔认为,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有很大缺点。他指出:一国通货的总价值与其在一年内交易目的而流转的平均次数相乘

15、,其数额自等于该年内通货直接支付所完成的交易总额,这是自明之理。但它却仅为恒等性的表达,而未明示支配通货流通速度的原因。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把财产和收入的一部分用货币的形式持有,而另一部分用非货币的形式(实物形态或直接消费)持有。一国公众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或财富,成为备用购买力,形成一国通货的总价值。从公众来看,如果保有货币过多,必然受到损失,因此,人们常将保有货币所得到的收益与损失加以权衡,而决定其应保有的货币量,即应保有的备用购买力数量。从社会来看,公众保有货币数量的多少对货币价值和物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他认为,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居民用通货保持的实物价值与信用货币数量的比例。若货币数量不变而实物价值变动,则货币的价值随之作正比例变动,若实物价值不变而货币数量变动,则货币价值便随之作反比例变动。他把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把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