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8952055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牡一中2016级高三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和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 病毒是一种生物,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C. 蓝藻和酵母菌在结构上都有细胞壁、核糖体等D.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详解】A. 病毒属于非

2、细胞结构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A正确;B. 细跑学说掲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错误;C. 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它们在结构上都有细胞壁、核糖体,C正确;D.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D正确。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活细胞中碳是最基本元素B. 磷脂和纤维素中含有氮元素C. 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D. 种子萌发时自由水的相对含量降低【答案】A【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特有,其中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纤维素属于多糖,元素组成是C、H、O

3、,磷脂属于脂质,组成元素是C、H、O、N、P;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与新陈代谢强度成正比,即自由水相对含量越高,生物的新陈代谢越旺盛、生长越迅速。【详解】A. 碳链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在人体活细胞中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A正确; B. 纤维素组成元素是C、H、O,不含有氮元素,B错误;C. 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学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特有,C错误; D.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逐渐增强,自由水含量逐渐升高,D错误。3.关于核酸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B. tRNA分子内也存在碱基对C. 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

4、和羧基D. 蛋白质变性是由肽键断裂造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RNA一般是单链结构,但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如tRNA;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NH2)和羧基(-COOH)。蛋白质变性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变性蛋白质中的肽键没有断裂。【详解】A. 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A正确; B. tRNA分子呈三叶草型,其结构中也存在碱基对,B正确;C.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每分子H2O中,一个氢来自于氨基、另一个氢来自羧基,C正确; D. 蛋白质

5、变性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的,D错误。4.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 细胞核: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 液泡:细胞液中一定不含色素 D.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中大约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液泡是单层膜的细胞器,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其中含有无机盐类、糖类、氨基酸、色素等,液泡中的各种色素使得植物的花、果实和叶有各种颜色;溶酶体是单层膜的细胞器,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被比喻为细胞

6、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详解】液泡中储存着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C错误。5.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载体和能量B. 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胞吐等方式进出生物膜均需要消耗能量C. 不同的植物细胞在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细胞膜上的磷脂和大部分蛋白质都可运动,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协助扩散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消耗能量;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均需要消耗能量;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

7、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轻油般的流体,都可以运动,而蛋白质分子大多也是可以运动的。【详解】A. 由于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条件是需要载体和ATP,因此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载体和能量,A正确;B. 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生物膜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 不同的植物细胞在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D. 细胞膜上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是运动的,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D正确。6.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不同 B. ATP的结构简式是A-T-PPPC.

8、 细胞中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D. 酶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答案】A【解析】【分析】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而温度过低不会使酶变性失活,只会降低酶的活性;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ATP分子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细胞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促反应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 温度过高会导致酶变性失活,温度过低酶活性受抑制,但结构没有破坏,两者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不同,A正确; B.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B错误;C. 细胞中吸能反应

9、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C错误; D.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但不能提供活化能,D错误。7.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产生的CO2都是在第二阶段形成的B. 水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C. ATP和NADH在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中都有产生D. 呼吸产物中有酒精生成,说明细胞一定进行了无氧呼吸【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NAD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10、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H2O一起被彻底分解成CO2和NADH,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H与O2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CO2。综上分析,A、B、D均正确,C错误。【点睛】识记和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知道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B. 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出现变化C.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

11、长发育D.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有关,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发生许多种生理状态和生化反应的变化,如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等,最后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发生许多变化,如线粒体的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体积则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细胞核体积不断增大、核膜不断向内折叠等。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细胞癌变的根本

12、原因是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 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降低,A错误;B.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B正确;C.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时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C错误;D.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D错误。9.对图曲线理解错误的是:A. 图中BC段表示DNA复制B. 图中b为有丝分裂C. 图中LM处发生了受精作用D. OP段染色

13、体数目加倍【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A-B-C代表有丝分裂间期,C-D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E-F表示有丝分裂末期,F-G代表减数分裂间期,G-H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I-K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K-L代表生殖细胞,M代表受精作用,M-N代表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O-P表示有丝分裂后期,Q之后有丝分裂末期。【详解】A. 图中BC段表示DNA复制,A正确;B. 图中b为减数分裂,B错误;C. 图中LM处染色体加倍,表示发生了受精作用,C正确;D. 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10.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格里菲思实

14、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 沃森、克里克应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C.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技术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为噬菌体和细菌的有氧呼吸提供更多的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活R型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小鼠患败血症而亡,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后人用同位素标记法(14N、15N)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最终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的体外转

15、化实验中,通过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最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详解】A.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B. 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B错误;C.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技术,C正确;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被侵染的细菌相互分开,D错误。11.下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条链反向平行,图中1代表的结构有4种B. 图中2代表脱氧核糖,其中含有4个碳原子C. 图中3为含氮碱基,可代表G或CD. 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图中1、2交替连接有关【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