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鲍卫兵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9322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鲍卫兵 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通信原理(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鲍卫兵 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通信原理(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鲍卫兵 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通信原理(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鲍卫兵 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通信原理(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鲍卫兵 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鲍卫兵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鲍卫兵 (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原理,作者:鲍卫兵,责任编辑:樊晓燕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IDPN:308-2009-013 课件章数:8,第六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6.1 引言 6.2 抽样定理 6.3 脉冲振幅调制(PAM) 6.4 模拟信号的量化 6.5 脉冲编码调制(PCM) 6.6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6.7 增量调制(M) 6.8 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6.1 引言,实质:模拟信号在数字传输系统中传输,二、广泛采用的方法:脉冲编码调制(PCM),三、采用PCM的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模拟 信源,抽样 量化 编码,数字 通信 系统,译码 LPF,四、本章内容: 抽样定理、PAM、PCM

2、、DPCM,时分多路复用等。,一、问题的提出:,实例:模拟语音信号的数字传输,返回,三个步骤: (1) 把模拟信号数字化, 即模数转换(A/D); (2) 进行数字方式传输; (3) 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 即数模转换(D/A)。,6.2 抽样定理,或者说:抽样时间,一、理论根据:,1、抽样定理描述:若 的频带 ,若以频率 的速率对它进行抽样 ,则 能由抽样值完全确定。,2、证明(两种方法:图解、公式),二、抽样与抽样定理:,三、分类:,四、低通型抽样定理:,五、带通型抽样定理:,A、图解,返回,B、公式推导:,(1)抽样:,(2)恢复:,若:,通过截止频率为 的LPF,可得到模拟信号的频

3、谱。,那么:,返回,五、带通抽样定理,若也用2fH抽样,则,结论:频带利用率低,五、带通抽样定理(续),2) fH=nB+kB, 0k1:最小抽样频率为,是小于 的 最大整数,其中:,结论:实际应用的窄带高频信号,其抽样频率近似为2B。,窄带高频信号:中心频率远大于带宽的信号。,返回,带通均匀抽样定理:一个带通信号m(t),其频率限制在fL与fH之间,带宽为B=fH-fL,如果最小抽样速率fs=2fH/m, m是一个不超过fH/B的最大整数,那么m(t)可完全由其抽样值确定。下面分两种情况加以说明。 ,1)fH=nB:此时fH/B=n是整数,m=n,所以抽样速率fs=2fH/m=2B,频谱图:

4、,结论:当fH=nB时,能重建原信号m(t)的最小抽样频率为fs=2B,fs与fL关系,返回,fH=nB, fS=2B时带通信号的抽样频谱,返回,fs与fL关系,6.3 脉冲振幅调制(PAM),一、正弦信号作载波的调制,有AM、FM、ASK、FSK等,二、脉冲调制:以脉冲序列为载波的调制,即利用低频模拟信号去改变脉冲的某些参数(幅度、宽度、时间位置等)。,分为脉幅调制PAM、脉宽调制PDM、脉位调制PPM。,脉 冲 调 制 波 形,三、脉冲振幅调制(PAM):载波的幅度随低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三种抽样方式:理想抽样、自然(曲顶)抽样、瞬时(平顶)抽样,1、理想抽样:抽样脉冲为理想的冲激函数

5、,与抽样定理相同,略,2、自然(曲顶)抽样:抽样脉冲为矩形窄脉冲,样值的顶部随低频模拟信号变化,3、瞬时(平顶)抽样:抽样脉冲为矩形窄脉冲,样值的顶部是平的,举例:PCM系统的编码中, 编码器的输入就是采用平顶抽样脉冲。 在实际应用中,抽样速率fs要比2fH选的大一些,一般fs=(2.53)fH。例如语音信号频率一般为 3003400 Hz,抽样速率fs一般取8000 Hz。 以上按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均能构成PAM通信系统, 也就是说可以在信道中直接传输抽样后的信号,但由于它们抗干扰能力差,目前很少实用。 它已被性能良好的脉冲编码调制(PCM)所取代。,自然(曲顶)抽样,(1)波形及频谱,(2

6、)表达式:,(3)恢复,可以使用理想低通滤波器从已抽样信号中恢复出模拟信号。,返回,瞬时(平顶)抽样,(1)抽样波形,(2)抽样框图(先理想抽样,再对样值形成矩形脉冲),(3)恢复,不能使用理想低通滤波器从已抽样信号中恢复出模拟信号。,(4)实际电路中,采用抽样保持电路实现平顶抽样,得到的脉冲为矩形脉冲。,返回,6.4 模拟信号的量化,2、量化:,1、量化电平:模拟信号抽样后,样值 有无穷多个可能值,但N位二进制数字信号只有 个电平样值,因此必须将抽样值划分为M个离散值(称为量化电平)。,A、定义:利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量化电平来表示(近似)模拟抽样值的过程。,B、注意符号的表示,C、量化误差:

7、,3、量化方法:,一、有关量化的基本概念,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返回,B、注意符号的表示,:模拟信号,:量化区间的端点,:信号抽样值,:量化器的输出电平(量化电平),若,C、量化误差:,若 表示抽样值、 表示该抽样值对应的量化电平。,返回,二、均匀量化:,均匀量化:输入信号的取值域按等距离分割的量化。量化电平取各区间的中点,信号功率 :,第 个量化电平:,第 个量化区间的终点:,插图,举例: 个量化电平,信号区间为: 概率密度为: 求,解:,代入:,可得:,又,故信号量噪比:,信噪比低,信噪比高,D、缺点:量化噪声与信号电平无关,只与量化台阶有关。小信号时,信噪比低;大信号时,信噪比高。对于小

8、信号难以达到给定的要求。,返回,三、非均匀量化:,2、优点:,B、改善了小信号的信号量噪比。,3、实现方法:,压缩:用非线性变换电路将输入变量 变成另一变量,即:,扩张器的传输特性为:,1、定义:信号取值小的区间,量化间隔小;反之,量化间隔大。,A、信号非均匀分布时,输出端可得到较高的平均信号量噪比;,将抽样值先压缩再均匀量化;接收端采用扩张器来恢复。,3、两种对数式压缩器,(1) 压缩律(美国),A、 压缩特性:,均作了归一化:,为压扩参数,B、 压缩特性曲线:,C、信噪比的改善程度:,(2)、 A 压缩律(中国及欧洲),B、 压缩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它将小信号 进行了放大,将大信号 进行

9、了压缩;改善了小 信号的信噪比。,对 进行均匀量化, 相当于对 进行 非均匀量化。,返回,C、信噪比的改善程度:,大信号,看压缩前后的量化误差的改善程度。,小信号,说明:采用压扩提高了小信号的信噪比。达到了目的。,返回,(2)、 A 压缩律(中国及欧洲),A、 压缩特性:,B、实际采用的是近似A律的13折线(A=87.6),保持了连续压扩的优点 又便于数字电路实现.,6.5 脉冲编码调制(PCM),PCM?:将模拟语音信号抽样量化,然后使已量化值变换成数字代码,举例:(均匀量化),通过PCM, 可以将模拟信号 变换成数字信号。,6.5.1、PCM原理,一、PCM通信系统方框图,1、编码:,A、

10、码型的选择(P170) 采用折叠码,(1)语音信号是双极性信号;,(2)若出现误码,折叠码对小信号的影响小(语音信号是小信号的概率大);,B、码位数的选择(由所要求的通信质量决定):,(1)位数越多,量化分层越多,量化噪声越小,通信质量越好;,(2)但同时,要传输的数据量增加,设备更复杂。,(3)对语音信号进行PCM编码,78位码,包括极性码、段落码、段内码,(3) A律13折线PCM 30/32路基群设备中所采用的码型,常用二进制码型,返回,D、编成8位折叠码的步骤,(2)如何编码:,极性码: 样值为正,编为1;样值为负,编为0,段内码与16个量化级之间的关系,段 落 码,返回,(A)极性码

11、:1,(B)段落码:因为10241270,为第8段,段落码为:111,(C)段内码:第8段内每一小段的量化间隔为64;,(D)1 111 0011(表示位于第8段里的第3小段这个量化区间),该区间的量化电平为量化区间的中间值:1024+3*64+32=1248,(E)故误差为:1270-1248=22,3、与均匀量化比较(在小信号量化间隔相同的前提下):,A、非均匀:7位码,8*16=128个量化区间,却可以最多编2048个量化单位,B、均匀:若要编2048个量化单位,则要编成11位码,设备简单,传输系统带宽小。,C、非均匀7位码与均匀11位码的对应关系:,二、逐位比较法编码器原理及其实现,三

12、、逐位比较法译码原理,二、逐位比较法编码器原理及其实现,例: 设输入信号抽样值Is=+1260(为一个量化单位, 表示输入信号归一化值的1/2048),采用逐位比较法编码器, 按A律13折线编成8位码C1C2C3C4C5C6C7C8。 ,解 : (1)确定极性码C1:由于输入信号抽样值Is为正,故极性码C1=1。 (2) 确定段落码C2C3C4: C2是用来表示输入信号抽样值Is处于13折线8个段落中的前四段还是后四段,故确定C2的标准电流应选为 IW=128 第一次比较结果为IsIW, 故C2=1,说明Is处于后四段( 58段)。,C3是用来进一步确定Is处于56段还是78段,故确定C3的标

13、准电流应选为 IW=512 第二次比较结果为IsIW, 故C3=1,说明Is处于78段。 同理, 确定C4的标准电流应选为 IW=1024 第三次比较结果为IsIW,所以C4=1,说明Is处于第8段。 经过以上三次比较得段落码C2C3C4为“111”,Is处于第8段,起始电平为1024。 ,(3) 确定段内码C5C6C7C8: 第 8 段的 16 个量化间隔均为8=64,故确定C5的标准电流(取中间)应选为 IW=段落起始电平+8(量化间隔) =1024+864=1536 第四次比较结果为IsIW,故C5=0,可知Is处于前 8 级(07量化间隔)。,同理,确定C6的标准电流为 IW=1024

14、+464=1280 第五次比较结果为IsIW,故C6=0,表示Is处于前4级(03量化间隔)。 确定C7的标准电流为 IW=1024+264=1152 第六次比较结果为IsIW,故C7=1,表示Is处于23量化间隔。 最后,确定C8的标准电流为 IW=1024+364=1216 1152+164=1216 第七次比较结果为IsIW,故C8=1,表示Is处于序号为3的量化间隔。原为+1260, 1260-(1216+32)=12误差。,经过以上七次比较, 对于模拟抽样值+1260,编出的PCM码组为 1 111 0011。,相对应的11位线性码为10011100000,返回,为使落在该量化间隔内

15、的任意信号电平的量化误差均小于i/2,在译码器中都有一个加i/2电路(在有效码后加1)。因此带有加i/2电路的译码器,最大量化误差一定不会超过i/2。 因此译码时,非线性码与线性码间的关系是7/12变换关系(不是7/11)。 如上例中,Is位于第8段的序号为3的量化级,7位幅度码1110011对应的分层电平为1216,则译码输出为1216+i/2=1216+64/2=1248, 量化误差为1260-1248=1264/2 , 不是44。 即量化误差小于量化间隔的一半。 ,PCM编译码器集成芯片,四、 PCM信号的码元速率和带宽,1) 码元速率。设m(t)为低通信号,最高频率为fH, 按照抽样定理的抽样速率fs2fH,如果量化电平数为M, 则采用二进制代码的码元速率为 fb=fslog2 M= fslog2 2N=fsN,2)传输PCM信号所需的最小带宽。在无码间串扰和采用理想低通传输特性的情况下,所需最小传输带宽为,实际中用升余弦传输特性时所需传输带宽为 以常用的N=8,fs=8kHz为例,实际应用的B=Nfs=64 kHz,显然比直接传输语音信号m(t)的带宽(4kHz)要大得多。,2、不加证明,其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也就是说:编码的位数增加一位,量化信噪比提高6分贝。,1、PCM系统中存在两种噪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