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52360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11章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11章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11章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11章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章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幻灯片(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与“世界经济学概论”的相关内容相结合),1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1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类型,(一)含义 地理区域上较为临近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协议并让渡部分经济主权,使生产要素部分或全部在区域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从而使区域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和状态。,问题:比较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二)类型,优惠贸易安排:在参加安排的各个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优惠的关税而对非成员之间的贸易则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的一

2、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形式最低级最松散,例如:东南亚国家联盟,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多边自由贸易协议,在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使商品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自由流动,但是成员国仍保持各自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关税以及其他贸易壁垒。,形式松散,其基本特点是用关税措施突出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差别待遇。,例如:1960年成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1994年1月1日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CU):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签订协议,取消相互之间的所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

3、一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境以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排除非成员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关税同盟是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组成的关税同盟。,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通过签订协议,不但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统一了对非成员各国的关税以及非关税贸易壁垒政策,还允许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区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在20世纪80年代接近发展到这一水平,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是指各个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自由贸易与流动,统一了对外贸易政策

4、,而且还制定并执行共同的国内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使一体化的范围与程度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区域性的主权国家逐渐向一个庞大的、有机的经济实体转化。,1991年已解散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指在成员国之间的内、外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实现完全统一。地区性国家集团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国家性的经济实体,原先各成员国的中央政府在经济功能上可能转变为地方政府一类的机构,而国家集团则变成了一个大的国家实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式。相当于具备了完全的经济国家地位。拥有新的超国家的权威机构,实际上支配着各成员国的对外经济主权

5、。,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以及欧洲联盟的建立,就标志着欧共体迈进了完全经济一体化的阶段。,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与影响,特点,成员资格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但是对外却具有排他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体利益具有放大性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常常受到国与国之间政治社会关系等外部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影响,对成员国的影响:增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往来;增强成员国整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能力 ;提高非成员国对成员国的投资规模与范围,对非成员国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恶化了非成员国的外部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减少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

6、来,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是一种福利的损失;改变了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促进了新的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但却不利于多边贸易体制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 (为什么要区域合作),(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贸易创造效应,定义:指由于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从而成员国的进口增加,新的贸易得以“创造”。 从这一角度看,关税同盟的建立将会增进福利水平,是一种正效应。,问题:关税同盟建成后会带来哪些静态的贸易效应,请举出实例分析。,贸易转移效应,定义:指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并对区域之外的非成员国执行统一的关税和

7、贸易政策,导致原先从非成员国的产品进口转向从其他成员国的进口,发生贸易方向的转移。,价格 P,数量 Q,Sa,Da,Pa,Pb,PC,PC+T,Pb+T,Q2,Q1,Q3,Q4,Qa,假设世界上存在A、B、C三个国家, A国为本国。如图8-1, Sa、Da表示A国该种产品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A国国内某产品的均衡价格为Pa,均衡产量为Qa。假设B、C两国也生产该商品,生产价格分别为Pb、Pc,并且PaPb Pc。(生产成本高低排序:A国、B国、C国),A国对于来自B、C两国的该种产品同征关税T,由此三国产品价格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即Pb+T Pa Pc+T,那么A国将选择从C国进口,价格为Pc+

8、T。在此价格水平下,A国对该产品的国内需求增加至Q2,供给量为Q1,供求差额Q1Q2由A国从C国的进口补足。,假设A国、B国建立关税同盟,实现自由贸易,关税降低为0,两国对非成员国C国实行统一关税,假设这一统一关税水平仍为T,则现在该种产品的价格对比变化为Pa Pc+T Pb。在此价格水平下,A国原先从C国的进口转为从B国进口,进口价格以及国内价格水平为Pb。则在此价格水平下,A国的国内供给量减少为Q3,而国内需求量则扩大至Q4,其供求差额为Q3Q4,由A国从B国的进口补足。,贸易创造效应(正效应) 封闭状态价格为Pa,区域合作后的现实价格为Pb, Pb Pa,区域合作实现了较低生产成本的生产

9、,促进了生产效率,为生产的创造效应,贸易增加效应 贸易量从原先的Q1Q2增加至Q3Q4,贸易增量为Q3Q1+Q2Q4。,贸易转移效应(负效应) A国在缔结关税同盟之前从C国(生产成本最低)进口该种产品,但在缔结关税同盟之后转为从B国(生产成本第二低)进口,贸易量Q1Q2发生转移。,(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1关税同盟将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益,2关税同盟将促进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增长,3关税同盟的建立对投资产生刺激作用,问题:关税同盟建成后会带来哪些动态的贸易效应,请举出实例分析。,4关税同盟建立后,打破了成员国原有的市场垄断结构之后也可能会形成新的、更大规模的垄断,5建成关税同盟后,资本以

10、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逐利性会使各种要素和资源从收益率低的国家流向高收益、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或地区,最终导致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不断扩大,二、大市场理论,代表人物:西托夫斯基(T. Sictobsky)和德纽(J. F. Deniau)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扩大市场,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区域经济一化将会激化竞争,即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市场而使竞争的经济条件激化。,三、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协议性国际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分工。协议性分工不能指望通过价格机制而自动地实

11、现,而必须通过当事国的某种协议来加以实现,也就是通过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把协议性分工组织化。,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欧盟 的产生与发展,1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 1949年,法国财长舒曼与政治家莫奈共同提出了所谓的“舒曼计划”,建议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3月25日,法国、原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以及卢森堡六国签署了巴黎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一、欧洲联盟,2罗马条约与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7年3月,西欧六国在意大利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通称为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

12、成立。 1967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所属机构进行了合并,更名为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简称欧共体(EC),其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1973年1月,英国、爱尔兰和丹麦三国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葡萄牙、西班牙加入,到20世纪80年代末时,欧共体的成员国总数增至12个。,3欧洲联盟条约与欧元的诞生 1991年12月,欧共体各成员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并签署了著名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马约正式生效,并将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European

13、Union,EU) 1998年7月成立欧洲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欧洲的货币政策,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单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防务政策。这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8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在德国法兰克福正式成立,各国逐渐将制定利率与汇率政策的权力移交给欧洲中央银行,为单一货币的问世与流动打下基础。 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各个成员国的货币与欧元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是同一货币的不同形态而已。 1999年至2002年的过渡期间,欧元以支票、信用卡、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流通。 2002年1月1日,正式开始发行欧元纸币与硬币,并开始兑换欧元区

14、成员国的货币,至2002年3月1日,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的唯一合法货币。,4欧盟的西进与东扩 2004年5月,欧盟实现了其第五次扩大,一次性接纳中东欧10个国家为成员,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欧盟。,5新进展:欧盟宪法条约与里斯本条约 2004年6月,欧盟25个成员国在布鲁塞尔举行首脑会议,一致通过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的最终文本。同年10月,欧盟25国领导人在罗马签署欧盟宪法条约。2005年,法国和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否决欧盟宪法条约。 2007年1月,德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重新启动

15、欧盟宪法条约谈判,提出用一个“修正条约”取代欧盟宪法条约。同年12月13日欧盟各国首脑在里斯本签署里斯本条约,各国批准后,条约于2009年1月生效。里斯本条约为欧盟扩大以后的有效运作提供了持久、稳定的法律与制度框架。它的通过有助于重新启动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二)欧盟的超国家机构与职能,超国家机构及其职能,欧洲议会欧盟的立法机构,欧盟理事会欧盟的决策机构,欧盟委员会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中枢,部长理事会拥有欧盟内部的最终控制权,欧洲法院欧盟的执法、仲裁机构,(三)欧盟的发展趋势,经济、社会政策的协调性将进一步加强,但是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政治经济一体化将进展缓慢,欧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

16、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1987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并于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并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开始运转。,二、北美自由贸易区,(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经济上的互补与依存是NAFTA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美国在NAFTA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加拿大与墨西哥处于辅从状态,NAFTA中的利益分配安排确保了各国尤其是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难以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将可能进一步扩大,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将更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1989年11月,12个创始会员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