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154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ygiene) 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7110021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6(40/1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3 学分:3分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麻醉、影像、法医、眼视光、护理等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时 安 排 表章次内 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绪论220第一章人和环境330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330第三章食物与健康963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1183第五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0(自学)第六章预防保健策略0(自学)第七章社区卫生服务0(自学)第八章医学统计基本内容2

2、20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127.54第十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743第十一章秩和检验 0.50.50第十二章直线相关与回归321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422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医学生获得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牢固地树立“预防为主”和“人群健康”的观点,深刻认识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了解和掌握主要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卫生评价的方法,通过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来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同时,通过卫生学中医学统计方法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分析和处理科研资料的能力。教学基本要求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以“三基”(基本理

3、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掌握三级预防的策略,掌握预防疾病的技能,并能自觉地运用到临床服务中,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掌握医学科研中统计设计的原则,及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并能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科研工作中一些常见的统计学问题。熟悉统计软件SPSS的使用,熟悉如何建立数据文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结果的正确解释。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使用计算器及电脑操作相结合。

4、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本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诊断学。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卫生学人卫第七版,仲来福主编参考书:卫生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配套第七版教材) 仲来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临床预防医学主编 傅华 叶葶葶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5版)金泰廙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5版)吴坤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环境卫生学(第5版)杨克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卫生统计学主编 杨树勤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医学统计学

5、主编 孙振球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医学统计学主编 倪宗赞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SPSS 11统计分析教程主编 张文彤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课程成绩= 8590%期末成绩+1015%平时成绩。课程结束后,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理论考试,实行考教分离。命题范围:在每份试卷中85%以上为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大纲中要求熟悉或了解的内容不超过15%。考试内容并不局限于理论课内容。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实验课的作业成绩。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序号内容课时1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42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33相关与回归、实验设计34营养评价35职业中毒案例分析3二、教

6、学内容纲要绪论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意义,健康概念,三级预防策略,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与基本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特点、工作内容及实施。(二)了解:卫生学的发展简史,卫生学的内容组成,学习卫生学的目的和要求。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卫生学的概念和战略地位,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意义,健康概念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三级预防策略。(二)一般介绍或自学:卫生学的发展简史,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与基本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概述及实施,卫生学内容组成,学习卫生学的目的和要求。第一章 人和环境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

7、污染物的来源和分类,常见的环境污染物;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迁移,环境的自净作用;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污染对机体健康的损害;公害病的概念;影响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二)了解:环境的概念,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人类和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生态平衡的概念,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常见的环境污染物;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和自净;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影响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二)一般介绍或自学: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生态系

8、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的防治。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第一节空气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大气中几种常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光化学烟雾多环芳烃)对健康的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二) 了解:空气的卫生学特征;空气的物理性状(太阳辐射,空气离子,气象因素和微小气候)及其卫生学意义;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光化学烟雾多环芳烃);室

9、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大气卫生标准。 (二)一般介绍或自学:空气的卫生学特征;空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第二节水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水的生物性污染与介水传染病,水体汞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水的净化和消毒的意义;饮水氯化消毒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二)了解:水的卫生学意义;各种天然水源的卫生学特征;水体铬、氰化物、酚、多氯联苯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水源的选择和卫生防护原则;水的净化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饮水的其它消毒法。二.教学内容:(一

10、)重点讲解: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汞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的氯化消毒法。(二)一般介绍或自学:水的卫生学意义;水源的种类和卫生学特征;饮水的净化及其它消毒法。第三节地质环境和土壤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化学性地方病的概念;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地方性氟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镉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二)了解:地质环境和疾病的关系;我国常见的化学性地方病;土壤污染的来源;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地质环境与疾病的关系;碘缺乏病和地方

11、性氟病;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重金属镉污染)。(二)一般介绍或自学:地方性砷中毒和克山病;土壤污染的来源;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第一节营养素和热能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营养与营养素的概念,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内容及意义;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常用指标及意义;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种类及生理功能;人体的能量消耗;各类矿物质(钙、铁、锌)和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缺乏或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食物来源。(二)了解: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主要食物来源、供给量;热能供给量、来源及

12、适宜比例;各类维生素的理化性质、机体维生素营养状况评价;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量。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氨基酸模式,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种类及生理功能;人体的能量消耗;各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或过多症、食物来源及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二)一般介绍或自学: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脂肪及必需脂肪酸的消化;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分类及营养价值;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量。第二节合理营养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合理营养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膳食调查及其评价。(二)了解:几类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13、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膳食调查及其评价。(二)一般介绍或自学:几类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膳食调查及其评价,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目前我国人群膳食结构状况及改善措施。第四节营养与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膳食防治原则。肥胖病、糖尿病的病因、膳食防治原则。(二)了解:心血管疾病、肿瘤的病因及膳食防治原则。二.教学内容:(二)一般介绍或自学: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膳食防治,肥胖症的病因、肥胖的判断标准、健康危害和膳食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的发病危险因素、膳食防治原则。第六节食源性疾病与食物

14、中毒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食物中毒的的定义、特征与分类;常见的食物中毒的诊断及预防。(二)了解:食源性疾病的概念,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特征。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食物中毒的定义、特征、分类;常见的几种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好发食品、临床特点、处理原则与预防;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特征及救治原则。(二)一般介绍或自学:食源性疾病的概念与基本特征,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第一节职业性有

15、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职业病的定义、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工作有关疾病定义及特点;职业病预防与控制原则;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内容及常见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二)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和分类;职业性损害类型。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职业病的定义、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工作有关疾病定义及特点;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区别。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着重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见类型和目的。(二)一般介绍或自学: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和分类,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条件,职业性损害类型。第二节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常见的职业性毒物(铅、汞、苯、苯的氨基和硝基类化合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主要的接触作业、具有卫生学意义的理化特性、毒理、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