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52114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18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2,3,18.1 测量误差概述,任何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被测量的真实值(受测量环境、方法、仪器、人员等因素影响) 量是物体可以从数量上进行确定的一种属性。由一个数和合适的计量单位表示的量称为量值 量值有真值和实际值或标称值与指示值之分,4,真值与实际值,真值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能够准确反映被测量真实状态的数值。分为理论真值和约定真值。 理论真值是在理想情况下表征一个物理量真实状态或属性的值,它通常客观存在但不能实际测量得到,或者是根据一定的理论所定义的数值(如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度) 约定真值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按照约定的办法所确定的值(如光速为

2、30万公里每秒),或以高精度等级仪器的测量值约定为低精度等级仪器测量值的真值 实际值是在满足规定准确度时用以代替真值使用的值,5,标称值和指示值,标称值是计量或测量器具上标注的量值 指示值(即测量值)是测量仪表或量具给出或提供的量值 由于受制造、测量或环境变化等的影响,标称值不一定等于实际值,故一般在给出标称值的同时也给出其误差范围或精度等级。,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能够准确反映被测量真实状态的数值是 填空1 。 满足规定准确度时用以代替真值使用的值是 填空2 。 计量或测量器具上标注的量值称为 填空3 。 测量仪表或量具给出或提供的量值为 填空4 。,作答,正常使用填空题需3.0以上版本雨课

3、堂,7,误差与误差公理,测量误差(Measuring Error):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误差公理: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一切测量都存在误差 测量误差的大小反映测量质量的好坏,8,误差的来源,测量环境误差 测量仪器或装置误差 测量方法误差 测量人员误差,9,误差的分类,根据测量数据中误差的规律,有三类: 系统误差 测量系统本身性能不完善、测量方法不完善、测量者对仪器使用不当、环境条件的变化等所引起 多次重复测量时,系统误差的大小或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出现(始终偏大、偏小或周期性变化)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但总体满

4、足一定的统计规律性 是由测量过程中独立、微小、偶然的因素引起 粗大误差 明显偏离测量结果的误差 测量者粗心大意或环境突然急剧变化引起 粗大误差必须避免,10,精 度,精度: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量 精度与误差相对应,误差越小,精度越高,反之亦然 分类 准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 精密度: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精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的影响程度(常用测量不确定度或极限误差表示),11,精度图示,对于某个具体的测量: 准确度高的精密度不一定高, 精密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 精确度高的,其准确度和精密

5、度一定都高,图中精密度高的是(),A,B,C,D,提交,13,误差的表示,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引用误差 基本误差 附加误差,14,误差的表示(续),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值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实值(或测量值)之比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满量程之比,15,引用误差 - 仪表精度等级的确定,依据引用误差,如0.5级表代表其引用误差最大为0.5% 我国的仪表等级分为0.1、0.2、0.5、1.0、1.5、2.5和5.0共七个等级,16,例1:检定一台满量程Am5A,精度等级为1.5的电流表,测得在2.0A处其绝对误差0.1A,请问该电流表是否合格?,解:思路:引用误差的定义 在没有修正

6、值的情况下,通常认为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各处的最大绝对误差是一个常数。因此,根据引用误差的定义可求得: 由于2.0%1.5%,因此,该电流表已不合格,但可做精度为2.5级表使用。,17,误差的表示(续),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即标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引用误差(用于标识仪表精度等级) 附加误差:当仪表的使用条件偏离标准条件时出现的误差(如温度、压力、频率、电源电压波动附加误差等),18,对基本误差的进一步分析,任何仪表都有一个正常的使用环境条件要求,即标准条件 仪表在标准条件下工作,其所具有的引用误差为基本误差 在标准条件下,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最大绝对误差与测量示值的百分比称为最大示值

7、相对误差,即: 结论:当精度等级一定时,越接近满刻度的测量示值,其最大示值相对误差越小、测量精度越高(故一般要求示值落在仪表满刻度的三分之二以上范围),19,例:要测量一个约80V的电压量,现有两块电压表供选用, 一块量程为300V,精度等级0.5;一块量程为100V,精度 等级1.0。请问选用哪一块电压表更好? 解:思路:最大示值相对误差。 使用300V、0.5级表时: 使用100V、1.0级表时: 可见,选用100V、1.0级表测量该电压时具有更小的相对误差,精度更高 由题目数据还可知,使用该表可保证测量示值 落在仪表满刻度的三分之二以上。,20,21,数字仪表的误差表示,数字仪表的基本误

8、差有两种表示方式(后者常用) a%x示值相对误差(对应读数误差,变,与读数有关) b%xm误差固定项 (对应满度误差,不变,与量程有关,常用“几个字”表示),22,例3:有五位数字电压表一台,基本量程5V档的基本误差为 。求满度误差相当于几个字。 解: 由题意知,该表可显示5位数字, 正好相当于末位正负2个字。即该表5V档的基本误差也可表示为:,测量值与真值的差称为 填空1 。 测量值与真值的差,与真值的比值称为 填空2 。 测量值与真值的差,与仪表量程的比值称为 填空3 ;假设某仪表该值最大为0.13,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为 填空4 。 测量值与真值的差的最大值与相应测量值的比值称为 填空5

9、数字仪表的误差表示通常为“读数误差满度误差”,作答,正常使用填空题需3.0以上版本雨课堂,24,18.2 测量误差的处理,分为 随机误差的处理 系统误差的处理 粗大误差的处理,随机误差系指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随机误差等于误差减去系统误差。因为测量只能进行有限次数,故可能确定的只是随机误差的估计值。,第一节 随机误差概述,随机误差是由人们不能掌握,不能控制,不能调节,更不能消除的微小因素造成。这些因素中,有的是尚未掌握其影响测量准确的规律;有的是在测量过程中对其难以完全控制的微小变化,而这些微小变化又给测量带来误差。,第一节 随机误差概述,

10、举 例,测量1m长的钢杆制件,测量温度的允许范围为(202)。 为此,测量在恒温室内进行,恒温室温度控制能力达到(200.5),满足测量要求。 但在测量时,恒温室的温度必然处在不断地变化中,围绕平均温度20有微小的波动,温度时高时低,变化速度时快时慢。 温度的微小变化引起钢杆制件长度和测量仪器示值的微小变化,且它们受温度的影响又不一致,有快慢之别,大小之分。这种影响又无法确定,因此造成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性质上属随机变量, 其处理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具体参量可用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算术平均值)、方差(标准偏差)和置信概率等三个特征量来描述。,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特征,第二节

11、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随机误差概率分布密度函数表达式为:,数学期望 E()0 方 差 D()2 标准偏差,第三节 算术平均值原理,在等权测量条件下,对某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系列测量值 ,常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一、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原理,若测量次数无限增多,且无系统误差下,由概率论的大数定律知,算术平均值以概率为1趋近于真值,因为,根据随机误差的抵偿性,当n充分大时,有,最佳估计的意义,最佳估计的意义,若测量次数有限,由参数估计知,算术平均值是该测量总体期望的一个最佳的估计量 ,即满足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满足最小二乘原理:该所有测量值对其算术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达

12、到最小 在正态分布条件下,满足最大似然原理:该测量事件发生的概率最大,二、残余误差,由算术平均值原理可知,算术平均值是真值的最佳估计值,用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计算得到的误差称为残余误差。 在规定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列x1,x2,xn有算术平均值: 则称 为残余误差。,残余误差可求,又称实用误差公式。残余误差具有两个重要特性。 (一)残余误差具有抵偿性残余误差代数和等于零 (二)残余误差平方和最小,二、残余误差,一、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standard deviation),定理:同一被测量,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列xi(x1,2,n)中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也称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是表征

13、同一被测量值n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参数,并按下式计算: 式中:n测量次数(充分大); i测量结果xi的随机误差。,38,标准差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分布范围。 标准差越小,分布曲线越陡峭,随机变量的分散性小,接近真值 ,即精度高。 标准差越大,分布曲线越平坦,随机变量的分散性越大,即精度低。,二、标准偏差的基本估计贝塞尔公式,定理:对同一被测量,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进行有限次测量得测量列xi (i1,2,n),则单次测量标准偏差的估计值为:,三、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 (standard error),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量值作多组重复的系列测量,每一系列测量都有一个算术平均值 由于误差的存在,各个测

14、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也不相同,它们围绕着被测量的真值有一定的分散,此分散说明了算术平均值的不可靠性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则是表征同一被测量的各个独立测量列算术平均值分散性的参数,可作为算术平均值不可靠性的评定标准。,最佳测量次数确定,当n10以后, 已减少得非常缓慢。由于测量次数愈大,也愈难保证测量条件的恒定,从而带来新的误差,因此一般情况下取n10以内较为适宜。总之,要提高测量精度,应采用适当精度的仪器,选取适当的测量次数。,3- 42,例 题,已知测量的单次测量标准偏差s0.12(略去单位)。问在不改变测量条件的情况下,使被测量估计值的标准偏差达到0.04,需测量多少次? 解:以算术平均值作为被

15、测量的估计值,适当增加测量次数,以满足测量精密度的需要。 可得: 即测量次数: (次) 即对被测量进行9次以上重复测量,它们的算术平均值的精密度便可达到要求。,44,例:有一组(10个)测量值为237.4、237.2、237.9、237.1、238.1、237.5、237.4、237.6、237.6、237.4,求测量结果。,因此,测量结果可表示为:,45,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残余误差表示的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46,测量结果的两种表示,47,系统误差的判别与处理,1、从误差根源上消除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测量系统本身的缺陷或测量方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16、使得测量值中含有固定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特点:系统误差不具有抵偿性,也不能通过重复测量来消除,因此在处理方法上与随机误差完全不同 处理原则:找出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 分析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一般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所用测量仪表或元件本身是否准确可靠 测量方法是否完善 传感器或仪表的安装、调整、放置等是否正确合理 测量仪表的工作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条件 测量者的操作是否正确。如读数时的视差、视力疲劳等都会引起系统误差,48,2、系统误差的发现与判别,实验对比法 通过改变产生系统误差的条件从而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测量,以发现系统误差 适用于:发现固定的系统误差 残余误差观察法 是根据测量值的残余误差的大小和符号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有无变化的系统误差,准则检查法 马利科夫准则:将残余误差的前后各一半分成两个组,如果前、后两组残余误差和的差值明显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