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50451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9月月考语 文 试题本试卷分I、两卷,第1卷为选择题,第卷为简答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42分)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披靡风靡一时 呼天抢地抢掠 屏障屏退 便嬖大腹便便B放辟邪侈复辟 援弓缴缴获 剔除警惕 穷源溯流朔日C大度审时度势 缧绁果实累累 槛阱门槛衅钟挑衅D惨怛袒露 驽钝弩弓 擢发难数濯足 睥睨/亲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诚惶诚恐 得不尝失 曩者 赧然B峨嵋山月 孝悌之义 决别 错愕C刎劲之交 盅惑人心 羽旄 怃然D态度倨傲 嗖喏宿将 瑕疵 刺谬3下列各旬

2、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用词也运斤成风,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B去年,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入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C本书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500万册,作为实用的基本英语语法书,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有极强的针对性。D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怀瑾握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信业内人士爆料,“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营

3、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的结果。B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C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杯格去世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缅怀他的文章。D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发生后,所有的地铁站都加强了警戒,大批携带武器荷枪实弹的警察牵着警犬守在地铁入口处。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相如因持璧却立(后退) 若望仆不相师(希望) 幽于圜墙之中(囚禁)B其文约,其辞微(浅薄) 争宠丽心害其

4、能(害怕)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C保民雨王,莫之能御也(治理,统治)权,然后知轻重(用秤称)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延请)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假使,如果)D吴楚东南坼(分裂,划分) 宣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吝啬)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突然)施施从外来,骄萁妻妾(喜悦自得的样子)6下列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望之不似人君 身之察察,物之汶汶廉颇日:“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欲求将军报其父仇,莫能得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宣可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而复请之,事必危矣A B C D7下列句子中通假宇最多的一项

5、是( )A其称文小面其指极大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黉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离骚”者,犹离忧也盖亦反其本矣 C辞决而行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亡走赵,赵不皮 D秦王恐其破璧,召有司案图直上载公子上坐刑于寡妻8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的( )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乃设九宾礼于廷 (5)是乃仁术也 (6)盖文王拘两演周易 (7)惟奕秋之为听 (8)大王见臣列观 (9)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0)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11)无兄弟之亲 (12)君乃亡赵走燕 (13)诗云:“他人有心,予圣寸度之。”夫子之谓也。A(1)(2

6、)(3)(6)(4)(8)(11)(12)(5)(10)(7)(9)(13) B(1)(7)(11)(2)(4)(9)(3)(6)(5)(8)(10)(12)(13) C(1)(11)(2)(4)(3)(6)(10)(5)(7)(9)(13)(8)(12) D(1)(7)(2)(4)(9)(3)(8)(11)(5)(6)(l0)(12)(13)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词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乏意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B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C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璧有瑕,请指示于王D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10下列加点的字均

7、有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秦御史前书曰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削其后楚日以削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群臣怪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秦王恐其破璧 且庸人尚羞之 今王鼓乐于此A/BCD/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魏安鳌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日:“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

8、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予能急人之圆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日:“吾臣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俗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

9、公予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鹈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予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予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1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生:单独生存。C今有难,无他端,丽欲赴秦军 他端:别的办法

10、。D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资:出钱悬赏。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磬夫人/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B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C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予纵轻胜,弃之降秦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13下列句子分别为四组,最能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公子患之,数清魏王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复弓|车还闽侯生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A B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

11、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圈”豹品格。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阉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D如姬的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第卷(108分)三、默写简答(共26分)15翻译下面语句(共10分)(1)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2)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

12、愁幽思而作离骚。16默写填空(共8分)(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2)人固有一死,用之所趋异也。(3)屈平_,可谓穷矣。(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黄鹤楼闻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圆。注: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本诗首句提及的迁客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怎样的心情?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

13、用?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共22分)我还没有见过长城吴伯萧真惭愧,我还没有见过长城。万里长城,孩提时的脑子里就早已印上它伟大的影子了。读中国古代史,知道战国时候,魏惠王、燕昭王、胡服变俗的赵武灵王,都曾段落地筑过长城,来卫国御胡;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匈奴之后,又因地形,制险塞,从临洮至辽东将长城来了个连络的修筑,广袤万余里;工程的浩大,那不是隋朝的运河,非洲的苏伊士所能比拟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建阿房,销兵器,千百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留下的是一个暴君的影子。独独万里长城至今亮在祖国人民的心里,矗立在祖国连绵的山上,成为四千余年文明古国的标志。这不是因为万里长城是秦始皇的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因为它是几千万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曩昔,在万年书屋,听主人告诉:有一次趁京绥车,过南口车站,意欲去青龙桥,偶尔站台小立,顺了一目荒旷的山麓望去,遥瞻依地拨天的万里长城,那雄伟的气象,使你不觉要引吭高呼。嵯峨的山巅上是蜿蜒千回的城墙,是碉堡,是再上去穹窿似的苍天。山下是乱石,是谷壑,是秋后的蔓草婆娑。西风刷过,那一脉萧萧声响,凄凉里含了悲壮,令人巍然独立,觉得这世间只有自己,却又忘怀了自己。很记得,主人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