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20070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020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20070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20070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20070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20070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20070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2007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20070(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滦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体兴衰叹许多人会费解,为什么今天的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浮躁的时代不是更应该把文章写短吗,不是更符合“文化快餐”这个说辞吗?还有,为什么诗人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整体上不及小说家?这些都值得对文学文体的流变进行思考。文体的流变显然是有线索可循的思想的复杂、感情的丰富,迫使文体不断被突破。最突出的例证是中国的诗歌流变,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五言,再到唐朝的七言为多,直

2、至宋词的出现,文体流变表现为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元代戏曲、明清小说,从外部进一步证明文体的“扩容”势不可当,而与此同时,绝句、律诗则逐渐退化到“闲笔”的境地。这说明了文体的流变和人类文明发展,和人们表达感情的丰沛程度是同时进步的。然而,一种文体的兴衰,受文人的追捧或淡化,被读者热衷或冷落,涉及更多因素,外部环境力量甚至更直接地影响、左右、决定着这种起落。社会需求迫使文化人必须去适应、去追随,这是跟写作的功利性密切相关的,潜藏着“务实”的、“非文学”的动力,也可以说是时代风潮影响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文学火热,中短篇小说掀起热潮,很多小说家都热衷于此,那是个观念日新月异、不断突破的年代,中短

3、篇表达思想、传递观念更迅速、更直接。长篇小说之类的“黄钟大吕”“扛鼎之作”何时能出现,成了很多文学人的担忧。时间过了不到30年,世情大变,长篇小说已经不再是需要呼吁的文体,它在各方面的待遇都远远超过了中短篇。长篇写作也已经不再是一个作家在长期的中短篇创作积淀后的尝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人们又开始担忧,最能体现作家艺术风格和特色的中短篇为什么寥落了?这显然和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有关。一部作品靠作者知名度销售,远不及靠题材、靠书名更能抓人眼球。市场这个冷冰冰的东西已经推动起一股热潮,裹挟着文体的兴衰。近日重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找到了更为久远的证据文体的兴衰想来是一个很不文学的问题。谈

4、到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鲁迅认为,这其实与那时的“社会需求”,说彻底了是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的。唐时,举子们进京赶考,需要将自己写的诗抄成卷子,拜名人鉴定,如果能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则“声价十倍”,及第希望大增。但开元年后,诗歌被人厌倦,应该是名人们也看烦了吧,诗歌不招人待见,有人就抄小说呈上,结果反而暴得名声,于是鲁迅说:“所以从前不满意小说的,到此时也多做起小说来,因之传奇小说,就盛极一时了。”今天是市场,唐时是及第,它们都关乎生存和现实前程,对个体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文学的健康发展并非靠作家、评论家呼吁就能实现。文体流变有规律,其推手却很复杂,需要我们准确把握

5、动力源和方向感,梳理其中的关系。然而面对许多难以左右的因素,总免不了一声叹息。但愿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文学依然能够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社会,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小说家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整体上超越诗人,这一问题是值得思考的。B只靠作家、评论家呼吁不能实现文学的健康发展,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梳理其中的关系,就能让文学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C文体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逐渐变化的,与人类的情感表达有关;随着人类情感的逐渐丰沛,文体慢慢发生流变。D外部环境力量甚至对一种文体的兴衰起着决定作用

6、,文化人在适应、追随社会需求的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写作功利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观念日新月异的年代,这就要求文体在表达思想、传递观念时更迅速、更直接,因此当时人们大多热衷于中短篇小说。B长篇小说不到30年的时间里,地位远远超过了中短篇,是因为长篇写作不再是作家长期积淀后的尝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C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文体的兴衰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D唐时,诗歌颇受欢迎,举子们都想借诗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但诗歌不再招人待见,小说反而受到

7、青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体的流变有线索可循,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五言,再到唐朝的七言,再到宋词,元代戏曲、明清小说,都表现为文体的“扩容”。B一种文体受文人的追捧或忽视,被读者热衷或冷落,会受到时代风潮的影响,如当今社会,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C在当今社会,市场已经推动起一股热潮,影响着文体的兴衰,一部作品要想抓人眼球,必须靠题材、书名,而不能靠作者知名度。D无论是今天的市场,还是唐时的科考,都对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文体流变的复杂推手,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二、 古代诗文阅读 ( 3 6分)(一) 文言文阅读 (1 9

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崔遵度,字坚白,江陵人。纯介好学,始七岁,授经于叔父宪。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解褐和川主簿,换临汾。馈刍粮,三抵绥州,涉无定河。河沙与水混流无定迹,陷溺相继,遵度悯之,著铭以纪焉。淳化中,吏部侍郎李至荐之,迁殿中丞,出知忠州。李顺之乱,贼遣其党张余来攻,遵度领甲士百余背城而战,贼逾堞以入,遵度投江中,赖州兵援之,得免。坐失城池,贬崇阳令,移鹿邑。咸平初,复为太子中允。会修两朝国史,与路振并为编修官。大中祥符元年,命同修起居注。东封,进博士,祀汾阴。遵度与物无竞,口不言是非,淳澹清素,于势利泊如也。掌右史十余岁,立殿墀上,常退匿楹间,虑上之见。善鼓琴,得其深趣

9、。所僦舍甚湫隘,有小阁,手植竹数本,朝退,默坐其上,弹琴独酌,翛然自适。尝著琴笺云:“是知作易者,考天地之象也;作琴者,考天地之声也。往者藏音而未谈,来者专声而忘理。琴笺之作也,庶乎近之。”世称其知言。七年,东郊,建坛恭谢。坛上设正坐奉天地配坐奉二圣遵度时与张复同典记注书昊天为天皇又增圣祖配位坐谬误降为右正言逾岁,并复其秩。九年,仁宗以寿春郡王开府,诏宰相择耆德方正有学术之士,咸曰遵度力学,有士行,时称长者。遂命与张士逊并为王友。上作七言诗宠之。因谓左右曰:“翊善、记室,皆府属也,故王皆受拜,今宾友之礼,当令答拜。”府中文翰皆遵度所作。王读孝经彻章,复以御诗赐之。遵度性寡合,喜读易,尝云:“意

10、有疑,则弹琴辨其数,筮易观其象,无不究也。”(宋史崔遵度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坛上设正坐奉天地配坐奉二圣遵度时与张复同典记注书昊天为天皇又增圣祖配位坐谬误降为右正言B坛上设正坐奉天地配坐奉二圣遵度时与张复同典记注书昊天为天皇又增圣祖配位坐谬误降为右正言C坛上设正坐奉天地配坐奉二圣遵度时与张复同典记注书昊天为天皇又增圣祖配位坐谬误降为右正言D坛上设正坐奉天地配坐奉二圣遵度时与张复同典记注书昊天为天皇又增圣祖配位坐谬误降为右正言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老百姓穿的是粗布衣服,称为“衣褐”,“解褐”就是脱去粗布衣服,担任官

11、职。B铭是一种刻在器物或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古代帝王筑坛祭天叫“封”,祭地叫“禅”,“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D在我国古代的官职中,有“博士”和“学士”之称,博士是比学士品级还高的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遵度关心百姓疾苦,作铭纪念死者。他任职绥州时,因运送粮草,渡过流迹不定的无定河,看到百姓淹没河中,心生怜悯,作铭记之,以示警戒。B崔遵度志趣淡泊高雅,喜欢弹琴饮酒。他身为朝廷右史,却住在非常低下狭小的房舍中,房舍周围栽上竹子,退朝后,或默坐或弹琴独饮,怡然自得。C崔遵度为人方正有德,深得皇帝宠信。因学术品行

12、俱佳,他被皇帝选为寿春郡王的侍友,皇帝亲自作七言诗以示宠爱,并且令寿春郡王以宾友之礼答谢。D崔遵度静心研读易经,经常参与祭祀。他性格与众寡合,喜欢研读易经,也信奉易经,大中祥符年间,跟随皇帝封禅泰山,进升为博士,又到汾阴祭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遵度领甲士百余背城而战,贼逾堞以入,遵度投江中,赖州兵援之,得免。(5分)(2)诏宰相择耆德方正有学术之士,咸曰遵度力学,有士行,时称长者。(5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 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苏秀道中 (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

13、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8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古诗文默写1 0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2)离骚中_,_。两句作者为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而擦泪哀叹。(3)己亥杂诗中诗人借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传达爱国之情:_,_ _。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

14、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鬼秧子乐(节选)陈忠实鬼秧子是我一个远门堂叔的绰号,他注入户籍卡的名字,是一个单字:乐。村里人提起他来,总是忘不了在他名字前冠以“鬼秧子”的绰号,就唤作“鬼秧子乐”了。不过,在“鬼秧子”这个“鬼”字里,主要含蕴着“诡”的意味,大致概括了我的堂叔处事和为人的一贯特点:不那么豁达爽直,也不像一般庄稼人那么憨厚实诚;举凡大事小事,家事和外事,与人交手,总显出一副诡的样子;实话少,空话多,绝不会显山露水。有人概括说,鬼秧子乐要是说他去西京,实际准是去了东京,你要是按他说的到西京去找他,准会扑空上当了。星期六回到家中,已是上灯时分,一进门便看见鬼秧子乐叔坐在堂屋的桌旁,正和母亲扯着闲话。他平时极少到我家来串门,于是就想到他是有意在等候我,大约要说什么话,或者要办什么事。因为他和母亲的闲聊,完全是一种心不在焉的神气,明显是在消磨时光。“听人说,县城的街道里,有小贩儿摆摊儿了,油糕桌子、凉粉案子都摆出来了。”鬼秧子乐叔说,完全是一种与己无关的闲谈的口气,“政府也不干涉?”“不。”我说,“政策允许了。”“政策怎能允许私人开铺面,做生意?”鬼秧子乐叔不解地说。“正好相反。”我自作聪明地解释说。他的一双眼晴勾得很低,并不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