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生物学案:32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6691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生物学案:32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生物学案:32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生物学案:32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生物学案:32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生物学案:32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生物学案:32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生物学案:32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策划】2013高考生物夺标系列 特色题型突破方略 3.2实验探究类突破方略题型一、实验设计题方法指导:解答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确定实验目的,并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2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要做到对原理理解透彻。3根据实验原理,对照实验目的,通过初步分析,确认变量,初步形成操控变量的方法。4根据变量的分析,确定对照的方法。5结合实验所给的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简便性原则),草拟具体步骤方案。6设计具体步骤后,要顺藤摸瓜,通过实验结果(现象)的判断,分析综合得出实验结论。7回归检验。看看自己设计的实验是否科学;是否有遗漏的地方;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存在,即检验实验的严密性、科

2、学性问题。实验设计的检验过程最终应该对照实验原理,回归实验目的。题型分析:1. 验证性实验设计典例1图1是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图2是水平放置的一株燕麦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1可确定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ppm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ppm。(2)图2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_的特点,a、b、c、d四处中,生长素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处。(3)为验证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位。请你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燕麦胚芽鞘、薄云母片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_;_;

3、_。预测结果:_。实验结论:_2.探究性实验典例2. 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增长,第5年变小的原因是_。(2)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3)为提高牧草产量,计划在该草原上喷施某种化肥,若要探究这种化肥是否不利于上述昆虫的存活,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预测结果。实验步骤:将生理状况相似的该昆虫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_。_。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组昆虫的生存

4、率。结果预测:_。 (3)是否喷施某种化肥是该实验的自变量,实验组的昆虫食用的牧草喷施了化肥,对照组昆虫食用的牧草没有喷施,两组昆虫的生长状况、数量、昆虫的饲养环境都是无关变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应完全相同且适宜,因变量是昆虫的生存率。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不是唯一的,要把可能的情况全面分析。题型二、实验分析题方法指导:实验分析类试题,着重考查理解实验的选材原理与方法,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相关结论进行解释与评价的能力。一般解题思路为:(1)从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入手,分析实验假设,并做出预期;(2)总结概括实验原理,研究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基本知识,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建立关联。题型分析:

5、3.取材分析典例3在探究活动中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下列有关材料选择及处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需用沸水浴加热后再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否则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时现象不明显B利用干酵母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需先将酵母细胞活化,否则实验现象不明显C利用猪肝组织块探究酶的高效性时,需先进行研磨,否则会影响气泡产生的速率D利用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时,需先进行黑暗处理,否则影响实验结果【解析】(1)实验成功与否的前提是实验的选材。如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应选含还原糖丰富的、颜色较浅的材料,而不能选颜色较深的材料,否则会对实验现象造成干扰

6、。(2)对实验材料要进行科学处理,如本例题涉及的实验中干酵母的活性比较低,因此在做实验前需先进行活化;研磨猪肝组织块,可增加过氧化氢酶和底物的接触面积,使实验现象明显;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先消耗掉贮存的淀粉,防止对实验的干扰。【答案】A4.步骤分析典例4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5.方法分析典例5下列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B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题型三、实验评价题方法指

7、导:实验评价类试题,最为常见的是考查对照实验的评价,一般的解题方法是“五看”评价法:题型分析:6.过程评价题典例6 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方法步骤: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 00-11:

8、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 ;步骤。(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 释放量计算。7. 实验修正题典例7 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一位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实验步骤:第一步:取1支试管,其内注入可溶性

9、淀粉溶液2 mL;第二步:再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 mL振荡;第三步:接着注入斐林试剂2 mL(边加入,边振荡);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 min。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_。(2)要使实验第四步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改进实验步骤?_。(3)上述(1)和(2)两小题,能够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是_。(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作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具有专一性。但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_;_。题型四、杂交实验题方法指导:杂交实

10、验法是研究遗传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实验方法。此类试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假说演绎法,或称“试错法”,就是从问题出发,为解答问题而提出尝试性的假说或理论解释,由这一理论假说可以推导出一些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大量的观察来检验假设。一般思维方式是“界定问题提出假设推断预测实验验证”,若有关的观察性预测正确,那么有关假设就被印证;若有关预测不正确,那么,有关假设就被否证。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甲乙结果1,说明了,甲乙结果2,说明了。”所以如何选择甲与乙就成了解答问题的关键所在。题型分析:8.确定显隐性性状典例8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

11、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性状,请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和推导过程。【解析】利用杂交法确定性状的显隐性,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1)若雌果蝇为显性,雄果蝇为隐性则: 后代只一种性状 雌、雄果蝇均含两种性状(2)若雌蝇为隐性,雄果蝇为显性,则:雌、雄果蝇各为一种性状9.鉴定纯合体、杂合体常用方法:1自交法: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体。此法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2测交法: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待测个体一定是杂合体,

12、若后代没有隐性性状个体,则很可能为纯合体。待测个体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典例9家兔的毛有长短和黑白之分,已知短毛(A)对长毛(a)是完全显性,黑毛(B)对白毛(b)是完全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某兔场选中了一只健壮的短毛白色雄兔,请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1)若在一个繁殖季节完成鉴定,应该如何配种?_。(2)上述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请对每一种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说明。10.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1若通过一次杂交就可以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则一定要选择雄性为显性性状,雌性为隐性性状的亲

13、本进行杂交。后代雄性只表现隐性性状,雌性均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后代雌、雄个体中表现型相同且都有显性和隐性性状或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种群中个体随机杂交,如果后代雌雄中表现型及其比例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如果后代雌雄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不同,则为伴性遗传。3正交和反交法,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且性状的出现与性别有关,则为伴性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且性状的出现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只与母本性状一致,则为细胞质遗传。典例10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1)已知果蝇的暗红眼由隐性基因(r)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r)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方案:寻找暗红眼的果蝇进行调查,统计_。结果: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