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54489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润州区八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一、积累运用(共23分)1、bn、载、zh、伦、hui(对4-5个得2分,对2-3个得1分,对一个不得分)2默写。(8分) 五岭逶迤腾细浪 恨别鸟惊心 尚思为国戌轮台 商女不知亡国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1分。多一字、少一字或错一字,该句不得分)3名著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分),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1分),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所以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1分)。4.(3分)(1)去掉“防止”或“不”;(2)在“养成”前添加“能否”;或将“能否”删去。(3)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把“通过”或

2、“使”去掉;5.(7分)(1)玉树孤儿在温家宝面前潸然泪下;全国各地为玉树地震灾区点烛祈福(2分,要求语言简洁意思准确) (2)“人生的风雨向我们袭来的时候”“乐观与坚强-支撑生命的力量”“生活中的感动”(必须整合两张图片的有关信息,否则扣1分,共3分)(3)略(2分),内容1分;语言得体1分)二、阅读理解(共47分)6. “风飘絮”比喻当时的国运像风中飘的柳絮一样支离破碎;(1分)“雨打萍”比喻作者的身世像暴雨中的浮萍一样,颠簸沉浮,动荡不安。 (1分)7.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1 分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分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 分 ) 。 8. 清算

3、”的本意试列举全部罪恶或错误并作出相应的处理,这里使用“清算”一词,表现了父亲对儿女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和严厉态度.(2分)9. 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意思对即可,只要能体会母亲矛盾的心情即可)(4分)。10不设统一答案。如:“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3分,举例得1分,说理由得2分。)11. 课文中的母亲和材料中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她们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可取之处。课文中的母亲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并用自己的爱温暖孩

4、子受伤的心,但面对丈夫的“棍棒”教育,虽然心疼却不能阻止(2分);材料中的母亲教子严格,处罚孩子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在惩罚的过程中还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有时过于严厉了,体罚毕竟是不可取的。(2分)(意思对即可。)12.(1)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2)犯了什么罪(3)出使(4)迎接(共4分)13圣人是不能随便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4分)14. 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说法,寓刚于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分) 乙文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狗国者从狗门入”言外之意如果我从这里进,那这里的国君就是狗君

5、了。“不肖者使使不肖主”言外之意你楚王也就是一般,更别说你楚国的其他人才了,所以才派平庸的我来出使。巧妙地回击了楚王。(2分)15. 他是机智聪明、善于辞令、维护国家尊严的人。(答对两个特点各得2分,如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16神秘表现在(1)住店的人蓬头垢面,肮脏邋遢,老远就有刺鼻的汗酸味,但确将身份证和一张百元的钞票往柜台上一推,要开房间。(2)上了楼,就再也没有动静,一睡就是30个小时以上。(3)连120急救车把他送到医院,折腾后依旧未醒,医生诊断为睡得太熟等。(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17“推”这个动词,表现了这个年轻人虽然疲惫,但是依旧掏出开房的证件钞票有力地推给老板,可见他

6、开房休息的急切的心理。(2分)。18不能省略。(1)这段话解开了上文的悬念,交代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份,这样沉睡的原因等。(2)从消防支队王中海的一番话中,侧面写出朱大军这个人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为国家为事业的奉献精神。(3)从结构上看这段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解开了上文的悬念,同时也为下文林嫂对朱大军态度的转变,流泪等做铺垫。(答对一点得2分。)19艺术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悬念。在开篇就设置悬念,这个住店的年轻人,穿着邋遢肮脏,浑身臭汗,似乎是个农民工,干苦力的,生活也不富裕,可是他却能清楚知道住店的手续及程序,掏出身份证和100元,好像又不贫穷,使人产生疑惑。接着又设置悬念,这个年轻人住店后就没有动静,到了医院,反复检查折腾还没有动静,睡得这么沉,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消防支队王中海的话解开了这个谜。所以通篇以悬念为主。(写出悬念得1分,加以阐释得2分)三、作文(共50分)20参照中考标准。建议切入分3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