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四册 西亞和中亞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9374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第四册 西亞和中亞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地理第四册 西亞和中亞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地理第四册 西亞和中亞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地理第四册 西亞和中亞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地理第四册 西亞和中亞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第四册 西亞和中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四册 西亞和中亞(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第四冊第一、二課西亞和中亞(一)(二)一、西亞部份:(一)位置:位於印度半島與地中海東岸之間。(二)地形:高原為主。1.北部:由阿富汗到土耳其,有伊朗高原及安那托利亞高原。2.南部:阿拉伯高原。3.中部:由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沖積而成的“兩河流域”,又稱“肥沃月彎”。4.西部:昔與非洲相連,後因斷層陷落形成紅海而分離。(三)氣候:(乾熱少雨)1.沙漠氣候:(1)分布:伊朗高原到阿拉伯半島。(2)成因:副熱帶高壓沈降。 (3)都市:均屬綠洲城市。2.地中海型氣候:(夏乾熱冬暖有雨) 分布:黑海至地中海沿岸。(四)生活方式: 1.游牧:逐水草而居。2.農業:(1)綠洲農業: A.分布:沙漠區

2、的綠洲B.方式:利用地下水種植椰棗。(2)灌溉農業:A.分布:兩河流域區。B.方式:興建水庫,引用灌溉水道河水,種植麥類、棉花。(3)地中海型農業:A.分布:地中海沿岸區。B.方式:灌溉(A)夏:以柑橘、葡萄為主。(B)冬:以小麥、蔬菜為主。3.宗教:伊斯蘭教為主,被稱為“伊斯蘭教世界”,以麥加及麥地那為聖地;猶太教及基督教則以耶路撒冷為聖地。(五)石油資源:1.分布:波斯灣沿岸(世界最大油田地帶) 2.世界第一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其次為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3.不產石油但有油管通過的國家:約旦、黎巴嫩。4.影響:經濟由落後的農牧業朝向工商業發展,國家財富大增。(六)紛爭

3、地區:1.原因:(1)戰略地位重要 (2)石油豐產 (3)宗教信仰不同 (4)民族糾紛 2.以阿衝突及石油紛爭:(1)以色列復國 (2)兩伊戰爭 (3)波斯灣危機 PS.恐怖組織活動(七)各國概述:1.伊朗(波斯):(1)位置:伊朗高原西部。(2)氣候:副熱帶沙漠。(3)生活方式:畜牧。(4)物產:波斯地毯、波斯棗、石油。2.伊拉克:(1)位置: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 (2)氣候:副熱帶沙漠。(3)生活方式:灌溉農業。(4)物產:石油。3.以色列:(1)位置:地中海東岸。(2)氣候:地中海型氣候。(3)生活方式:灌溉農業(約旦河水利)、工業(美國支持)。 (4)重要都市:臺拉維夫、

4、海法,均為工業中心。4.土耳其(歐亞橋樑):(1)位置:控制黑海進出地中海水道。(由東向西為博斯普魯斯海峽、馬摩拉海、達達尼爾海峽)(2)氣候:地中海型氣候。(3)生活方式:農牧業為主。(4)物產:小麥、棉花、煙草、安哥拉羊毛。(5)重要都市:安卡拉(首都)、伊斯坦堡(位於歐洲)。二、中亞部份:(一)地形:為廣大內陸盆地,北部為草原,中、南部是沙漠低地。(二)氣候:溫帶沙漠氣候。(三)生活方式:1.游牧:逐水草而居。2.農業:綠洲農業,位於阿母河與錫爾河雨旁(均注入鹹海)。3.工業:(1)原因:水利灌溉增建,礦產開發。(2)主要國家:哈薩克(為中亞石油主要生產國)。(3)工業產品:石油、鐵、鉛

5、、銅、煤。(4)工業都市:加拉干達因產煤而為鋼鐵中心。4.農、牧業:(1)主要國家: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2)發展地帶:山麓及河谷地區(集約農業)。 (3)物產:棉花、羊。(4)重要都市:塔什干:中亞第一大都市和工業中心,為烏茲別克首都。第三、四課北亞和東歐(一)(二)一、北亞部份:(一)位置:烏拉山至太平洋之間,今屬俄羅斯的一部份。(二)地形:1.西部西伯利亞平原:位於烏拉山至葉尼塞河之間,為一河川沖積平原,因心土層終年凍結,水份下滲困難,沼澤廣布,交通不便。2.中部西伯利亞高原:位葉尼塞河至勒那河之間,為一結晶岩分割高原。3.東部西伯利亞山地:勒那河以東至太平洋,多地震與火

6、山。(三)氣候: 1.溫帶大陸性氣候。2.冬季酷寒,夏雨集中。3.”冷”、”乾”為氣候兩大缺點。 4.雨量較多:高加索山西坡(因臨黑海)。 雨量較少:北極海沿岸。(四)天然植物:1.北部苔原帶。2.中部森林帶(北為針葉林,南為針、闊葉混合林)。 3.南部草原帶。(五)生活方式:1.分布:平原地區(人口多集中於都市)。 2.都市成因:因工業或鐵路交通而起。二、東歐部份:(一)地形:歐俄平原為主。 1.北部:因冰河侵蝕,多湖泊沼澤。2.南部:黑土分布,肥沃,產小麥、甜菜。3.西部:除喀爾巴阡山及外西凡阿爾卑斯山外,亦多平原(匈牙利平原、瓦拉幾亞平原)肥沃,產麥類、玉米。(二)氣候:為北亞大陸性及西

7、歐海洋性間的過渡性氣候。(三)農城:(特殊的農村景觀) 1.成因:共黨所成立的集體農場。2.分布:俄羅斯的歐俄平原及西伯利亞平原。3.做法:農民需集居於指定聚落中,因此聚落具有都市服務機能,故稱“農城”。(四)重要都市:1.莫斯科:因運河連通白海、波羅的海、黑海、亞述海、裡海,故稱“五海之港”。2.聖彼得堡:俄羅斯最大商港。3.基輔:烏克蘭首都有穀倉之稱,位於歐俄平原南部。4.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首都,農產品集散地,位瓦拉幾亞平原中央。5.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市區跨多瑙河兩岸。6.華沙:波蘭首都。(五)各國工業:1.俄羅斯:(1)基礎工業為主,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原料、動力、技術裝備。(2

8、)礦產以煤、鐵、石油、天然氣為主,多分布於烏拉山。(3)工業東移:A.二次大戰前:以聖彼得堡及莫斯科為中心。 B.二次大戰後:開發烏拉山南部,庫斯內次盆地及貝加爾湖西側工業區。2.烏克蘭:(1)基礎工業為主。 (2)分布於黑海北方的頓內次盆地,利用當地煤產及聶伯河水電,發展鋼鐵、機械、運輸等重工業。3.捷克:(1)基礎工業為主。 (2)分布於東部奧斯特拉瓦煤田及西部山麓的鐵砂,發展鋼鐵工業。(3)軍火工業盛。4.波蘭:(1)農工均衡發展。 (2)戰前農牧為主,小麥、黑麥、馬鈴薯及牛豬為主要產品。(3)戰後國土西移,開發南部煤、鐵、石油,並以德國工礦區為基礎,發展重工業。(4)華沙、洛次為工業中

9、心,格但斯克為造船中心。5.羅馬尼亞:(1)農、礦為主。 (2)東部瓦拉幾亞平原,西部匈牙利平原,肥沃、日照足,產小麥、玉米,布加勒斯特為農產品集散中心。(3)外西凡阿爾卑斯山東南部的普洛什特盛產石油。6.波羅的海三小國: 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近年來因歐洲資金的投入,開始發展高科技產業。第五課北歐一、冰河地形:(一)冰河中心:基阿連山。1.向東南經芬蘭到達東歐。 2.向南直達波蘭、德國二國北部。 3.向西滑落至大西洋。(二)北歐地形的共同特徵:崎嶇地表,特多湖泊,曲折海岸(峽灣)。二、冷溼氣候:(一)夏季:夏溫不高(因北大西洋暖流經過)為主要降雨季,雨量由西向東遞減(因西風吹送)斯堪的

10、那維亞及冰島均有冰河。(二)冬季:寒冷而長,積雪日數多在五個月以上。三、五國概述:(一)以漁業為主的冰島:(因寒暖流交會及大陸棚廣大) 1.地形:為岩石高原,多冰雪覆蓋。2.特色:多火山、溫泉(溫室蔬菜及養殖漁業)。 3.產業:漁業為主(鱈魚為主),主要都市均位於南部(因緯度較低),首都雷克雅維克有冒煙的港灣之稱。(二)向海洋謀取財富的挪威(峽灣之國):1.原因:因地形、氣候、土壤均久佳,農業發展受限。2.項目:(1)漁業:利用峽灣、島嶼(羅佛敦群島)及北海漁場,發展漁業。(2)海運:利用北大西洋航線,擴建商船、貨輪、油輪。(3)石油:北海石油,產量己超過英國。(三)工礦立國的瑞典:(易利信)

11、1.概述:面積、人口均為五國之冠,耕地有限,不利於農業。2.項目:(1)林業:森林佔全國土地一半以上。(2)鐵礦:為主要經濟活動,產於北部北極圈內,多輸往英、德,換取煤礦,平均每2.2人即有一台小客車。(四)林業為主的芬蘭:(NOKIA)1.”千湖國”的原因:因受冰河磨蝕,產生無數槽谷和窪地,積水成湖。2.項目:(1)林業:林地佔土地面積65%。 (2)水力:河湖多急湍瀑布。(3)金屬機械工業:(含金屬、機械、電子)利用森林及水利發展木材造紙工業(紙張、木材、紙漿)外銷換取鐵、金屬原料,建立金屬機械工業。(五)丹麥的飼牧與工業:1.原因:氣候溼,本適合麥類生長,但因北美小麥的傾銷,乃專植牧草及

12、飼料作物,用科學方式飼養乳牛、肉牛、豬,供應英、德二國。2.漁業:北海漁場為主。 3.工業:食品、機械、造船為主。第六、七課西歐和南歐(一)(二)一、地形概述:(一)西歐部份:1.以平原為主,分布於英國東南經法國西北、比利時荷蘭,再向西至德國北部,為主要經濟活動區。2.接近北海及波羅的海的平原有冰河堆積(冰磧丘)而成的低丘。3.因冰河而成許多東西向冰河槽,居民利用來開築運河,溝通各大河川。4.阿爾卑斯山橫亙西歐南部的瑞士、奧地利,因受山岳冰河侵蝕及風化,產生許多谷地,為交通天然孔道。(二)南歐部份:1.新褶曲山脈:因新生代第三紀,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互撞而成,生成年代較古生代新,故稱。2.南歐範

13、圍:北面庇里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連線往南至地中海。3.三大半島:(由西向東) (1)伊比利半島:由條狀山脈所組成的高原為主(麥西達高原)。 (2)義大利半島:為阿爾卑斯山支脈延伸,西南部和西西里島一帶,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歐洲火藥庫)(3)巴爾幹半島:山脈綿亙,地形崎嶇,平原狹小,西北部因溶蝕作用形成喀斯特地形,嚴重影響農業及交通。二、三大氣候:(一)溫帶海洋性氣候:1.分布:西歐大部份及南歐西北部。2.特色:冬暖夏涼,雨量適中,終年有雨。3.形成原因:面臨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通過,終年西風吹送。4.特例:英國(1)雲霧多、日照少、夏季熱量不足。 (2)居民種植飼料作物及牧草,發展酪農業。(二

14、)溫帶大陸性氣候:1.分布:西歐及南歐內陸。2.特色:雨量較少,冬季寒冷,夏季乾熱。3.形成原因:離大西洋較遠,西風難以深入。4.特例:阿爾卑斯山脈(1)因地勢高,夏涼冬冷。(2)屬高山氣候。(三)地中海型氣候:1.分布:南歐大部份地區。2.特色:夏季晴空無雲,乾燥少雨,冬季溫和多雨。3.形成原因:夏季副熱帶高壓盤據,冬季本區進入西風帶,帶來大西洋溫濕水汽。三、觀光資源:(無煙囪工業)(一)法國:1.花都巴黎、艾菲爾鐵塔、凱旋門、蔚藍海岸。 2.流行服飾、香水、藝術、古蹟、美食。(二)義大利: 水都威尼斯、古羅馬競技場、神殿,那不勒斯的維蘇威火山、龐貝遺址、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遺產。(三)西班牙: 佛朗明哥舞蹈、馬德里古蹟。(四)瑞士(世界公園) 1.冰河地形、阿爾卑斯山脈、湖泊、森林、滑雪場、鐘錶工業。 2.鐵路電氣化、登山電車、纜車更新,來發展觀光業。(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