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4487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天津市高考压轴卷历史附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天津市天津市 2019 届高考压轴卷届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试题文综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考试用时 l50 分钟。本试卷包括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共 100 分。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4 分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历史答案在答题卡上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1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4 分分 1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春秋大一统者,

2、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这段话主要阐明的是( ) A政治统一需要思想统一 B法度严明利于统一 C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D大一统是历史规律 2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 “治生是要紧事” , “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 ,并且认 为“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 、 “知稼稿的公子”的地位一样。这表明当时 A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 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D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3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

3、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 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 A宗法意识的淡薄 B考试入仕的开始 C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D特权垄断的削弱 4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卷十二中,对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见下表) 。 这些数据反映出 时间 1840 1895 年 1895 1911 年 1911 1927 年 1927 1937 年 1937 1945 年 1945 1949 年 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 2 数量 (万元) 802633 95569 62711 969262 09647 918 比重 (%) 825281442373755681 A近代英国

4、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 B近代美国在华投资额不断增长 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 D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5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下方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 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入( )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新民主主义论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6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下列说法最能直接体现这一规定 的是 以北京为首都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选举毛

5、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A B C D 7.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一文中写道:“30 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 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 年 1 月 25 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 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 入合作社。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B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C彻底否定以往“分田单干”的历史性作用 D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8 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

6、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 是专属百人团大会(Comitia Cenuriata)的权力。 ”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3 A限制权力滥用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强调公正至上 D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9下图是一篇历史论文的提纲。据此推断,其标题应是:新航路的开辟_( ) A促进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 B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速度 C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兴起 D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历史学 10.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 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

7、生着联系。这一时代 A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B彻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D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 11有学者指出:在(20 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 ,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 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 。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 ) A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世贸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化加快经济全球化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6 分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3 题,共 56 分。 历史

8、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千秋,对此人们各有说法。 12 (22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而 1862 年太平天国革命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 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到上个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 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 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 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其中租客制工人 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

9、,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 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4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和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 (4 分)并分析国民政府推 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8 分) 材料二 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 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 ,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 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 斯

10、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 斯大林: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 摆脱危机。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如果 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 (1934 年 7 月 23 日)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与国民政府、美国政府的做法有什么 本质区别? (4 分)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和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本质区别。 (4 分)邓 小平的“南方谈话”对社会主

11、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2 分) 13. (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由于对国际联盟的超越,联合国才避免了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的诸多尴尬。在此基础上,半 个多世纪以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难以数计的决议,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的决议。当然, 还有一个方面应该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如今的世界贸易组织) 等,是“联合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编自杨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对国际联盟继承和超越的表现。(4 分) 材料二 美国冷战史学家加迪斯用“漫长的和平”来形容冷战。

12、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的方式来 解决问题的打算,为准确把握对方意图,避免因误判导致战争意外发生,仅在军控领域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 判,到 1987 年陆续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 、 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 、 中导条约等协议。这即使并非美 苏战略稳定的根本原因,至少起到了缓冲与调和双方战略紧张关系、防止世界战争的客观效果。 据桂立苏美关系 70 年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之间为什么能维持“漫长的和平”?(4 分) 材料三 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 170 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

13、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5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指出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6 分) (4)综上,谈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 分) 14(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号 思想家 思想主张 苏格拉底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是对的。 ” 彼特拉克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 (1)材料一中两种思想有何共同之处,各体现怎样的时代特征。(6 分) 材料二 德国的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人类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华,都是

14、与古典优秀文化相接 触的过程,人类古典优秀文化就像大海边连着船只的缆绳,如果没有缆绳,船只将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泊。 同样,如果我们同古典优秀文化失去了联系,人类也将漫无目的地前行。 ”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时代精神状况 (2)概括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材料一中两种思想的关系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请予以说明。(4 分) 材料三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共和主义)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 遗业也。 ” 孙中山 “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 李大钊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两种思想的共同作用。(8 分) 6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A 【

15、解析】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可知董仲舒主张国家统一需要 思想统一,用思想的一统维护政治的一统,故选 A 项;法度严明是思想统一的结果,强调的是思想统一,排 除 B 项;这有助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而不是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排除 C 项;大一统是大家认可的准则 而不是历史规律,排除 D 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治生是要紧事 , 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 ,并且认为 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 、 知稼稿的公子的地位一样”可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已 对传统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造成重大冲击,故选 B 项;根据材料我们不难看出, 温氏母训在材料中所呈现 的内容全然并不是封建伦理,排除 A 项;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阶层流动速度的相关提及,排除 C 项;根据常 识, 温氏母训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共识,属于明显的以偏概全,排除 D 项。 3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墓志署名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转变为唐代官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