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__室内布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8493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__室内布线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15__室内布线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15__室内布线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15__室内布线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15__室内布线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__室内布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__室内布线(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 供配电专业部分,15 室内布线,1 熟悉一般场所布线的有关规定; 2 了解特殊场所布线的有关规定; 3 熟悉建筑物内综合布线设计要求。,15.1 一般场所布线的有关规定,1. 一般规定 配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场所环境的特征; (2)符合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征; (3)人与布线之间可接近的程度; (4)由于短路可能出现的机电应力; (5)在安装期间或运行中布线可能遭受的其它应力和导线的自重。,配电线路的敷设,应避免下列外部环境的影响: (1)应避免由外部热源产生热效应的影响; (2)应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水的侵入或因进入固体物而带来的损害; (3)应防止外

2、部的机械性损害而带来的影响; (4)在有大量灰尘的场所,应避免由于灰尘聚集在布线上所带来的影响; (5)应避免由于强烈日光辐射而带来的损害。,2.绝缘导线布线 (1)直敷布线可用于正常环境的屋内场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直敷布线应采用护套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宜大于6mm2;布线的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5-1-1的规定。 3)当导线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m时,应穿管保护。,(2)绝缘导线明敷在高温辐射或对绝缘导线有腐蚀的场所时,导线之间及导线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净距,在后面论述。 (3)屋外布线的绝缘导线至建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15-1-3

3、的规定。,(4)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宜用于屋内、屋外场所,但对金属管、金属线槽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采用。在建筑物的顶棚内,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 (5)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1.5mm的电线管。直接埋于素土内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水煤气钢管。,(6)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其相互间的净距不宜小于下列数值: 1)当电线管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m,在上面时为0.3m。 2)当电线管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在上面时为1m。当不能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

4、距均可减至0.2m。电线管与其它管道(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的上面。管线互相交叉时的距离,不宜小于相应上述情况的平行净距。,(7)塑料管和塑料线槽布线宜用于屋内场所和有酸碱腐蚀介质的场所,但在易受机械操作的场所不宜采用明敷。 (8)塑料管暗敷或埋地敷设时,引出地(楼)面的一段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9)布线用塑料管(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可挠管)、塑料线槽,应采用难燃型材料,其氧指数应在27以上。 (10)穿管的绝缘导线(两根除外)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面积的40%。,(11)金属管布线和硬

5、质塑料管布线的管道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宜适当加装拉线盒或加大管径;两个拉线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无弯管路时,不超过30m; 2)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转弯时,不超20m; 3)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两个转弯时,不超过15m; 4)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转弯时,不超过8m。,(12)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的交流线路,应使所有的相线和线在同一外壳内。 (13)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路内,但符合下列情况时可穿在同一根管路内。 1)标称电压为50V以下的回路; 2)同一设备或同一流水作业线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3)同一照明灯具的几个回路; 4)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绝缘导

6、线总数不应多于根。 (14)在同一个管道里有几个回路时,所有的绝缘导线都应采用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3. 钢索布线 (1)钢索布线在对钢索有腐蚀的场所,应采取防腐蚀措施。钢索上绝缘导线至地面的距离,在屋内时为2.5;屋外时为2.7。 (2)钢索布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屋内的钢索布线,采用绝缘导线明敷时,应采用瓷夹、塑料夹、鼓形绝缘子或针式绝缘子固定;用护套绝缘导线、电缆、金属管或硬塑料管布线时,可直接固定于钢索上。 2)屋外的钢索布线,采用绝缘导线明敷时,应采用鼓形绝缘子或针式绝缘子固定;采用电缆、金属管或硬塑料管布线时,可直接固定于钢索上。,(3)钢索布线所采用的铁线和钢绞线

7、的截面,应根据跨距、荷重和机械强度选择,其最小截面不宜小于10mm2。钢索固定件应镀锌或涂防腐漆。钢索除两端拉紧外,跨距大的应在中间增加支持点;中间的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12m。,(4)在钢索上吊装金属管或塑料管布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持点最大间距符合表5.3.4的规定。 2)吊装接线盒和管道的扁钢卡子宽度不应小于20mm;吊装接线盒的卡子不应少于2。,(5)钢索上吊装护套线绝缘导线布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铝卡子直敷在钢索上,其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500mm;卡子距接线盒不应大于100mm。 2)采用橡胶和塑料护套绝缘线时,接线盒应采用塑料制品。 (6)钢索上采用瓷瓶吊装绝缘导线

8、布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1.5m。线间距离,屋内不应小于50mm;屋外不应小于100mm。 2)扁钢吊架终端应加拉线,其直径不应小于3mm。,4.裸导体布线 (1)裸导体布线应用于工业企业厂房,不得用于低压配电室。 (2)无遮护的裸导体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5m;采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的网孔遮栏时,不应小于2.5m。遮栏与裸导体的间距,应符合下面的规定: 1)当采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级的网状遮护物时,不应小于100mm; 2)当采用板状遮护物时,不应小于50mm。,(3)裸导体与需经常维护的管道同侧敷设时,裸导体应敷设在管道的上面。裸导体与需经常维护的管道(

9、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以及与生产设备最凸出部位的净距不应小于1.8m。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1.8m时,应加遮护。,(4)裸导体的线间及裸导体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5-1-5的规定。硬导体固定点的间距,应符合在通过最大短路电流时的动稳定要求。,(5)起重行车上方的裸导体至起重行车平台铺板的净距不应小于2.3m,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2.3m时,起重行车上方或裸导体下方应装设遮护。除滑触线本身的辅助导线外,裸导体不宜与起重行车滑触线敷设在同一支架上。,5.封闭式母线布线 (1)封闭式母线宜用于干燥和无腐蚀气体的屋内场所。 (2)封闭式母线至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2m;母线终端无引

10、出线和引入线时,端头应封闭。 当封闭式母线安装在配电室、电机室、电气竖井等电气专用房间时,其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可不受此限制。,6.电缆布线 ()一般规定 (1)选择电缆路径时,应按下列要求: 1)应使电缆不易受到机械、振动、化学、地下电流、水锈蚀、热影响、蜂蚁和鼠害等各种损伤; 2)便于维护; 3)避开场地规划中的施工用地或建设用地; 4)电缆路径较短。,(2)对于露天敷设的电缆,尤其是有塑料或橡胶外护层的电缆,应避免日光长时间的直晒,必要时应加装遮阳罩或采用耐日照的电缆。 (3)电缆在屋内、电缆沟、电缆隧道和竖井内明敷时,不应采用黄麻或其它易延燃的外保护层。 (4)电缆不应在有易燃、易爆及可燃

11、的气体管道或液体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在这类隧道内敷设电缆时,必须采取防爆、防火的措施。,(5)电缆不宜在有热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电力电缆,当需要敷设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6)支承电缆的构架,采用钢制材料时,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在有较严重腐蚀的环境中,应采取相适应的防腐措施。 (7)电缆的长度,宜在进户处、接头、电缆头处或地沟及隧道中留有一定余量。,()电缆在室内敷设 (1)无铠装的电缆在屋内明敷,当水平敷设时,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当垂直敷设时,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有防止电缆机械损伤的措施;当明敷在配电室、电机室、设备层等

12、专用房间内时,不受此限制。 (2)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当在桥架、托盘和线槽内敷设时,不受此限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3)架空明敷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m;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1m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0.5m时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以及由该段两端向外延伸不小于0.5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4)钢索上电缆布线吊装时,电力电缆固定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0.75m;控制电缆

13、固定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0.6m。,(5)电缆在屋内埋地穿管敷设时,或电缆通过墙、楼板穿管时,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6)桥架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5m。 (7)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电缆总截面面积与桥架横断面面积之比,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8)电缆明敷时,其电缆固定部位应符合表15-1-6的规定。,(9)电缆桥架内每根电缆每隔50m处,电缆的首端、尾端及主要转弯处应设标记,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点和终点。,()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 (1)电缆在电缆沟和隧道内敷设时,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5-1-7的规定。,(

14、2)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排水沟的坡度不应小于0.5%,并应设集水坑;积水可经集水坑用泵排出,当有条件时,积水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3)在多层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应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在同一支架上的电缆可并列敷设。当两侧均有支架时,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 (4)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350m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500mm。,(5)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时,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5.6.21的规定。,(6)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处,以及在进入变电所处,应设带门的防

15、火墙。防火门应装锁。电缆的穿墙处保护管两端应采用难燃材料封堵。 (7)电缆沟或电缆隧道,不应设在可能流入熔化金属液体或损害电缆外护层和护套的地段。 (8)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9)电缆隧道内的净高不应低于1.9m。局部或与管道交叉处净高不宜小于1.4m。隧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有条件时宜采用自然通风。 (10)当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电缆隧道两端应设出口,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75m时,尚应增加出口。人孔井可作为出口,人孔井直径不应小于0.7m。,(11)电缆隧道内应设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当照明电压超过36V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12)与隧道无关

16、的管线不得穿过电缆隧道。电缆隧道和其它地下管线交叉时,应避免隧道局部下降。,()电缆埋地敷设 (1)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沿同一路径敷设的电缆数量不宜超过8根。 (2)电缆在屋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700mm;当直埋在农田时,不应小于1m。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细砂层,其厚度宜为100mm,在细砂层应覆盖混凝土保护板等保护层,保护层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在寒冷地区,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不能深埋时,可增加细砂层的厚度,在电缆上方和下方各增加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3)电缆通过下列各地段应穿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1)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散水坡、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 2)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处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段; 3)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mm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地方。,(4)埋地敷设的电缆之间及其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5-1-9的规定。 注:1、路灯电缆与道路灌木丛平行距离不限; 2、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段电缆穿管,加隔板保护或加隔热层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