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脉诊实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8578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9.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脉诊实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5.2脉诊实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5.2脉诊实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5.2脉诊实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5.2脉诊实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脉诊实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脉诊实训(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脉诊模拟训练,内容提要,一、脉诊的基本内容 二、脉诊的模拟训练 三、脉诊的思考训练,一、寸口诊法基本内容,1.诊脉时间 2.诊脉部位 3.体位 4.平息 5.指法,(一)诊脉方法,息匀宁静,脉五十动 “平旦”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和比较平静时诊脉。 “五十动”50次脉动以上,约12分钟,必要时可延长。,(一)诊脉方法,1.诊脉时间,尺,关,寸,高骨为关, 前寸后尺 腕后桡动脉,分三部,即寸、关、尺,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一)诊脉方法,2.诊脉部位,正坐或仰卧,直腕仰掌,脉与心平。,(一)诊脉方法,3.体位,

2、坐位诊脉 卧位诊脉,医息调匀 清心宁神 以息计脉,(一)诊脉方法,4.平息,(1)医患侧坐,左右交诊,食中无名,三指齐平,略呈弓形。,(一)诊脉方法,5.指法,(2)中指定关,随按尺寸,指目侯脉,仔细探寻,(一)诊脉方法,5.指法,(3)布指适宜,身高宜稀,矮胖则密 要与患者手臂长短和医生的手指粗细相适应。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多用“一指(拇指或食指)定关法”。,(一)诊脉方法,5.指法,(4)举轻按重,中取为寻,三指总按,一指单诊,(一)诊脉方法,5.指法,浮中沉取脉示意,总按,单诊,(二)诊脉的注意事项,(1)脉诊时间:平旦诊脉,保证时间,适当延长 (2)脉诊环境:安静舒适,调节室温 (3

3、)脉诊体位:正坐仰卧,医患侧坐, 脉与心平,左右交诊 (4)患者情绪:平心静气,自然放松 (5)医生情志:调匀呼吸,清心凝神 (6)减少刺激:暖手诊脉,不留指甲,(二)诊脉的注意事项,脉与心平,(二)诊脉的注意事项,不可压迫手臂,(二)诊脉的注意事项,不要带手表,脉枕位置太前,脉枕位置太后,(三)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深度:指脉位的浅深。 速度:指脉搏的频率。 均匀度:节律、脉力是否均匀。 长度:指脉搏轴向范围的长短。 宽度:指脉搏径向范围的粗细。 力度:指脉搏力量的强弱。 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 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脉位,脉数,脉形,脉势,古人谓之:有胃、有神、有根

4、总之“三部有脉,和缓有力”,脉位:不浮不沉 沉取不绝 脉数:息四五至 节律一致 脉形:三部有脉 不大不小 脉势:从容和缓 流畅有力,(四)正常脉象,1.平脉的特点,一般认为,常见病脉28脉。浮、沉、迟、数、虚、实六种脉象称六纲脉,分别在脉位、脉数、脉势诸方面统领诸脉,而其他各脉亦是分属于各纲之下发生变化。,(五)常见病脉,(五)常见病脉,1. 脉位分类,(1)浮脉:浅脉 轻按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如水漂木”,(五)常见病脉,1. 脉位分类,(2)沉脉:深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如石投水”,(3)迟脉:脉来缓慢,息不足四 (一分钟不满60次)。 迟脉

5、相类脉 缓脉:脉来和缓,一息四至,(五)常见病脉,2. 脉率分类,(4)数脉:脉来急促,息五六至 (相当于90130次/分 )。 数脉相类脉 疾脉:一息七至以上为疾脉。 相当于130160次/分,(五)常见病脉,2. 脉率分类,(5)洪脉 位浮,脉大,势强,来盛去衰,(五)常见病脉,3. 脉宽度分类,(6)细脉:脉道狭小,如按细线,应指明显,但势软无力。 细脉相类脉 濡脉:位浮、形细、势软。 弱脉:位沉、形细、势软。 微脉:脉形极细,脉势极软,似有似无。,(五)常见病脉,3. 脉宽度分类,(7)长脉:脉动应指的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脉体较长。 (8)短脉:脉动应指不满三部,或只见关部,尺部或

6、寸部不显。,(五)常见病脉,4. 脉长度分类,(9)实脉 形大,脉长,势强有力。 (10)虚脉 三部九侯皆无力。,(五)常见病脉,5. 脉力度分类,(11)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 珠,有往来回旋之感。 滑脉相类脉: 动脉:动脉多见于关部,具有滑、数、短三种脉象的特征。,(五)常见病脉,6. 脉流利度分类,(12)涩脉:形细,率迟,不畅, 力律不匀,如轻刀刮竹,(五)常见病脉,6. 脉流利度分类,(13)弦脉:直,长,硬/紧,如按琴弦 弦脉相类脉 紧脉:紧,转,弹,长,有力,(五)常见病脉,7. 脉紧张度分类,(五)常见病脉,8. 均匀度异常,(14)结脉:迟、止、无定数。,(五)常见

7、病脉,8. 均匀度异常,(15)代脉:缓、止、有定数、良久复来。,(五)常见病脉,8. 均匀度异常,(16)促脉:数、止、无定数。,含义:凡由二种或以上的单因素脉同时出现,复合构成的脉象,称为相兼脉,又称复合脉。 分类:二(三/四/五)合脉 相兼原则:位数形势不矛盾 相兼脉意义:单因素脉主病相兼,(七)相兼脉,(八)脉诊的临床运用,概念: 内容: 1.独异脉象主病 2.脉象主病辨析 3.脉症顺逆与从舍,概念:独异脉象是指病人独见某一种 异常脉象。 分类: 部位之独 脏气之独 脉体之独,1.独异脉象主病,1.独异脉象主病,(1)部位之独,部位之独(提示病位)某种异常脉象仅见于寸关尺的某一部,主病

8、多与该部所属脏腑有关。 如: 左关脉独弦肝郁 右寸脉独弱肺虚 左尺脉独沉肾病,1.独异脉象主病,(2)脏气之独,脏气之独(提示病位)五脏之中,各有本脉,若两手六脉独见该脉者多为该脏之病。 如: 洪脉心之病脉 弦脉肝之病脉 浮脉肺之病脉 沉脉肾之病脉 缓脉脾之病脉,1.独异脉象主病,(3)脉体之独,脉体之独(提示病性)疾病中突出表现某种脉象,所主病证明确。其意义与该种脉象主病相关,如: 芤脉失血,伤阴 伏脉厥病,痛极 洪脉阳热亢盛 细脉气血两虚,湿证 滑脉痰湿,食积,2.脉象主病辨析,浮脉主表虚阳外越,亦可脉浮 沉脉主里感寒过重,寒束皮 毛,表证可脉沉 迟脉主寒胃肠实热,脉道壅 滞,脉沉迟涩 数

9、脉主热浮大虚数,为虚阳外 越之假热证,(1)熟悉脉象意义,2.脉象主病辨析,当脉象与其他症状所反应的病理性质不相符时,对脉象或症状的依从或不从。,(2)脉症顺逆,3.脉症从舍,(1)脉症不符的原因,脉症不符的原因: 疾病病情复杂,不一定都能反映于脉或症。 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真虚假实,真实假虚 病情演变,通过因果关系,使脉症产生 与疾病性质“相反”的现象。,(2)脉症从舍方法,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首先分析脉症各自所反映的意义; 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找出其因果关系; 判断疾病本质,决定脉症从舍。 症状与性质相符舍脉从症; 脉象与性质相符舍症从脉。,3.脉症从舍,二、脉诊模拟训练,(一)脉

10、诊示范,1.诊脉方法训练 通过教师示教,讲解脉诊方法和技巧 (1)选择合适诊脉时间 (2)选择合适诊脉体位 (3)确定寸口诊脉部位 (4)演示合适诊脉指法 (5)强调脉诊注意事项,二、脉诊模拟训练,(一)脉诊示范,2.脉象识别训练 结合模拟脉象仪,讲解脉象要素的体验方法 深 度深 or 浅浮、沉。 速 度快 or 慢迟、数。 均匀度均匀or不匀结、代、促 长 度长 or 短长、短 宽 度粗 or 细洪、细。 力 度强 or 弱虚、实。 流利度流畅or滞涩滑、涩。 紧张度紧 or 缓弦、紧、缓。,二、脉诊模拟训练,(二)脉诊分组训练,二、脉诊模拟训练,(二)脉诊分组训练,二、脉诊模拟训练,(二)

11、脉诊分组训练,二、脉诊模拟训练,(二)脉诊分组训练,二、脉诊模拟训练,(三)脉诊实训总结,三、脉诊思考训练,(一)脉诊训练题,1以症测脉 案例一:姜,男,11岁,学生。一月前开始有轻微咳嗽,未予重视。近半月来咳嗽加重,但不吐痰,夜间盗汗,午后低烧,咽干微渴,食纳欠佳,大便稍干,小便如常,舌质淡红苔少。X光胸透报告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可能脉象:脉细数。 证候诊断:肺阴虚证。,1以症测脉 案例二:张,女,16岁,学生。夜间遗尿12年,患者自4岁开始,经常夜间遗尿,遇冷加重,曾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近1年来症状加重,每隔二、三天或五、六天,特别是入冬以来,每隔一二天即发作1次,多于熟睡中尿自遗

12、。平时头晕神疲,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睡眠、食欲、大便尚可,月经正常。面色淡白,舌淡红少苔。,可能脉象:脉沉细无力。 证候诊断:肾气不固证。,三、脉诊思考训练,(一)脉诊训练题,1以症测脉 案例三:胡,男,40岁。患者平时常在小饭店及小吃摊点暴饮暴食,曾有多次食后腹泻史,自服黄连素或庆大霉素后缓解,一直未予重视。昨晚在外饮酒进餐后于半夜出现腹痛拘急,随即腹泻6次,初为不成形,甚如水样,后见大便夹有赤白粘冻,伴有发热,里急后重,便后腹痛不减,恶心,无呕吐,无便血。舌质苔黄腻。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6109/L,N82%。大便常规:WBC,RBC。,可能脉象:脉滑数。 证候诊断:肠道湿热证

13、。,三、脉诊思考训练,(一)脉诊训练题,2以脉测证 案例一:顾,女,32岁,农民。因月经量多,淋漓不尽半月之久而来诊。自诉上个月因劳动繁重,加之家事繁忙,因而本次行经时,月经骤下量多,经医生注射止血针,血量虽然减少,但至今已半月,仍淋漓不断,血色淡红,面部虚浮,舌质浅淡,舌苔薄白,脉细弱。,还可能存在的症状:气虚类症。 证候诊断:脾不统血证。,三、脉诊思考训练,(一)脉诊训练题,2以脉测证 案例二:吴,男,50岁,军人。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近10年,近几年来出现胸闷、心悸、阵发性心前区刺痛,每因劳累、情绪激动、受凉、饱食后诱发,经某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舌质淡红,有散在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血压14898mmHg,总胆固醇292毫克。,还可能存在的症状:血瘀类症。 证候诊断:心脉痹阻证。,三、脉诊思考训练,(一)脉诊训练题,三、脉诊思考训练,(二)脉诊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