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人才机制与战略(讲座精简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422503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时期的人才机制与战略(讲座精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战国时期的人才机制与战略(讲座精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战国时期的人才机制与战略(讲座精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战国时期的人才机制与战略(讲座精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战国时期的人才机制与战略(讲座精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国时期的人才机制与战略(讲座精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时期的人才机制与战略(讲座精简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国时期的人才机制与战略讲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实质上也是人才互动的历史,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最辉煌灿烂的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也是那个时代重视人才的结果。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人才是企业团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企业家和管理者要有识才的慧眼、容才的气量、用才的胆识、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企业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战国时代并不止七个国家,但为什么只强调七个国家?就是因为这七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内都曾经重用贤才实行变法改革:魏国任用李悝变法,任用吴起改革军事制度;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齐国有邹忌改革;韩国有申不害变法;赵国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国有乐毅改革

2、。众所周知,战国时代以秦国统一天下而结束,既然大家都重用过人才,都实行过变法,为什么会是秦国,而不是其他六国统一天下?接下来就要谈谈在战国纷争、群雄并起的历史时代里,各个国家是如何重视人才、吸引人才、选拔人才以及使用人才的。一、魏国人才机制提到战国时代人才,魏国首当其冲。魏国处于天下之中,四战之地,想要生存只有靠人才!恰好魏国也迎来了一个贤明的君主魏文侯。资治通鉴记载魏文侯时,有这么几句话:“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魏文侯这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因此四方贤明之士像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纷纷前来效力。一个领导者能够吸纳人

3、才,你首先自己得有吸引人的地方,魏文侯有了不起的地方,他礼贤下士、诚信有责、且从谏如流。一时间魏文侯手下人才济济,所以魏国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强大起来。人才聚拢在一起,那么怎样辨别人才?李克给魏文侯提出了识人五法:第一,居视其所亲。就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一个人有钱了不管他人死活,这样的人显然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团队里也很容易没有归属感;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唯才是举,则是良士真人,反之,若任人唯亲,私相授受,则不可重用;第四,穷视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

4、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那么通过识人五法识别了人才,接下来怎么用好人才?魏文侯主要采用了三种方式:第一,用其所长,扬长避短;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三,宏观控制,不究细节。正是在这种用人唯贤、唯才、唯识的思维下,魏国才能在战国初期独霸中原,四野称服。二、齐国人才机制田齐建立之初,国君大都骄奢淫逸,国政衰败不堪。齐威王即位时,也“好为淫乐长夜之饮”。这时淳于髡对齐威王说:“国中有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5、,一鸣惊人。”齐威王从此振作起来,治理朝政,任用邹忌进行变法革新。邹忌建议齐威王兼听则明,广开言路,最终使齐国走上了强国之路。齐威王最值得称道的人才举措是创建并发展了“稷下学宫”,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术代表人物在稷下学宫都能畅所欲言,表达政见。一时间齐国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三、楚国及其他国家的人才机制作为春秋时期的两大霸主之一,楚国在战国初期一度疲弱不堪。楚悼王意在振兴楚国,重用从魏国奔逃而来的吴起进行变法改革,奖励耕战,信赏必罚,拓地千里,诸侯震服,重新使楚国列于强国之林。可惜好景不长,楚悼王死后,吴起被旧贵族射杀,楚国变法戛然而止,未能形成较有体系的发展战略,人才也出现了断层,国力日渐衰

6、落。其他几个国家像赵国、韩国、燕国也都曾出现过重贤任能、强盛一时的局面,但都不长久,最后都避免不了被秦国灭亡的命运。到底秦国采用了什么样的人才机制和战略,使得它最终能大一统呢?四、秦国的人才战略 秦穆公时期,由于重用百里奚、蹇叔等人,秦国曾经称霸一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初期由于四世之乱,魏文侯使用吴起攻下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差点灭掉秦国。秦献公即位后,秦国才开始过上正常的诸侯国生活。秦孝公时期,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于是开始励精图治,即位之初就发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强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的态度诚恳、做法豪迈,很能打动人心。商鞅正好在此时抵达秦

7、国,秦国在商鞅的帮助下,进行了经济、政治、军事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取得了决定性成果。总结商鞅变法的重心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知人善任的客卿制度,就是选拔任用外来人才充当谋士重臣的政治制度。其次是论功行赏的激励制度,即军功爵制度。商君书赏刑说:“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也”。正是由于秦国正视人才的发展,积极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唯才是举,不问出身,有能者皆用之,使人才的提升发展有了制度保证。第三是规范严格的人才考核管理制度,重用引进人才的同时秦国通过年度考核、季度考核、三年大考核、巡县等制度监督引进人才,以监察结果为依据评定他们的政绩。正是这种处罚与重赏并重的制度,大大规范了人才管理。除了建立这些

8、人才机制以外,秦国在人才的战略和观念上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第一,它把人才引进作为“一把手工程”一以贯之。作为国家一把手的国君一直重视与支持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是秦国人才机制和战略成功的关键;其次,利用丰厚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第三、按需引才,有的放矢。秦国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根据国际局势和秦国的具体国情而有的放矢,专门引进利用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实用型人才,促进秦国富国强兵,实用原则使秦国的人才政策更高一筹;第四,大胆重用、因才施用、发挥作用。根据其专才让他们分别参与经济、外交、军事领域的工作,使其依据自身优势特长充分发挥独特作用。秦国正是在这种合理合时的人才机制和战略的影响之下,发展壮大,逐渐蚕食东方六国,最终一统天下,成就辉煌霸业! 最后我想表达一点想法:很多人说企业、企业,企图霸业;人才、人才,人尽其才。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可是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说,我们培养了人才,却经常做赔本的买卖,为他人作嫁衣裳;人才也说,我们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老板不断蹂躏的对象。日子不好过,但总还要过下去,企业要发展,人才也要成长。为了明天,为了梦想,希望我们的企业与人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企业长存,人才长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